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大陆之谜
姆大陆(Mu continent,又译穆大陆、母大陆)是一个传说中存在的陆地,声称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
20世纪初,美国学者詹姆斯·柴吉吾德(James Churchward,又译詹姆斯·彻奇沃德)提出──在史前的太平洋区域,包括日本、冲绳、台湾[2]等,连同有争议的钓鱼台列屿,都是整片相连的大陆,面积比南美洲还大,且曾经有过高度文明。根据他的假设,由于地震和地壳变动关系,姆大陆沉入大海底。
这陆地占据了南太平洋的大半部:南起塔希提岛、北接夏威夷、东至复活节岛、西至马里亚纳群岛,东西长约8000公里,南北宽约5000公里,面积相当于南北美洲面积的总和。现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岛上的居民,据说就是姆大陆移民的后裔,这些人在12,000年前就已经在这个大陆生活。
一些文学作品或科幻小说经常将姆大陆的遗址与今日的南极州联系起来,例如葛瑞姆·汉卡克的著作《上帝的指纹》(Fingerprints of the Gods)以及日本超级机器人动画《勇者莱汀》等。
存在性争议地质学理论
现代地质学的大陆板块理论排除了姆大陆存在的可能性。在板块理论中,地球的大陆地壳(crust)是由较轻的硅铝层所组成,其“漂浮”于较重的海洋地壳上(主要由硅镁层所组成)。由于海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厚且比重较大,因此姆大陆不可能以“沉没”(sink)的方式消失。
另外,板块的漂移或海底扩张可能会改变大陆的形状及位置,甚至是将大陆分裂成若干块。然而,这类的地质活动发生的很慢,常常需要数千万到数亿年的时间(即地质学尺度geological time scales)。在历史的尺度上(数千年至数万年),海洋地壳可以视为固体型态,而大陆地壳是固定在海洋地壳上。因此在人类存在的历史上,大陆是保持其原本的样貌以及位置,没有任何的证据显示有地质事件能导致大陆的毁灭或消失,因为如此大的地壳应存在于太平洋的某处或留下消失的痕迹。
考古学及基因证据
姆大陆的存在基本上与考古学和基因证据相违背。考古学证据显示美洲与旧大陆的古文明是分别独立发展的,事实上,最早的农业及都市社会的发展是源自于约一万年前的黎凡特,然后再往旧大陆扩散出去。最后,人类单地起源说利用基因样本的研究,证明了美洲原住民、太平洋群岛居民、和旧大陆祖先系来自于非洲,因此否定了姆大陆存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