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太后慈安 慈安怎么不废了慈禧,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

火烧 2023-02-03 04:36:45 1048
慈安怎么不废了慈禧,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 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当太后实际上,慈安和慈禧还是有嫡庶之分,慈禧都要敬慈安3分,慈安是名正言顺当上的皇太后,而慈禧

慈安怎么不废了慈禧,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  

东太后慈安 慈安怎么不废了慈禧,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

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当太后

实际上,慈安和慈禧还是有嫡庶之分,慈禧都要敬慈安3分,慈安是名正言顺当上的皇太后,而慈禧是母凭子贵,沾了儿子的光才当了皇太后。而且慈安不是一个笨而且缺乏政治才干的人,她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是位大智若愚的皇太后。慈安出身名门贵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养,而且她肯定是位城府很深,大智若愚的人,不然,怎么能在美女如云的皇宫里,半年不到就当了皇后呢?而且咸丰皇帝多情好色,慈安太后能稳保住皇帝对她的爱是很不容易的,这点就能看出慈安皇太后是位城府很深,大智若愚的人。而且慈安并不缺乏政治才干,只是不像慈禧那样噬权如命,对政治不感兴趣,而慈禧大事也不敢自己做主,还要和慈安一起商讨,因为慈安的分量要比慈禧大,毕竟还是有嫡庶之分。而且慈安大事上绝不马虎。

慈安有权力废掉慈禧吗,大家讨论一下

慈安是咸丰的正宫皇后,同治即位后,也是正牌子的皇太后,地位上比慈禧这个靠皇帝(同治)生母的身份被封为皇太后的人要高半级。所以理论上慈禧犯了错,慈安是可以予以管教的。

但实际上,出位慈安准备和慈禧撕破脸,否则慈安是不能随意斥责慈禧的,更不要说是废掉慈禧了。 慈安想要废掉慈禧,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传说是真的,咸丰真的有遗照,允许慈安在必要情况下废掉慈禧;二是慈安联合同治一起发难,削除慈禧全部的权利,把慈禧软禁起来,但是这样的情况下慈禧皇太后的头衔是不能废的(即只能削权不能削地位),毕竟慈禧是同治的生母,同治要废自己生母属于不孝,这个在封建社会是不允许的。

慈禧为何不把慈安杀了?

慈安最后未必是好死的;在皇宫里杀个人并非那么容易,更何况是西太后要杀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东太后;慈安太后的存在对慈禧太后是一个障碍,但是慈安本身比较随和,并没有很威胁的慈禧的权威;

在同治刚刚即位的时候,慈禧作为母以子贵刚刚得以晋升太后,后位不稳的情况下就面临顾命大臣的权力威胁,在此情形下,她必须联合慈安太后在宫内外的影响力,来解决这个危机; 在除去顾命大臣后,慈禧仍要面对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鬼子六奕

慈安与慈禧相处30年中关系怎样?

  慈禧与慈安慈安都是晚清政局的重要人物,在祺祥政变后共同垂帘,是清王朝的最高掌权者。你必须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而慈安与慈禧的争斗,主要原因在于慈禧。

  慈安淡薄权力,她想做的就是抚育幼主,把同治抚养成为明君,自己就做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太后。而慈禧却有很强的权力欲望,她所希望的就是能够掌握最高权力。而慈安太后为东宫太后,是咸丰的皇后,封号是母后皇太后,而慈禧是咸丰贵妃,是由于母以子贵才被封为太后,封号是圣母皇太后。所以即便是两宫并尊,共同垂帘,也是以慈安为主,慈安的说话分量就是重于慈禧,而据说咸丰留给慈安的遗诏和慈安手中的御赏,对慈禧是一个巨大的威慑。   尽管慈安为人谦和,与世无争,朝中政务基本有慈禧把持,但是在许多大问题上还是不得不与慈禧发生冲突,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慈安的意见处理。比如册立皇后,册封了慈安中意的阿鲁特氏,而不是慈禧中意的富察氏,在祭祀咸丰皇帝时,以慈安为尊,而不是两宫并尊,最后据说慈禧逼死了皇后阿鲁特氏,甚至谋害了皇后肚子中的小皇子,作为慈母的慈安,能容忍么,还有在册立新君的问题上也有争执...她们相处了数十年,所以矛盾的积累也是巨大的而更主要的是慈禧的权力欲望,只要慈安在,就是她独掌朝政的障碍,因此,总会有矛盾的   最后推荐你看老电影《一代妖后》 和陈宝国、袁立、宋佳演得电视剧《一生为奴》 这两部作品虽然有戏说的成分,但是能够充分反映出慈安慈禧矛盾的积累的。

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明明应该水火不容,最后为什么做了朋友?

慈禧和慈安都是咸丰的妃子,而慈安是皇后,慈禧是太子的母亲。咸丰死后,她们俩都被尊为皇太后。慈禧为西太后,慈安为东太后,她们俩是咸丰的正室与侧室的关系。

慈安,即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钮祜禄·穆扬阿之女。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七月十二日。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初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慈禧,即孝钦显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又称东太后,上徽号曰慈安皇太后。后联同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除顾命八大臣。同治帝即位后,首度垂帘听政。光绪帝即位后,二度垂帘。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崩逝于钟粹宫,死因成谜,葬于普祥峪定东陵,上谥,经宣统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拓展资料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崩。他临终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三、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代表母仪天下的权力,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统一天下的权力,并下发“派载垣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上谕。

辛酉政变中的独特地位。这场政变实质上就是一场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一方是两宫皇太后和以恭亲王奕欣为首的皇族,另一方则是咸丰帝临终任命的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这场政变的组织者、策划者和领导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干力量是奕欣,但也绝对不应忽视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当时的母后皇太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是这场政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人物。这一点,机敏而工于心计的慈禧比谁都清楚。

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贵”才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养心殿西暖阁太后垂帘听政声望、资历、影响力远逊于慈安。如果不将慈安争取过来,夺权、垂帘听政的目的就达不到。慈禧凭其如簧之舌,终于将慈安拉到了自己这一边。反过来,如果慈安旗帜鲜明地坚定拥护咸丰帝的遗命,毫无保留地支持并站在八大臣一边,辛酉政变就不会发生,这段清史就得重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慈安太后

百度百科 慈禧

慈禧有权力把慈安废掉吗

慈禧没有权力,虽然两宫并立,但慈安太后的地位比慈禧高,她毕竟是先皇的皇后,但是慈安比较懦弱,又不会政治阴谋,最后还是被慈禧给毒死了。

晚清,东太后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她的死和慈禧太后到底有没有关系?

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道光年间入宫,侍咸丰帝潜邸,为咸丰帝的侧福晋,比咸丰帝小6岁。咸丰帝登基后,于咸丰二年(1852年)受封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钦显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又称东太后,上徽号曰慈安皇太后。后联同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除八大臣。同治帝登基后,首度垂帘听政,训政二十年,两度垂帘。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崩逝于钟粹宫,死因成谜,葬于定东陵,上谥。宣统加谥,最终谥号为“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传言慈禧逼死或毒死慈安的说法,缺少说服力。因为面对慈安凡事退让、不与人争的个性,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不可动摇,慈禧完全没有必要逼死或毒死慈安。

太后(73)一人(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