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 曹丕简介资料 曹丕的简介资料
曹丕简介资料 曹丕的简介资料
曹丕简介资料 曹丕的简介资料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 国皇帝,下面是 X 为你整理的曹丕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 用!魏文帝曹丕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 年冬—226 年 6 月 29 日),字子桓。豫 州沛国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 年—226 年在位)。魏武帝曹操 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 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 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曹操逝世, 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 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 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 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 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二卷。另外,曹丕 著有,当中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 作品。 黄初七年(226 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魏文帝曹丕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汉中平四年(187 年)冬,曹丕生于谯县。
他自幼天资聪颖,后天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给予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 年少成长的阶段,他广学博览,“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 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为日后的文 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平三年(192 年),曹操认为时下兵荒马乱,教曹丕学 射箭,六岁时,曹丕学会了射箭。八岁时,曹丕学会了骑马。 从十岁起,曹丕就随父亲征战南北,长时间的军旅生活锻炼 了他强健的体魄,而且还丰富了他的见闻,为其诗篇创作积 淀了大量的素材。随着他年龄与阅历的不断成长,艰苦生活 环境带来的精神冲击,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沉郁性格气质。建安二年(197 年),曹丕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先降后 反,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遇害,年仅十岁的曹丕乘马 逃脱。建安十五年(210 年),曹丕被司徒赵温举荐,曹操认为 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他真实的才能,因此使侍中 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去赵温官职。次年(211 年),任五 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十八年(213 年),曹操带着曹丕等人,回到亳州老家上拜坟墓。事毕,曹丕等乘马游观,经过东园,循着涡河, 穿过高林,驻马书鞭,写下。夺嫡之争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昂死后,曹操还曾打算传位其庶 弟曹冲。
曹冲是个神童,五六岁时智力已经“有若成人”。 且天性仁厚爱人,常常为不慎犯了过失的设法解免,“赖以 济宥者,前后数十”。为此,曹冲深得曹操的宠爱,但曹冲 十三岁患病夭折。在他死后,曹操曾对曹丕说:“此我之不 幸,而汝曹之幸也。”曹丕后来也常对人说:“若使仓舒在, 我亦无天下。”不久,曹丕同母弟曹植,随后以风流文采而 展露头角,深受曹操喜爱。于是就发生了曹丕、曹植兄弟间 的夺嫡之争。 曹操长期在立嗣上狐疑不决,难免不影响下属。时间一 长,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集团。拥 护曹丕的有桓阶、邢颐、吴质、贾诩等人,拥护曹植的有丁 廙、丁仪、杨修、孔桂、杨俊等人。他们各自结为党羽,设 计谋、造舆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拥护曹植的杨修出身 东汉名门“弘农杨氏”,是个智谋过人的奇士,又身为曹操 的主簿,消息特别灵通,对曹植十分有利,在他出谋画策之 下,曹植在这场争夺战中渐占优势,“几为太子者数矣”。 但因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为曹操所 不悦。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 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曹植,被立为 魏王世子。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曹丕作为储君驻守邺城, 魏讽密谋攻邺,与之同谋的陈祎自首,曹丕率众平定变乱, 诛杀魏讽。
登基为帝 延康元年(220 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 至洛阳继承丞相位,称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初登高位手掌大权的曹丕,面对突而其来的权力交接,心理 上不免有些激动和志满意得。面对从乃父手中接管下来的国 家,深感完成乃父复兴国力和实现统一之遗志,将是他人生 今后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曹丕从东汉末年,纲纪紊乱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迅速将 权力集中在手,稳定政权局势。他深知只有加强巩固自己的 集权,才能巩固自己的权利宝座的重要性。他一开始就从内 部权利制衡中着手,迅速做出反应。他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 治势力,重新分配在权利蛋糕上的占有份额,同时打击排除 异己势力。二月,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 史大夫。已卯,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濊貊、扶馀单于、焉 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献。五月,册封投降的山贼郑甘、王 照为列侯,又命苏则督军平定武威、酒泉和张掖的叛乱。七 月,孙权遣使奉献,同月,命夏侯尚、徐晃与蜀将孟达里应外合,收复上庸三郡。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 甲午,带着军队驻扎在谯,在邑东以酒食慰劳六军和谯郡父 老。十一月癸卯,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乙卯,汉献帝 禅让,曹丕三次上书辞让。
辛未,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 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黄初元年(220 年)十一月 癸酉,以河内郡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平胡征吴 曹丕对外一向主张征伐,渴望早日实现统一山河的志 向。他积极折冲疆场,曾两次兴师伐吴。 黄初二年(221 年),吴国孙权攻击刘备,关羽败走麦城 被杀,遂收荆襄之地。孙权害怕刘备报复首尾难顾,假意与 魏曹丕修好“孙权遣使者奉章,并遣于禁等还。”曹丕遣“使 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孙权假意 称臣。刘备愤孙权之袭关羽,率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 刘备盛怒不许。是年,攻破吴军巫口和姊归两处。 黄初三年(221 年)正月,孙权给曹丕上书言说出兵迎敌, 曹丕作鼓励其杀敌。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 是后西域复通,置戊己校尉。三月,封曹叡为平原王,弟弟 曹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四月,封曹植为鄄城王。闰月,孙权 破刘备于夷陵。当初曹丕听说刘备率军东下,与孙权交战, 树栅连营七百余里,对群臣说:“刘备不懂兵法,哪有连营七百里抵抗敌人的!‘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这 是用兵的忌讳,孙权打败刘备的上书快到了。”过了七天, 孙权击破刘备的文书送到。
