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无可奈何表示什么 成语: 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3-04-04 12:40:20 1039
成语: 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无可奈何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188成语: 无可奈何注音: ㄨˊ ㄎㄜˇ ㄋㄞˋ ㄏㄜˊ汉语拼音: wú kě ài h

成语: 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无可奈何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188成语: 无可奈何注音: ㄨˊ ㄎㄜˇ ㄋㄞˋ ㄏㄜˊ汉语拼音: wú kě nài hé参考词语: 无如之何, 为之奈何, 如之奈何, 无可奈, 无计奈何, 无计所奈, 莫可奈何, 无可如何, 奈如之何近义: 迫不得已, 望洋兴叹, 无计可施, 无能为力释义: 毫无办法、没有办法可想。#语出《战国策.燕策三》。 △「切齿腐心」、「迫不得已」、「望洋兴叹」Emoji符号: 奈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无可奈何”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无可奈何」这句成语指的是毫无办法或没有办法可想的意思。典源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末期,秦国势力强盛,不断出兵侵占其他国家的领土。当时燕国是一个地处东北方的弱小国家,最初,燕王为了与秦国友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为人质,在秦国,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国后,为了抵抗秦国的侵略,同时也为了报仇,便经人介绍认识了荆轲,请他作刺客,到秦国刺杀秦王。由于荆轲迟迟不出发,太子丹便催他赶快上路,荆轲说:「就算我到了秦国,秦王也不会见我啊!除非我能带着樊于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前往,也许就有机会见到秦王。」樊于期本是秦国的将领,因为得罪秦王,逃到燕国,秦王悬赏千金要他的脑袋。太子丹听了说:「樊将军是来投靠我的,我怎能为了自己而杀了他?请你再想别的方法。」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杀樊于期,就私下去见樊于期,告诉他这个想法。樊于期听了后,马上拔出利剑当场自杀。太子丹听说这件事,赶去阻止却已经晚了一步,伏在樊于期的尸体上痛哭失声。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有将樊于期的头放在盒子里封起来,交给荆轲,让他带去秦国求见秦王。后来「无可奈何」就用来指毫无办法或没办法可想的意思。典源: #《战国策.燕策三》1>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于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于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于期2>偏袒扼腕3>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4>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5>。太子6>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温舒》。 (2)樊于期:?∼西元前227,战国时秦将。避罪于燕,得燕太子丹之庇护,后因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希望得其首级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用手握腕。形容愤慨已极。 (4)切齿拊心:怨恨至牙齿切磨,拍击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拊,音ㄈㄨˇ,拍打、轻击。见「切齿腐心」。 (5)自刎:自杀,割喉咙结束自己的生命。 (6)太子: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强大,使荆轲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斩丹欲献秦,秦复进兵,卒灭燕。亦称为「燕太子丹」。 〔参考资料〕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温舒》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饮食,坐连诸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书证: 01.《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源) 02.《水浒传.第一六回》:「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03.《喻世明言.第二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夫人道:『贤婿,此处非你久停之所,怕惹出是非,贻累不小,快请回罢。』教管家婆将两般首饰,纳在公子袖中,送他出去。鲁公子无可奈何,只得挹泪出门去了。」 04.《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众人都是奉承高老的,那一个不极口赞成。钱青此时无可奈何,只推出恭。」 05.《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知县也晓得他赔补得苦了,此情未知真伪,又被秀童的爹娘左禀右禀,无可奈何。」 06.《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女儿久闻得此人英风义气,到有几分慕他,只碍著爹娘做主,无可奈何。」 07.《醒世姻缘传.第二○回》:「晁夫人乍闻了,也不免生气,无可奈何。」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毫无办法或没有办法可想。 【使用类别】用在「毫无办法」的表述上。 【例  句】 <01>事到如今,无可奈何,只有面对现实一途。 <02>老王无可奈何地叹息道,一切都是命运啊! <03>对于不可抗力的天灾,任谁也无可奈何啊! <04>对于台风造成的损失,农民们感到无可奈何。 <05>老爸遇到调皮的妹妹,任他再严肃也无可奈何。 <06>见到眼前的情景,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便离开了。 <07>今天计画遭致失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你就别自责了。 <08>他看着眼前杂遝纷陈的一切,脸上满是无可奈何的表情。 <09>对于火灾造成的损失,王老板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自认倒楣。 <10>尽管科技如此进步,但对暴风雪、龙卷风等天灾仍是无可奈何。 <11>老张虽然深受老板重用,但为了照顾中风的父亲,无可奈何、依依不舍地辞职了。 辨识: 请参考『辨识1188.html』 同「无可奈何」及「望洋兴叹」都有没有办法的意思。异「无可奈何」侧重于无计可施;「望洋兴叹」侧重于能力不足。无可奈何望洋兴叹辨似例句○ㄨ老爸遇到调皮的妹妹,任他再严肃也∼。ㄨ○这件衣服虽然漂亮,但价格实在超出预算太多,我只能对着它∼。同「无可奈何」及「迫不得已」都有没有办法的意思。异「无可奈何」侧重于无能为力;「迫不得已」侧重于受逼迫而无法抗拒。无可奈何迫不得已辨似例句○ㄨ对于不可抗力的天灾,任谁也∼啊! ㄨ○在众人的逼问下,他∼,才说出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成语接龙

“何”字开头的成语

何足挂齿

“无”字结尾的成语

不识之无略识之无仅识之无稍识之无识之无粗识之无

“无”字开头的成语

无地自容无与伦比无出其右无中生有无病呻吟无所事事无的放矢无孔不入无理取闹无所适从无微不至无济于事无独有偶无可奈何无懈可击无妄之灾无能为力无法无天无翼而飞无妄之祸

“何”字结尾的成语

无可奈何无可如何如之奈何莫可奈何无计奈何为之奈何奈如之何无如之何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无可奈何。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无可奈何。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无可奈何”分成的单字详解:

无可奈何表示什么 成语: 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无, 可, 奈, 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