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靖国神社问题的由来 靖国神社的由来
靖国神社的由来
原文有图片,点链接看
靖国神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靖国神社
放大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日文:靖国神社、やすくにじんじゃ、Yasukuni Jinja)是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北的一个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国战死的军人或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兵及殖民地募集兵,并包括14名甲级战犯,使得神社备具争议性。
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由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以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目录
[隐藏]
*
* 2 供奉在靖国神社的日军成员
o 2.1 阵亡者组成
o 2.2 甲级战犯
* 3 参拜靖国神社
o 3.1 二战后日本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记录
* 4 台湾与靖国神社
o 4.1 台湾团结联盟参拜靖国神社
o
* 5 韩国与靖国神社
* 6 参见
* 7 外部连接
[编辑]
历史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称“东京招魂社”,以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
在1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来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
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因此,日本全国神社都由内务省管理,唯独是靖国神社则由军方打理。
现时存放着接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战败后,因为日本的战后和平宪法第9条说明要分开政府和宗教,靖国神社选择了变成一个非政府旗下的宗教机构。
在靖国神社供奉的阵亡二战日军军人当中,被征入伍的的台湾和韩国人也在内。
还有,靖国神社也在1978年秘密将14个被盟国远东军事法庭入罪和处决的甲级战犯放入它们供奉的名字里。
这些甲级战犯包括首相东条英机和外相广田弘毅。
正由于这班主要战犯的灵位也同时供奉于神社内,所以每当日本政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都会引起邻近二战期间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及人民的反对。
而近年日本政治环境右翼化,领袖频频前往作官式参拜,因而使邻近受害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抗议加剧。
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有正反两极化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分参拜,前往参拜时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了政教分离的精神。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终战纪念日” 的时候,很多日本国民都去靖国神社去纪念战死了的亲友。
而且,有参与过“大东亚战争”的日军军人也在这一天穿上军衣去参拜战死的同僚。
这个宗教机构的争议升温的原因是由于有日本政府的官员,包括首相和内阁成员,在极具有象征色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
因为有些日本高级官员参拜供奉战犯的神社,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质疑日本对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靖国神社曾经作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
即使在现在,往往有日本二战退伍老兵在此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身着二战时期日本旧军装,举行列队示威,口呼军国主义口号,因此,靖国神社也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精神圣地之一。
此外,靖国神社大门旁边一个纪念碑上的浮雕,一幅描绘的是中日甲午海战,另一幅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上海。
都是正面描绘当时日本军队如何“英勇”作战的,这是不折不扣美化当年侵略战争的做法,也令中国人民非常不快。
为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辩解的人认为,神社的废存早在1945年10月已由当时占领日本的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决定,所以靖国神社已和军国主义没有关连,只是一座普通的宗教场所,民间人士在神社内对军国主义的祭祀只是个别人的立场。
靖国神社实际上并不具有任何影响力,因为美国已经牢牢控制着日本的对外政策与军事,靖国神社充其量只能成为怀旧右派的纪念碑 。
[编辑]
供奉在靖国神社的日军成员
[编辑]
阵亡者组成
靖国神社供祀的阵亡者来源。
黄色是抗日战争(1941-1945年部分)及太平洋战争。
放大
靖国神社供祀的阵亡者来源。
黄色是抗日战争(1941-1945年部分)及太平洋战争。
靖国神社供祀的阵亡者来源(太平洋战争除外)。
紫红色是抗日战争(1937-1941年部份)。
放大
靖国神社供祀的阵亡者来源(太平洋战争除外)。
紫红色是抗日战争(1937-1941年部份)。
* 戊辰战争:7751
* 西南战争:6971
* 甲午战争:13619
* 占领台湾:1130
* 义和团事变:1256
* 日俄战争:88429
* 第一次世界大战:4850
* 五三惨案:185
* 九一八事变:17176
* 抗日战争(1937—1941):191250
* 抗日战争(1941—1945)及太平洋战争:2133915
[编辑]
甲级战犯
有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
他们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冈洋右、永野修身、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东乡茂德。
[编辑]
参拜靖国神社
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自然有历史、文化及宗教等因素,但参拜这种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国家级的神社,政治因素普遍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例如有分析指出,小泉纯一郎的参拜就与日本遗族会的不断催促,换取日本遗族会的支持与选票有关。
参拜靖国神社也同时被外界——特别是中国、朝鲜及韩国等二战中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认为是日本领导人对右翼观点的认同,而不能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反省。
包括中国、韩国等曾受到侵略的国家认为,在当年联合国下决定之前,神社内并未供奉二次大战的战犯。
而这近2000位战犯,包括东条英机等14个甲级战犯的牌位,乃于1978年10月秋祭时秘密安放。
从此,靖国神社的性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的地位也应该被重新审定。
部份人士更认为:“把这一千多名战犯的牌位迁入神社,表明日本官方对历史并未有作充分的反省。”二战后,日本天皇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自从战犯灵位进入神社被暴露后,迫于舆论压力,天皇自1979年后再也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
第一次因为日本首相参拜靖国而引来外交危机的是中曾根康弘在1985年8月15日用日本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中曾根是第一个战后首相用日本政府首脑的身份来参拜。
自此11年内再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的桥本龙太郎。
在2001年的竞选活动中,小泉纯一郎保证他会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
但是由于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外交压力,最终当选的小泉首相结果提前在8月1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轻视。
但是由于中国的反日情绪还是很强,小泉在2001年10月8日到北京向中国表示他“衷心的歉意”。
但是小泉没有意识到参拜靖国神社,不论是任何时间,都会有严重的政治后果,而在2002年4月再参拜。
这次参拜令中国非常愤怒,以至没有邀请日本到北京参与2002年9月的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的活动。
同时,因为小泉纯一郎年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出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局面。
2005年4月27日中国驻日大使王毅说,中国和日本在1985年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之后同意,日本高层领袖不再参拜这座神道教的神社,以换取中国不反对低层官员的参拜。
翌日,于1982年到1987年担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中曾根即称:“这是完全与事实不符的。”并且“正式否认有‘君子协定’的存在。”2005年5月23日,中国副总理吴仪以国内有紧急事务为由,无预警地取消了原定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面,提前结束访日行程;但并未变更5月24日原定的访蒙计划。
尽管中国官方否认此举与靖国神社议题有关,仍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方面借此表示对小泉首相将再参拜靖国神社之发言的不满。
日方认为取消会面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外交礼仪,中国官方并未此道歉。
大部分日本人,无论对于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持赞成或反对意见,都认为这是日本内政问题,其他国家不应以任何行动予以干涉或企图干预。
[编辑]
二战后日本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记录
以下记录为不完全记录
* 1945年8月18日: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在担任首相第二天就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
* 1945年10月23日:首相币原喜重郎在担任首相的当月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 1945年11月20日:首相币原喜重郎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 1951年10月18日:首相吉田茂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52年10月17日:首相吉田茂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53年4月23日:首相吉田茂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53年10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54年4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57年年4月24日:首相岸信介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 1958年10月21日:首相岸信介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两次)。
