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岌岌的意思 岌岌不可终日
岌岌不可终日 【成语名字】岌岌不可终日 gt 【汉语拼音】jí jí ù kě zhō g rì gt 【近义词】:惶惶不可终日 gt 【反义词】: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gt 【成语出处】《明史·马士英
岌岌不可终日

【成语名字】岌岌不可终日>【汉语拼音】jí jí bù kě zhōng rì>【近义词】:惶惶不可终日>【反义词】: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成语出处】《明史·马士英传》:“盖明之季年内忧外患,岌岌不可终日。”>【成语解释】形容情况非常危险,一天都过不下去。>【岌岌不可终日造句】这几天他魂不守舍,有点岌岌不可终日的感觉。>【岌岌不可终日的】>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1]> 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记述之完善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