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洋权益争端 我国海洋领土范围方面存在的争端问题

火烧 2023-02-01 10:49:19 1211
我国海洋领土范围方面存在的争端问题 南海方面: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

我国海洋领土范围方面存在的争端问题  

南海方面: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二、黄海

黄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夹在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海底全部是大陆架。

在这个区域,中国和朝鲜、韩国都存在着争端。

1、朝鲜

早在1955年,朝鲜政府就宣布了12海里领海区,并且在1977年,宣布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其中规定“经济水域从领海基线起200海里,不足200海里处划至海洋的半分线”。

因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黄海最大宽度不足400海里,所以朝鲜单方面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做法,明显侵犯了中国权益。

在中国和朝鲜关于黄海划界的谈判中,中国主张以“中间线原则”来划界,而朝鲜主张以“纬度等分线”法划界。

所谓“纬度等分线”,是指以该海域各纬度中点连线来划界。

所谓“中间线”原则,则是指选取海岸两边距离最近的两点,以两点连线的中点来划界。

由此,中朝之间产生300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2、韩国

在和韩国关于黄海的划界谈判中,这次变成了韩国主张“中间线原则”来进行划分,但中国表示拒绝。

中国主张按照“自然延伸原则“划界。

所谓“自然延伸原则”,原本是说在海洋划界时,大陆架是沿海国家陆地在海洋中的自然延伸,因此大陆沿海国家对大陆架具有天然的、初始的和排他性的权力。

但是,且慢,黄海整个海底都是同一块大陆架,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总不能把整个黄海都划给中国吧?对此,中国自然有说道。

中国认为,中韩两侧黄海海底的土壤不同,靠近中国一侧的土壤为黄色,这是黄河古河道冲进黄海的土壤,这一区域占整个黄海海底的2/3,因此这部分都应该属于中国。

另外1/3海底土壤颜色为红色,那个才属于韩国。

(同学们现在知道了黄河携带大量泥沙的重大意义了吧?内牛满面中……)

由此,中韩之间产生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在和中韩划界过程中,中国强烈谴责韩国采取“实用主义”,面对日本时采用“自然衍射原则”,而同中国时谈判时就忘记这一原则了。

回头再看看中国对朝韩两国的划界标准,不觉莞尔一笑。

网上还流行一种说法,说中韩东海划界中,中国主张“中间线原则”,而韩方主张海岸线比例法。

但根据《中国海洋国土知识地图册》(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本获批出版的海洋地图册),应该是韩方主张中间线原则,而中国主张自然延伸原则。

同时,韩国建国大学李根宽论文《黄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也证实了这点。

可惜,没有找到黄海划界的地图,所以只能纸上谈兵了。

在黄海划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伴随着资源争夺。

1991年,韩国在黄海中部中国主张一侧进行石油钻探,结果被中国赶跑。

此外,2000年时,两国签订了《中韩渔业协定》,算是两国海洋划界谈判中的一个重大成果。

在协议中,双方划定了渔业暂时区域。

名存实亡的“九段线”, 好岛屿已被瓜分殆尽。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

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依次列出南海群岛既得利益者的名单:越南派兵抢占29个南沙岛屿,是最多的。

菲律宾是8个,马来西亚是5个,文莱是2个。

南海群魔乱舞背后是利益纷争,是大国角力。

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菲律宾参众两院2月正式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为菲“所属岛屿”,该法案最后由总统阿罗约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

南亚有关当事国把东盟作为区域共同体,基于共同立场,协力对抗中国,以达到其进一步侵食和霸占南海之目的。

南海争端 -

中越南海争端  2007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

4月份,越南正式启动与英国石油公司(BP)推进在南沙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

2月12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沙群岛的所有权公开发表声明,称“有充分的历史根据证明越南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

2007年4月,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将

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

不但如此,越南还放出硬话,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甚至声称“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与中国一战”。

可是在一个多月前2007年04月09日的越南国会主席阮富仲来中国访问时,和中国只谈两国经济合作、友好睦邻,从头到尾笔者就没有看到在双方会谈中有关中越南海问题的议题。

大概是越南的这位议会的议长没有被授权,所以对中越之间的敏感问题是避而不谈。

越南海空军的现代化和越南对南沙群岛的侵占情况

过去三十年越南人对南沙群岛的蚕食的情况、和导致越南人现在野心膨胀的所谓现代化海空军事力量的实力。

1、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从1975年4月至1991年11月,越南先后共侵占南沙岛礁27个。