八月,蜀大将黄权率众降。九月 庚子,立郭女王为皇后。随后孙权因解除了蜀国的威胁,孙 权遣长子孙登入魏为质一事拖延再三,魏吴两国的联合也逐 渐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同年十月,“孙权复叛。复郭州为 荆州。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对于孙 权的欺骗与背叛,曹丕十分恼怒,又下鼓励将士们曰:“南 征进军,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 日至。” 表示坚决要南征孙权之意。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曹真、张郃、曹休等诸 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 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然获胜,曹丕胜利 在望,却不料遇到疫疾,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 曹丕退兵。十一月辛未,命镇西将军曹真率诸将及州郡兵讨 破叛胡治元多、封赏等,平定河西。过了十天,破胡告檄传 到洛阳,曹丕非常高兴,大笑说:“我在帷幕之内运筹帷幄, 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 没有如此之多的。黄初四年(223 年),曹仁、曹彰、贾诩先后去世。 黄初五年(224 年)四月,曹丕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 置春秋谷梁博士。临江观兵 黄初六年(225 年)二月,派遣使者从许昌到沛郡询问民 间疾苦,救济贫困者。

同年,并州刺史梁习大破鲜卑轲比能。 十月,曹丕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 旗数百里。当年大寒,水道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期 间,经过雍丘,到曹植处所,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 十 二月,曹丕一行从谯经过梁,派遣使者用太牢礼祭祀东汉太 尉乔玄(与曹操为忘年之交)。 去世 黄初七年(226 年)正月壬子,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 五月丙辰日(6 月 28 日),曹丕病重,命镇军大将军陈群、 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 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让后宫淑媛、昭仪已下的都各归 其家。同月十七日(6 月 29 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谥 号文皇帝,庙号高祖(作世祖)。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 葬于首阳陵。 魏文帝曹丕为政举措 政治 政治体制 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 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 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 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 “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 于石室之中。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 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 基础。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 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曹丕于黄初元年(220 年)果断称帝,结束汉朝四百年统 治,开创士族政治之先河。登基之后,坚持大权独揽,设立 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 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定 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 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 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 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 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同时,曹丕整肃朝纲,于黄初二年(221 年)颁布,以革 除无辜归咎股肱大臣的弊端;次年(222 年)颁发和,以改变 相互诬告与朝臣颐指的世风。消除割据 此外,曹丕在位时,还假借征吴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汉末以来曹丕简介, 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 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 取羁縻政策。
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 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局面;黄初三 年(222 年),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 夺了臧霸的兵权;黄初五年、六年(224 年、225 年),曹丕两 次亲自督师伐吴,均止步于广陵,未与吴军交锋,却平息了 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因此后世推测,曹丕 亲征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此为幌子不声不响地平定 青、徐割据势力,充分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 失坚决果断的素质。史学家田余庆评价说:“曹丕在广陵之役中最终解决了 青徐豪霸割据一方的问题,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 的统一,可以说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称说而又被人们 忽略了的政治大事……广陵之役解决了青徐问题,使东方归 于一统,魏国国势更加强大起来”。经济 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稳 定社会秩序。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基本解决 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同时,采取战略防守,恢复生产。 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 曹丕提倡节俭、薄葬,下诏禁止厚葬、淫祀。预作。 文化 重视文教、礼乐 黄初二年(221 年),下令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
黄初三年(222 年),又颁布,以打破年龄界线,提出 无论老幼只要“儒通经术,吏达文法”都可试用的用 人之法。 黄初四年(223 年),在原来汉室乐舞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朝堂之上宗庙之中演奏起正世乐、迎灵乐、武颂乐、昭业乐、 凤翔舞、灵应舞、武颂舞、大昭舞、大武舞。黄初五年(224 年),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享食邑 百户,重修孔庙,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 法,设立春秋谷梁博士。曹丕的这些举措,在短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复兴。 军事 曹丕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 得以扩大。 与诸胡 曹丕在担任魏王时,令苏则平定武威三种胡、酒泉和张 掖的叛乱; 称帝之后,命曹真督军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遣使复通西域曹丕简介,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并设置了西域长史府。 因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于是曹丕任命田豫为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同为护鲜卑校尉,田豫、牵招、梁习 等将领在北疆表现出彩,多次击败鲜卑。与蜀汉 曹丕在延康元年(220 年)命夏侯尚、徐晃招降蜀汉宜都 太守孟达,大破刘备义子刘封,收复上庸三郡。 与孙吴 孙权曾向魏称臣,接受吴王封号。经过多次斡旋,魏吴 最终走向敌对,曹丕三次亲征东吴,均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