* 1960年10月10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61年6月18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61年11月15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62年11月4日:首相池田勇人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63年9月22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65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66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67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68年4月23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69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69年10月18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70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70年10月17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71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71年10月19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72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 1972年7月8日: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首相第二天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73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73年10月18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74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74年10月19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1975年4月22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 1975年8月15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 1976年10月18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 1977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 1978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 1978年8月15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10月17日秋祭,安放二战甲级战犯牌位
* 1978年10月18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四次)。
* 1979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 1979年10月18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 1980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三次)。
* 1980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0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0年11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1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1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1年10月17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2年4月21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2年8月15日:首相铃木善幸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2年10月18日:首相铃木善幸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九次)。
* 1983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一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3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二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3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三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4年1月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四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4年4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五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4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六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4年10月18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七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5年1月21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八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5年4月22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第九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85年8月15日:首相中曾根康弘率内阁成员第十次参拜(以首相身份参拜共十次)。
* 1994年,首相村山富市呼吁反省军国主义历史的同时,其内阁七成员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 1995年8月15日,任村山内阁通产相的桥本龙太郎等8名自民党出身的内阁成员参拜了靖国神社。
* 1996年7月29日:首相的桥本龙太郎以公职身份在自己生日当天参拜了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一次)。
* 1997年4月22日,“大家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223名成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小渊惠三作为该会会长带头进行了参拜。
* 1997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参拜靖国神社;
* 1998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及议员代理人参拜靖国神社;
* 1999年8月15日,8名内阁大臣和54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
* 2001年8月13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2002年4月2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2003年1月14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2004年1月1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2005年8月14日: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及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参拜。
* 2005年10月17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以首相身份参拜共五次)。
* 2005年10月18日:日本一百多名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编辑]
台湾与靖国神社
[编辑]
台湾团结联盟参拜靖国神社
参阅2005年台湾团结联盟参拜靖国神社事件
2005年4月4日,台湾团结联盟主席苏进强等一行10人在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进行参拜活动并在之后引发一连串争议。
苏进强表示,他是以台湾人和台湾本土政党的立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军征召阵亡而被奉祀在神社内的约28,000名台湾英灵、以及为国牺牲的日本人表示敬意。
但是,台联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在亚洲地区引起了广泛抗议,因为靖国神社祭奉包括甲级战犯在内的日本军人,他们曾给亚洲带来残酷战争与巨大痛苦,是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的象征,是极具争议的宗教场所。
并且200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
[编辑]
台湾原住民赴靖国神社抗议
2005年6月14日,台湾原住民出身的立法委员高金素梅率高砂义勇队遗族“还我祖灵”代表团前往日本东京靖国神社抗议,要求将“高砂义勇队牺牲者自靖国神社除名”。
高金素梅一行被日本警察及靖国神社拒之门外,双方僵持无果,上述请求亦被回绝。
高金素梅等台湾原住民还受到日本右翼的阻挠。
6月17日,高金素梅等在大阪高等法院控诉,要求靖国神社归还台湾原住民的祖灵、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停止参拜靖国神社。
6月19日,高金素梅率团返抵台湾。
9月23日,高金素梅一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广场控诉说,“日本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国家”。
不过,联合国并未对此显示热情。
9月30日上午,大阪高等法院判决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属“公家”性质,违背日本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
[编辑]
韩国与靖国神社
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期间,把朝鲜当地不少具历史意义的文物掠走。
当中有不少就放在靖国神社展览。
2005年10月20日,日本把放在靖国神社的北关大捷碑归还给朝鲜。
[编辑]
参见
* 神道教
* 尚武
* 陵墓
* 日本遗族会
[编辑]
外部连接
* 靖国神社网站
* 慰灵会
* Google地图
取自"://wikipediablog/wiki/%E9%9D%96%E5%9B%BD%E7%A5%9E%E7%A4%BE"
页面分类: 日本历史 | 日本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