它声称拥有南沙全部海域。

迄今,越南巳完成对南沙岛礁的军事控制部署;加强所占岛礁的基础建设,增强岛礁防御作战能力同时加紧对油气资源的掠夺。

2、越南空军目前装备了从俄罗斯引进的可以进行对海精确打击的苏—30MK2战机,和可以进行远程空战的苏—27Sk战机。

但是越南国土南北端相距1600公里,纵深最窄处仅50公里。

这种缺乏战略保护纵深的地理特征决定如果开战越南空军可能连他自己的本身防护都成问题,所以就是越南空军完成他所谓的现代化改装,而且进口的那二十几架俄制三代战机全部到位,他依然只是一支以国土防空为主业防御性的战术空军。

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人民军的发展就受到武器装备陈旧老化的制约。

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军方开始把相对宽裕的资金加强海军实力。

越南海军现有各型作战舰艇120余艘,包括护卫舰、炮艇和袖珍潜艇等。

它们大多是当年苏联援助的陈年旧货,由于缺乏保养和零件供应,使得越南海军与周边海军比起来,实力实在是难以启齿。

基于传统合作关系,越南把发展海军的重心放在与俄罗斯合作上。

总之就是越南海军购买的俄罗斯战机、军舰全部到位,越南海军一样脱离不了近岸作战防御型海军的范畴。

这也是一支把护卫舰作为海上作战编队主力舰的越南海军的无奈和悲哀。

南海争端 -

中马南海争端  南海博弈之跳梁小丑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副首相纳吉(DatukSeriNajibTunRazak)2008年8月赴南沙群岛燕子岛,宣示主权。

台“外交部”昨天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并重提“南沙倡议”,主张以环境保护取代主权争议,吁南海周边各国优先考虑划设海洋生态保育区,“中华民国”愿透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2009年3月5日中午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马来西亚称拉央拉央岛)和光星仔礁(马来西亚称乌比乌比礁),首次以总理兼国防部长的身份宣示马来西亚拥有其“主权”。

南海争端 -

中菲南海争端  1950年,民间人士进占南沙太平岛及其他诸岛,大肆盗采磷矿。

1956年,自称所谓的探险者,登上了南沙。

1971年,声称8岛为卡拉扬(Kalayaan)非属南沙,也非为任何人之主权,据以划定领海线。

1972年,指定属巴拉望省。

中菲黄岩岛之争

对于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菲方过去从未表示过异议,但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来,菲方突然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借口,先是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公开叫嚷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据统计,从1997年以来,菲在黄岩岛抓捕和骚扰我渔民的事件平均每年二三起。

每次事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抗议和交涉,但菲方充耳不闻,侵犯行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呈变本加厉之势。

菲教育部在新版地图中将黄岩岛,甚至整个南沙群岛列入了菲国版图,将地图送往了4万所公立学校图书馆。

更为严重的是,菲政府竟然企图把南沙群岛是菲律宾领土列为修宪的内容,妄图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领土扩张。

菲律宾参众两院2月正式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为菲“所属岛屿”,该法案最后由总统阿罗约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

菲律宾参议员劳萨斯更是嚣张地表示:“别太把中国的抗议当回事。”

而美国已公开由它的智囊向菲建议,说不用管中国的相关的法律或者中国的抗议,美国会承认或支持菲律宾的占据岛屿行动。

南海争端 - 争端背后 南海争端黄岩岛

海洋权益争端 我国海洋领土范围方面存在的争端问题

南海局势升级后,一些大国或地区集团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染指南海地区事务,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东海

东海争端

在东海,和中国有争端的是韩国、日本两个国家。

1、韩国

在中韩东海划界问题上,依旧延续了两国黄海划界的矛盾,也就是说,韩国则主张以中间线原则来划界,而中国主张以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来划界——即按海底底土颜色不同来划界。

由此产生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

中韩在东海问题上,最严重的争执,则是苏岩礁。

苏岩礁位于东海北部,距离崇明岛大约150海里。

是一处暗礁,最高处在水下4.6米处,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400米。

中国对苏岩礁了解倒是很早,精确测绘也早在1963年进行过一次,1992年,海军北海舰队两艘测量船又对苏岩礁进行了全面精确测绘。

估计在当时中国人心中,这地方是理所当然是中国的,所以谁也没有在意。

但任谁也没有想到,土共整天打雁,却被雁儿啄了眼。

韩国人是在1984年才发现这个地方的,1987年,韩国把苏岩礁命名为“离於岛”,到了2000年,韩国投资230多亿韩元(2400万美元),对在其上盖起了一栋76米高的建筑物,其中水下40米,水上36米。

面积1300多平方米,而且还有直升机停机坪。

其中有8名所谓“研究人员”常驻。

韩国在苏岩礁上搞建设时,土共居然蒙在鼓里,一丝一毫都不知道。

直到韩国工程完工,人员入驻后,土共这才如梦初醒,赶忙提抗议,但为时已晚。

本来,对于苏岩礁这样海底的一块暗礁,按正常人的想法,也真没有什么可值得关注的。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谓“岛”,是指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而且只有岛才拥有领海、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

就连一个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都没有专属经济区,何况如苏岩礁这样在常年在水下4.6米处的暗礁?

