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春秋五霸有哪些 同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為何受到如此爭議?

火烧 2022-02-02 21:03:21 1060
同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為何受到如此爭議? 西周末年,周幽王殘忍無道,激化了國內矛盾,再加上他在立儲一事上的優柔寡斷,終招致禍害,使得申侯伙同犬戎將其殺死在驪山之下,西周也由此滅亡。周幽王死後,其子

同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為何受到如此爭議?  

西周末年,周幽王殘忍無道,激化了國內矛盾,再加上他在立儲一事上的優柔寡斷,終招致禍害,使得申侯伙同犬戎將其殺死在驪山之下,西周也由此滅亡。

周幽王死後,其子即位,是為周平王。因西周都城鎬京遭到犬戎摧殘,因此周平王選擇了東遷。這東遷看似能夠躲避犬戎的侵害,實際上不僅丟失了周王室的根基,而且使得周王室完全被諸侯掌控,這也是周王室權威日漸下降的原因。

而周平王東遷之後的時代就是春秋時期。春秋時期,以齊桓公「 ”尊王攘夷”維護周王室權威為開端,開啟了諸侯稱霸的時代,其中最出名的幾位就是那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一說歷來有許多版本,除了齊桓公和晉文公外,關於剩下三霸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但是無論是越王勾踐的版本,還是秦穆公的版本,大家對於這幾位雄主的實力事沒有質疑的,無非就是能否入席罷了。唯一一位是個例外,那就是宋國宋襄公。

許多人對於宋襄公入圍春秋五霸都頗有微詞,認為他配不上霸主之名。至於為何,也許有人並不清楚,而本文接下來就將給大家展示宋襄公是如何「 ”稱霸”的。

何為春秋霸主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西周王室的分封制,實際上就是一種聯邦制度,由周天子當諸侯之王,也就是俗稱的老大哥,其余諸侯則是小弟。

這不,到了東周時期,周天子已經沒有實力當這個老大哥了,那么自然就有人垂涎這個位置,畢竟老大哥的名頭聽上去就很是霸氣。於是,聰明的諸侯們(齊桓公開始的)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借用周天子的名號,表面上是為了周王室的威嚴,實際上就是以周王室為幌子,自己做幕後的老大。

這樣一來,又不會公然破壞周天子的制度,又能夠名正言順的當諸侯們的老大哥,何樂而不為。至於,為什么諸侯們都不阻止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家都想着霸主輪流做,明日到我家的美事。

事實也的確如此,自齊桓公開始,越王勾踐為終,春秋霸主的數量並不少,只不過各有定義罷了。

历史春秋五霸有哪些 同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為何受到如此爭議?

宋襄公小有名氣

說完了春秋霸主的定義,我們再來說說宋襄公的稱霸之路。

周襄王九年,齊桓公病重,齊國諸公子為了爭奪王位彼此爭斗。一時間,齊國陷入了腥風血雨,就連齊桓公本人也被餓死。太子昭為了躲避災禍,就前往宋國宋襄公處求救。

宋襄公在齊桓公生前曾允諾護佑太子安全。因此,當聽聞齊國內亂之後,果斷聯系人馬,護送太子昭回國即位。雖說宋襄公名氣不顯,並沒有多少諸侯響應,但是好在依舊有幾個小國響應了宋襄公的號召。

在齊國貴族和宋襄公的支持下,太子昭順利的回國即位,是為齊孝公。

這一事件,使得宋襄公名聲稍顯,具備了所謂「 ”霸主”的氣息。

宋襄公圖謀稱霸

所謂霸主,就是能夠依靠自身的號召力,使得諸侯們能夠聽命於自己。齊孝公事件,宋襄公成功的號召了幾個小國,這一事件使得宋襄公欣喜不已,深感自己具備霸主資質。再加上齊桓公身死,霸主之位出現空缺,更加令宋襄公對這個位置垂涎不已。

於是,宋襄公便積極組織會盟,約各路諸侯前來相見。可惜,霸主雖好,卻不是人人能做的。霸主的地位,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諸侯老大。在春秋時期,只有實力匹配,才有資格當諸侯長,否則你只有名氣,卻沒有實力,是沒有資格當的,即所謂的「 ”德不配位”。

可偏偏宋襄公不聽,身處禮樂崩壞的春秋時期,卻一定要走周禮那套流程,想要以爵位來說服他國承認其為霸主。

這一行為深深的惹惱了楚國(楚國是最垃圾的子爵),於是楚國便將宋襄公扣押了。雖說在眾人的調和下,楚王最後放了宋襄公,但是這梁子卻算是結下了。這也為宋襄公最後身死埋下了伏筆。

宋襄公盲目尊禮,徒添笑柄

宋襄公這霸主沒被人承認,人也被楚國扣押過,可謂是諸事不順。這不,鄭國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來給宋襄公難堪(鄭國支持楚王當霸主)。

正所謂「 ”是可忍孰不可忍”,宋襄公自己這霸主沒當上也就罷了,居然還有人支持自己的仇人當霸主,這不是挑釁嘛。

於是在周襄王十四年,宋襄公領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派兵前往支援,正巧和宋軍在泓水相遇,也就是這一戰,使得宋襄公顏面盡失,史稱「 ”泓水之戰”。

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 ”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 ”可擊。”公曰:「 ”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史記·宋微子世家》

在大戰前夕,宋軍處於優勢地位,楚軍還未渡河,本可趁機偷襲他們。結果宋襄公礙於禮儀,不肯趁人之危,偏要等楚軍過河再打。你說你等就等吧,楚軍剛剛過河,陣型不穩,宋襄公麾下謀士再次請戰,他還是拒絕了,理由還是不可趁人之危。

結果正如大家所料,宋軍正面打不過,宋襄公本人也中了一箭,不久就去世了。

結束語

看完了宋襄公的事跡,想必大家已經知悉為何宋襄公頗受爭議的原因了。

在春秋那個禮樂崩壞的時期,宋襄公妄圖以禮壓人,以此成為霸主,這本就十分可笑。雖說我們不能否定宋襄公推崇周禮的精神,但是其以禮壓人的行為確實是荒誕至極。

因為宋襄公沒有意識到,只有成為了霸主這個因,才有資格尊崇禮這個果,反其道而行之,只會為天下人所恥笑。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下關注哦!

參考資料:《史記》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