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做超拨 我們的古人跟老祖先,會做接吻這檔事嗎?
我們的古人跟老祖先,會做接吻這檔事嗎?
文/Robert Hans van Gulik 譯/longtingfang
「澳大利亞中國研究中心網」看到一篇文章:「中國人接吻嗎?」作者只是一位華人,但也對「吻」深深感到困惑。最後,她把這一切追溯到了孔夫子那裡。
這的確具有某種合理性,但是還不夠以還原古代的現實場景。這就像千百年後的人同樣來解釋今天的我們,比如今天人們的性生活。
這篇文章寫於2010年,無數道地的中國人一樣迷惑:我們的古人接吻嗎?對這個話題,在網路上我們能看到很多老外的說法。
《古代中國的性生活》,Hans van Gulik 著
比如,一位老外很中國腔地說,
「記得中國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接吻就像喝鹽水,它只是讓你更加饑渴。」這種說法比較實際,「古代中國人沒有玩夠它。17世紀有一位李洞玄,他是《愛的藝術》的作者。這本書中他描述了一個人怎樣引導另一個人接吻。」
當然也有很不靠譜的說法,
「中國古代有一位吻道大師。他的《吻經》就是一本訓練典籍。如果你完成訓練,你的雙唇就能摧毀軍隊統治國家。」
一種常見的合理說法則是,
「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中,接吻等同於性交。因此這種活動被限制在臥室之內。」
專著《古代中國的性生活》也對「吻」付諸闕如。書中提及吻的文字僅有兩處。它也指出,由於吻的私密性,歐洲探險者不能夠看到。這使得他們認為中國人根本就不接吻。中國人會把接吻的女性視為妓女。
我們知道,動物也會有接吻的行為。其實,動物媽媽為孩子哺食就是一種吻。據說,吻就是這樣演化而來。我們人是感覺的動物,是心理的動物。嘴唇和口部承載了大量顯著的感受。當我們享受一個東西,我們往往會盡各種感受的可能去體驗它。所以出於強烈的性欲望,我們應該存在一個極大可能:用敏感的嘴唇去體驗。這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同時也是一種感受的獲取。所以,我們自然就會產生疑問:古人接吻嗎?如果他們不接吻,這幾乎就違背了我們的生物本能,起碼嘴巴閒著沒事啊。

其實在接吻文化發達的西方,古時候的吻與純粹的性愛關係也不大。公元前五世紀中葉雅典人的花瓶畫在歷史上很聞名。同樣,龐貝人公元49至79年之間的濕壁畫也世人皆知。這二者的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出現大量的性愛場景。但是,浪漫的擁吻都相當罕見。看來,吻畢竟離本質化的生殖遠了一層。吻在性愛中的突出作用是人類社會長期演化的結果。
今天,超過90%的人類社會都用吻來表達自己。另外有幾種動物也是這樣,包括黑猩猩。接吻的普遍化的原因可以這樣描述:本能是驅動,生殖是推動,而社會是溫床。事實上,中國的吻仍在演進之中,否則不會出現這些的困惑。
漢代接吻陶俑
在中國古代,我們也能找到很好的對應例子。四川地區出土了很多性愛文物,但是接吻的情況卻鮮為少見。吻這個字在古時候的確是指嘴部,而且不僅僅指人的嘴。但是,它可能意味著不清潔不衛生。這也是時至今日某些中國人的內心認識。再者,古時候人們的「刷牙」措施極其有限。這可能極大地妨礙了吻的可接受性,及其演進。另外,我們還應該考慮到上古時候的人蔬菜都不大吃。可以想像,那時人們的口氣是很重的。同時,嘴部毛髮之類也可能妨礙到接吻。
吻這個詞語的動詞化也是很晚的事。那時它的確有「嘴唇」的意思,但就像「唇」一樣還只是一個名詞。對於吻,人類現存最早可考的記載見於公元大約1500年前的印度吠陀梵語文獻。文獻中也並沒有提到「吻」這個詞匯,而只是出現了「舔」和「飲嘴唇上水」這樣的意義。
類似的,唐人白居易弟弟的《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也出現了吻的行為,但沒有形成「吻」的詞匯用法。稍早陶淵明的《閒情賦》則好像沒有描摹到吻。同時,我們還可以注意到人類歷史的一個普遍事實。吻後來動詞化了,但是它最初所指的活動往往與性愛無關。一處公元前七世紀的巴比倫碑刻記載了幾個「吻」。這些吻表達的是致敬和請求。印度《愛經》出現於公元三世紀,書中用整整一章的巨大篇幅講述怎樣親吻情人。看來,那時印度人已經完成了吻的最後演化。
滎經縣東漢石棺接吻浮雕圖案
中國文化中吻的演化也並不是沒有,比如吻合口吻。吻在性愛活動中也應該一直存在著。但是,作為一個附屬活動它很少進入文獻之中。在古代,文字的使用是一種權力。即使出於觀念的原因,那個階層的人也很難將其載諸青史。一方面,社會禁止公開的普遍的涉及情欲的吻。父女接吻視為亂倫,男女接吻豈止授受不親。
另一方面,性愛活動本身就極少納入文字記載,即使性交本身。文字中,中國人吻的性愛演化完成於唐代。它就是李洞玄的《洞玄子》。《古代中國的性生活》對之進行了專節討論,並涉及到吻。書中說,
「兩口相吻,男含女下唇,女含男上唇,一時相吮,茹其津液,或緩嚙其舌,或微咬其唇,或邀遣抱頭,或逼命拈耳,撫上拍下,吻東嚙西。」
這裡的「吻」與今天的用法已經沒有差別了。直覺上,今天的表達沒有那麼具體。我們會說「兩人相吻」,這種性愛功能的用法普遍化更為完成。只是,文字對於世風的記載往往不如其他文物。
上面我們提到,四川出土很多文物直接表現性愛。其實,那裡也一並發現一些表現接吻的文物。彭山江口墓崖發現的漢代秘戲雕刻就是其中一件。雕刻中,兩人人兒正在一起擁吻。當時,該雕刻有「天下第一吻」的美譽。看來,中國人的吻最遲在漢代就已經完成其情欲功能。四川滎經縣出土的東漢石棺也發現接吻浮雕圖案。從作品整體看,它所表現的是接吻無疑。據考證,這是考古發現中迄今最早的接吻形象。所以,它獲得「中華第一吻」的稱號,並成為雅安的一個標誌。這都使人想到蘇東坡初戀處。四川合江縣則發現一漢代接吻陶俑。這件作品完整逼真,顯然也是在表現男女接吻場景。
彭山江口墓崖發現的漢代秘戲雕刻
至此對於「中國古人接吻嗎」,想來你的疑問已經解除。
本文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