但韩国人硬就把这个暗礁搞成了“岛”,并且悍然以此为基点,来和中国进行划界。

(不过话说回来,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曾母暗沙,无语中……)

2、日本

中日在东海划界上的争议,首先也是在于双方对于所采用标准各执一词。

日本主张采用“中间线原则”,而中国则主张采用“大陆架延伸原则”。

不过,对日本的大陆架延伸原则,土共可就不象对韩国那么客气了。

韩国好歹和中国同在一个大陆架上,土共不好意思做太绝,对日本就没有那个顾虑了,一下子把界线推到了冲绳海槽。

但日本不同意这一观点,日本认为冲绳海槽“只是一个偶尔的断裂”,不具备任何法律上的意义,因此要求以中间线划界。

但日本所主张的中间线,是以中国大陆沿岸与日本岛链沿岸之间的中间线,尤其令中国人不能接受的是,日本的基点中,居然包括了钓鱼岛。

所以在中国看来,日本所谓的中间线,自然是非法的,无效的。

中日之间,最大也是最敏感的争议,自然非钓鱼岛莫属了。

钓鱼岛,最早当然是中国人先发现、并纳入管辖的,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但日本自从甲午战争前,就私自上岛采集鸟羽和鸟粪,算起来倒是日本对其开发在前。

甲午战争时,日本人趁中国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吞并钓鱼岛,将之划归冲绳县管辖。

二战结束后,冲绳被美国占领,钓鱼岛也因此落入美国手中。

1971年,美国向日本交还冲绳时,将钓鱼岛一同交还。

为此,海峡两岸的中国政府都发表声明,表示抗议,而在全球华人中,也兴起了保钓运动的风潮。

在此压力下,美国宣布,他交还日本的,仅仅是钓鱼岛的管辖权,并不涉及主权。

——这就是钓鱼岛问题的来由。

1972年中日建交谈判时,两国同意将钓鱼岛问题挂起,留待日后解决。

但此后日本并未遵守承诺,各种动作不断,如在上面建造直升机停机坪,修建灯塔等等。

就目前而言,由于日本实际控制着钓鱼岛,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明显处于劣势。

本来两岸可以携起手来,共同面对,无奈大陆的这一提议被马英九断然拒绝。

由于钓鱼岛既关系东海划界,又牵扯到海底资源,因此中国很难在这一问题上做出让步,一旦中国失去钓鱼岛,不但将丧失大量资源,而且东海所辖海域也将所剩无几,同时中国南北海上运输通道也将受制于人,钓鱼岛对中国,实在是意义重大。

说到中日东海划界,就不能不提一个地方,这就是冲之鸟礁,日本叫冲之鸟岛。

这个地方在冲绳以东的太平洋上,距离关岛比较近。

是一块小礁石,涨潮时大部分被淹没,退潮时露出水面。

日本人在这块礁石上干的事情,和韩国人在苏岩礁上干的事情一样,在上面修筑人工建筑,意图化礁为岛,以此来获得4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按说这个地方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但在中日划界谈判中,中国总是拿这个事情来恶心日本人。

一笑~~~

东海划界,其中资源的争夺自然是重头戏。

这里面比较重要的就是东海油气田的争端。

中国在东海地区建设有四个油气田,分别是春晓、断桥、平湖、天外天,这三个油田本来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的,而且在日本所谓“中间线”的中国一侧,也就是说,即使按照日本的划界原则,这几个油气田也是属于中国的。

但日本提出了一个“吸管理论”,认为这几个油气田距离中间线太近,虽然是位于中国一侧,但在开发过程中,会把日本一侧的油气吸走,由此认定中国的开发行为损害了日本权益。

于是两国从2004年开始了谈判,谈判结果,中国同意日方以出资形式入股春晓油气田。

说实话,土共的这个决定没少给自己招骂。

不过这下好了,趁着钓鱼岛事件,土共干脆中断谈判,自己独自开发,估计该日本郁闷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