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 杏子简介

杏子简介
目录
1拼音2《*辞典》:杏子2.1出处2.2拼音名2.3杏子的别名2.4来源2.5原形态2.6化学成份2.7性味2.8功能主治2.9注意2.10摘录附:1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2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杏子1拼音
xìng zǐ
2《*辞典》:杏子
2.1出处
《本草图经》
2.2拼音名
Xìnɡ Zi
2.3杏子的别名
杏实(《别录》)。
2.4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实。果熟时采收。
2.5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2.6化学成份
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β胡萝卜素、少量γ胡萝卜素和西红柿烃;果实的挥发油成分有月桂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松油烯、反2己烯醇、α松曲醇、牻牛儿醛、牻牛儿醇、2甲基丁酸、乙酸、芳棒醇、环氧二氢芳樟醇的顺反异构体、γ辛酸内酯、γ癸酸内酯、橙花醛、柠檬醛。未熟果实含绿原酸类、焦性儿茶酚类、赭朴鞣质、黄酮类等成分。
2.7性味
酸甘,温。
①《千金·食治》:"味极酸。"
②崔禹锡《食经》:"味酸,大热。"
③《日华子本草》:"热,有毒。"
④《本草图经》:"杏之类梅者味酢,类桃者味甘。"
2.8功能主治
润肺定喘,生津止渴。
①《千金·食治》:"其中核犹未鞕者,采之暴干食之,甚止渴,去冷热毒。"
②《滇南本草》:"治心中冷热,止渴定喘,解瘟疫。"
③《随息居饮食谱》:"润肺生津。"
2.9注意
①崔禹锡《食经》:"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
②《本草衍义》:"小儿尤不可食,多致疮痈及上膈热。"
2.10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
杏子汤饮停积,悉皆治疗。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杏仁去皮.尖,五枚,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白龙膏,乳香2两(另研),定粉(另研)8两,黄蜡8两,杏子油1斤(如无,用脂麻油)。制法:上7味锉,油内揉...
麻黄杏子汤六《症因肺治》卷一:方名:麻黄杏子汤组成:麻黄、杏子、米仁、桑白皮、桔梗、甘草。主治:外感腋痛。风寒...
顺逆丸厚朴4分(炙),干地黄4分,桂心4分,滑石4分,杏子2分,黄连4分,麦门冬4分(去心)。主治:久寒积...
杏子膏ìngzǐgāo《圣济总录》卷一○九:组成:初生杏子71升,古五铢钱7文。主治:眼中赤脉痒痛,时见黑...
更多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
五仁丸法:先将五仁研为膏,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为丸,梧桐子大上共将五仁别研为膏,合橘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
安贞汤苓3钱,白术1钱,厚朴1钱,砂仁1钱,桑皮2钱,杏仁3钱,苏子1钱5分,陈香橼皮6分。功能主治脾痹...
艾烟丸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花水...
宁嗽丸大。《饲鹤亭集方》:组成:南沙参2两,桑叶2两,杏仁2两,茯苓2两,川贝2两,姜夏2两,前胡2两,...
鸬鹚涎丸燥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方名:鸬鹚涎丸组成:光杏仁2两,栀子(炒黑)2两,石膏2两,蛤粉2两,天...
更多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杏子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甘草。治上气不得息。喉中如水鸡声。凡局方温肺汤。杏子汤之类。从此方增损者颇多。御药院方。细辛五味子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论七首、脉证五条、方九首。)〔沈〕脉浮者。邪居气分而属肺。详杏子汤。必以杏子为君。而杏乃专泻肺气。使肺气通调。邪去而肿自退...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编寒,是邪独在太阴肺经,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发散肺邪,而汗、喘自止矣。麻黄杏仁甘...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七伤寒门]伤寒烦喘(附论)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子主之。是欲发散水寒也。经曰。喘而汗出者。与葛根黄...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四]水气病脉证第十四为气水。发其汗则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麻黄附子汤方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
更多古籍中的杏子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