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镇国神器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件件都是价值连城。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件件都是价值连城。
1-四羊方尊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祭祀用品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2-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3-太阳神鸟金饰
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4-渎山大玉海

元代的渎山大玉海是现存最早的大型玉器,在历史上流传有序,在我国传世至今的数十万件玉器中,“渎山大玉海”是唯一一件可以辨认的蒙古时期的玉器,元明清三代都有历史记叙,承载的历史记忆非常丰富。大玉海从广寒殿到团城,也间接反映了北京的历史变迁,综合考虑,被列为镇国玉器
5-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应该是中国十大镇国之宝排名中最有名的一件文物了,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画中记录了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城市面貌。长达五米的画中展现了各阶层人民、各种牲畜和各种建筑。
6-中山靖王金缕玉衣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整件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出土时轰动了国内外的考古界。
7-五牛图
五牛图画在一张窄而长的桑皮纸上,五牛姿态各异、身形逼肖,全图除了一丛荆棘之外,不设任何背景,着重突出牛的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
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每头牛也可独立成章。
8-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9-真珠舍利宝幢
北宋真珠舍利宝幢,一是因为它有具体的出土时间。这件宝幢制造于北宋年间,时代很早,在同类木刻作品中是少数保存这么完好的。二是工艺极为精湛,使用了镂雕的技术,分作三层,刻画了各种飘逸生动的仙人形象。塔顶嵌了一颗水晶珠,作为顶部的装饰,全身上下用了大小相等的四万颗色彩斑斓的珍珠,玲珑剔透,装饰极为珍贵。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整座宝幢造型优美、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
10-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Sword of Goujia),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北宋(30)奔马(1)玉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