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忠君爱国词语 忠君愛國的蒙恬冤死前留下這2句話,為何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
忠君愛國的蒙恬冤死前留下這2句話,為何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 蒙恬是秦朝名將,秦朝建立後,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奪回河套地區。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

忠君愛國的蒙恬冤死前留下這2句話,為何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
蒙恬是秦朝名將,秦朝建立後,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奪回河套地區。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後來,趙高假造詔書,賜蒙恬死。蒙恬臨死前留下了兩句話,而這兩句話竟引得數百年後的梟雄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先看看蒙恬,他的家族世代為秦將,根據《史記》記載:「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從蒙恬的祖父起,蒙家便為秦國征戰。蒙驁征討韓、趙,蒙恬之父蒙武隨名將王翦滅楚,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蒙恬自小便展現出絕佳的軍事天賦,他從小就立志為秦國效忠,立下不世之功。「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
蒙恬與兄弟蒙毅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了王朝,而蒙恬在攻滅最後一國齊國時立下了功勞。蒙恬38歲被封為將軍,之後在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最後一塊版圖――齊國時,發揮了重要作用。蒙恬在滅齊的戰爭中,跟著大將王翦立下了赫赫戰功。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蒙恬負責戍邊守國抗擊少數民族的進犯。他不僅在對匈奴的作戰中博得了「戰神」的名號,並且在長城的修建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說,蒙恬身為秦朝大將,不僅對秦國忠心耿耿將自己此生都貢獻給了秦國,此人有忠義氣節,而且積累了足夠的名望和實力。
蒙恬之死,蒙氏家族的滅亡
蒙恬家族四世三公,在秦廷好幾個時代都是位極人臣。但他們卻與胡亥,宦官,趙高為敵,使的蒙氏家族滅族,讓人不寒而慄。
秦始皇非常尊寵蒙氏,倚重蒙恬,並且愛屋及烏的親近蒙恬的親弟弟蒙毅,蒙毅也官職上卿,至此,蒙恬主外,掌握秦國軍事力量,蒙毅主內,主持朝政,蒙氏家族權利在家族的權利時上,達到了頂峰。
物及則必反,事物的變化規律就是由盛到衰,由衰到盛,這也是歷史的必然規律。蒙氏權利達到頂峰的時候,隱患已經開始顯現。由於蒙恬兩兄弟深受秦始皇的賞識,以及觸及到宦官趙高和秦相李斯的利益,趙高還曾經被蒙毅審問過。所以這些新仇舊仇疊加來,趙高必須要報仇,他在等待一個時機。
終於這個機會來了,秦始皇嬴政游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趙高擔心扶蘇繼位,蒙恬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就扣住遺詔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他又威逼利誘,迫使李斯和他們合謀,假造遺詔。「遺詔」指責扶蘇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自知命運的蒙恬沒有起兵反抗,為了自證清白,而是選擇忠義為國,慷慨赴死,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從蒙恬的祖父開始,蒙家三代都被秦國君主所重用和信任,現在蒙恬雖然擁兵三十萬,想要叛亂不算一件難事,但知道自己一定會死,卻還堅守道義不去謀反,是不願意辜負祖輩們的教誨和不忘記始皇帝的恩情。蒙恬的這番話擲地有聲、字字珠璣,把一個不二臣子的俠骨義膽和捨生取義表現得淋漓盡致。
為何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短歌行》,這一篇短短的歌行,道出了曹操的志趣和野望,「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是造化弄人,曹操也像諸葛武侯一樣,成了一個壯志難酬的時代悲劇英雄,只不過他的悲劇來的晚了一點點。
而蒙恬的這段話因其忠義而廣為流傳。東漢末年,它被曹操珍愛。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已經五十六歲,為了對自己的大半生進行總結,並表示自己沒有代漢自立的意思,他寫下《讓縣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在其中,他追憶了自己的年輕經歷,講述了自己的生活。
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於三世矣。
曹操在文中寫道,他每當想到蒙恬這兩句話,就「未嘗不愴然流涕也。」至於原因,他在後面也說道:「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於三世矣。」曹操的祖父曹騰、父親曹嵩都是地位尊崇,他自己更是已經當到了丞相,加上自己在朝中任職的孩子們,已經超過了蒙恬的三世了。
曹操之所以痛哭,是因為蒙恬三代被秦重用,自己則是四代被漢重用。在評價上,人們都說蒙恬忠、自己奸。曹操為蒙恬的忠誠所折服,他希望自己對漢朝的忠誠能被認可。畢竟他說過:「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忠義是人間大道,曹操因為蒙恬的這些話而流淚,何嘗不是一個豪傑的俠骨柔情和無限哀嘆呢。
如果您有想了解某些方面的歷史知識,可以私信小編,小編會為您答疑解惑,更新文章!(更多資訊可關註:通史知興替)
很赞哦!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