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将暮兮怅忘归 成语: 乐而忘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1-11-24 04:08:39 1048
成语: 乐而忘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乐而忘归 成语简解 编号: 2411成语: 乐而忘归注音: ㄌㄜˋ ㄦˊ ㄨㄤˋ ㄍㄨㄟ汉语拼音: lè ér wà g gūi参考词语:

成语: 乐而忘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乐而忘归 成语简解

编号: 2411

成语: 乐而忘归

注音: ㄌㄜˋ ㄦˊ ㄨㄤˋ ㄍㄨㄟ

汉语拼音: lè ér wàng gūi

参考词语: 乐而忘返

释义: 义参「乐而忘返」。见「乐而忘返」条。

Emoji符号: 2️⃣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乐而忘归”对应Emoji表情符号“2️⃣”,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2️⃣、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2️⃣"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乐而忘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乐而忘返」原作「乐而忘归」。造父是西周时驾驭车马的能手,传说他在得到八匹骏马后,调驯好就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替他驾驶,经常快乐的在西边狩猎、游玩,而忘了回去。直到听到了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穆王非常着急,造父于是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及时发兵,平定乱事。因造父立下大功,周穆王便将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称为赵氏。后来「乐而忘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快乐得忘了回去。

典源: 此处所列为「乐而忘返」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五.秦本纪》造父1>以善御幸2>于周缪王3>,得骥4>、温骊5>、骅骝6>、騄耳7>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8>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9>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注解〕 (1)造父:周朝人,生卒年不详。缪王时车夫,擅长驾驭车马。 (2)幸:宠幸。 (3)周缪王:即周穆王,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满,昭王之子,諡曰穆。 (4)骥:千里马。 (5)温骊:周缪王八匹骏马之一。后用以泛指红色黄色的骏马。 (6)骅骝:周缪王八匹骏马之一。后用以泛指红色的骏马。 (7)騄耳:周缪王八匹骏马之一。 (8)徐偃王:周朝人,生卒年不详。缪王时徐子治国,以仁义著闻,江淮诸侯共尊偃王。缪王闻之,令造父伐之,偃王爱民不斗,遂败。 (9)一日千里:比喻速度很快。见「一日千里」。

书证: 01.《史记.卷五.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源) 02.《晋书.卷八六.张轨列传》:「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

成语接龙

“乐”字结尾的成语

靡靡之乐

逢场作乐

“乐”字开头的成语

乐不思蜀

乐不可支

乐极生悲

乐而忘返

乐道安贫

乐而忘归

乐祸幸灾

乐极悲来

乐极悲生

乐终而悲

乐极则悲

乐极哀生

乐业安居

乐极生哀

乐极灾生

乐极哀来

乐尽哀生

“归”字结尾的成语

宾至如归

视死如归

殊途同归

众望所归

日将暮兮怅忘归 成语: 乐而忘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异路同归

异途同归

衣锦荣归

殊路同归

视死若归

赴死如归

乐而忘归

众望攸归

殊辙同归

异轸同归

异趣同归

客至如归

赴难如归

民望所归

人望所归

众望有归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乐而忘归。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乐而忘归”分成的单字详解:

乐, 而, 忘, 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