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出一兵一卒的成语 不费一兵一卒平定西凉,李渊是如何做到的?

火烧 2023-03-14 12:05:41 1053
不费一兵一卒平定西凉,李渊是如何做到的? 618年(武德元年),为了对于薛举,李渊派使者出访凉州(即武威)与李轨结盟,称其为堂弟,李轨十分愉快。与李轨结盟,只是李渊的权宜之计,为的是对于西秦。西秦被覆
不出一兵一卒的成语 不费一兵一卒平定西凉,李渊是如何做到的?

不费一兵一卒平定西凉,李渊是如何做到的?  

618年(武德元年),为了对于薛举,李渊派使者出访凉州(即武威)与李轨结盟,称其为堂弟,李轨十分愉快。与李轨结盟,只是李渊的权宜之计,为的是对于西秦。西秦被覆灭后,李渊下旨封爵李轨为凉州大总管、凉王。

固然官职很大,爵位也很高,但李轨没有接管,究竟他已经称帝了,他既不想抛却帝位,也不克冒犯大唐,因为两国基本不不在一个条理。于是,李轨派尚书左丞邓晓出访长安,措辞虔敬地给李渊写了封信,信的结尾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

李渊看后很生气,命令把邓晓拘禁起来,立即讨论出兵伐罪李轨。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安兴贵的小官自愿请缨,甘愿亲自说服李轨归降。

话说这个安兴贵,他是胡人,他的弟弟安仁与李轨一同起兵,是李轨手下的上将,同时也是凉国建国功臣。李渊见状,对安兴贵说:“凉州地势险峻,与吐谷浑、突厥相勾通,我出兵还怕无法霸占,以你三寸不烂之舌就有把握能说服李轨屈膝吗?”

安兴贵答道:“我门第代在凉州,为本地豪族,公众信附。我的弟弟安仁又受到李轨的信任,安家有十多人执政为官,都身居要职。李轨听我的奉劝当然好,他如若不听,废了他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是以,李渊赞成了安兴贵的说辞,便吩咐他出访西凉。凉国位于河西走廊,属甘肃省中西部,是华夏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初与李轨一同起兵的曹珍、关谨、梁硕、李S、安仁等人,无论是能力照样资历,都不比李轨差。只因其姓李,应着“李氏当王”的民间传言,才配合选举他坐了上位。事成今后,关谨等人提出将隋将谢统师、韦士政等人杀掉,刮分他们的家产,但李轨分歧意,反而授予谢统师等人官职,以此撮合人心。

凉国面积固然不大,地瘠民贫,然则因为贸易便当,李轨的帝王生活倒也过得很润泽。梁硕、曹珍两人也情愿辅佐李轨。个中,梁硕有才,颇受李轨重视,李轨录用梁硕为吏部尚书,人事大权均由他负责,而梁硕是个能谋国却不克谋身的人。他见本地胡人强大,就劝李轨黑暗加以提防,却是以与安修仁发生了矛盾。

李轨的儿子李仲琰曾到梁硕尊府拜望,梁硕仗着本身是建国功臣,又与李轨平辈,基本没有把李仲琰放在眼里,李仲琰对梁硕也发生了恨意。于是,李仲琰与安仁赞同着对李轨说,梁硕要造反。李轨也没有猜忌,遣人送了一杯毒酒给梁硕。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河西走廊发生饥馑,事势成长到人吃人的田地。不得已,李轨只好把自家产业悉数拿出来,买粮食施助灾。尽量家产再丰厚,面临灾荒也有耗尽的时候,是以李轨与群臣讨论,预备动用国度贮备粮赈灾。

原隋朝官员谢统师等人原本就不服李轨,与胡人结成一党,配合倾轧曹珍等人。见曹珍说:“国以民为本,岂能疼惜粮食,坐视公民饿死?!”,他们就大骂:“公民饿死的都是老弱病残,年青年头力壮的不至于此。国度贮备粮是专门为战时之需,怎能分给老弱病残们?你为了收买人心,不为国度作久远筹算,基本算不得忠臣。”

李轨算不得是一个坏皇帝,但也不是一个好皇帝。救灾本是朝廷的本分,李轨居然在这个问题上没想领略,最终服从谢统师等人的定见,拒不开仓放粮赈灾。先前的勾当算是百搭了,惹得满城公民怨声载道,民心离散。

安兴贵来到武威,借着安仁的关系,李轨拜安兴贵为摆布卫上将军。安兴贵找机会挽劝李轨:“凉地不外千里,土瘠民贫,并且又与戎狄相连,战事络续。大唐起兵太原,取函秦,制华夏,战必胜,攻必取,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及。我们不如归顺大唐,劳绩必然不小。” 李轨静默良久说道:“我江山险固,固然他壮大,又能奈我何?你从大唐来,不是来做说客的吧?”

一听这话,安兴贵知道不轻易挽劝李轨,心里不免有一丝害怕,乘势向李轨表忠心:“我据说富贵不归田园,如锦衣夜行。我安家一门受陛下厚禄,怎能亲附唐国?我只是想向陛下效愚忠,全凭陛下决计。”

见说不动李轨,安兴贵与安仁黑暗联络胡人起兵。没几天,他们就拉起了一支胡汉混同、人数可观的部队之后立即冲击凉国的首都武威。李轨出战失利,封闭城门,预备苦守。安兴贵对守城将士说:“大唐派我来诛杀李轨,敢匡助他的诛灭三族。”守城将士争相出门屈膝。

619年(武德二年)蒲月十三日,安兴贵生擒李轨,把他连同儿子、兄弟押送长安。李渊命令将他们斩首示众。就如许,未动一兵一卒就平定了河西走廊,李渊大为愉快。安兴贵因功被擢升为右武侯上将军、上柱国、凉国公,其弟安仁官拜左武侯上将军、申国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