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本来面目成语故事_成语“本来面目”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本来面目成语故事_成语“本来面目”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原来的模样。
【出处】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
佛教禅宗六代世祖出身于贫苦家庭,3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砍柴维持生活,在21岁那年,顿悟,向黄梅县东禅宗五世祖弘忍大师学习佛法,取名慧能。
弘忍大师说:“你为什么要来学佛呢?”
慧能回答:“人虽有东西之分,但佛性无南北之别;我虽然与和尚不同,佛性是没有差别的。”
弘忍知道他不是平常人,有心收他为徒但又恐怕寺里的僧人不肯相容,就分派他去干杂活。
有一天,弘忍召集众弟子宣讲佛法,他让每人作一篇偈语,从中挑选优秀者传给达摩祖师衣钵,定为六代世祖。
有个叫神秀的大和尚连夜写成一篇偈颂: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人看了,纷纷夸赞。谁知弘忍大师却说,神秀还未见到本性,只到了门外,还没有进门。
当时,慧能在柴房劈柴,听人念诵神秀偈语,心中一动,也吟成一篇偈语,但是,他不会写字,慧能便口诵偈语,请人代为书写。偈语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师见了,知道慧能已参透佛法,有意想把衣钵传于他,但弘忍大师知道他不能服众,便只好私下里传位于他,叫他出逃。
慧能接受衣钵后,立即逃往南方,走了两个月,到达大瘐岭。这时,有数百个僧人跟踪追来,想夺取衣钵。其中有个慧明和尚,原来是四品将军,为人粗鲁,他率先赶上慧能。
慧能将衣钵扔在一块大磐石上,说:“这件衣服是个信物,怎么可以凭力气来争夺呢?”
慧明赶来,拾起衣钵,说:“我为佛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的!望行者为我说法。”
慧能走了出来,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说:“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慧明顿时开悟,告辞而去。

《六祖坛经·行由品》原文是:“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相关文章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历史成语大全成语故事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方寸之地成语故事_成语“方寸之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饿死狙公文言文 狙公养狙成语故事_成语“狙公养狙”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紫芝眉宇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一成一旅成语故事_成语“一成一旅”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光彩夺目成语故事_成语“光彩夺目”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不名一钱成语故事_成语“不名一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九牛一毛成语故事 千夫所指成语故事_成语“千夫所指”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一薰一莸成语故事_成语“一薰一莸”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精选? |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