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岳飞精忠报国200字 精忠报国的故事

火烧 2021-08-29 04:27:45 1072
精忠报国的故事 精忠报国的故事:1、岳母刺字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

精忠报国的故事  

精忠报国的故事:

1、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

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2、律己宽人

除了自己俭朴淡泊,刻苦励志外,岳飞对子女教育很严。

要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必须下地劳作。

除非节日,不得饮酒。

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次数越多。

岳飞勉励儿子们“自立勋劳”,仅用了一次“恩例”,还是为张所之子张宗本而用。

3、事母至孝

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

飞把母亲姚氏接到军营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便到母亲处问安。

当母亲生病时,岳飞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恐吵扰了母亲的休息。

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

4、勇冠三军

岳飞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

后来岳飞在与敌人作战时,杀敌将黑风大王。

后来,贼王善、曹成聚集兵马号称五十万,岳飞部下只有八百,手下士兵都十分害怕。

这时岳飞却十分镇定,说:“我给大家破了它。

”然后左手拉着弓,右手拿着矛,冲击敌阵,结果王善部大乱,岳飞乘势大败敌军。

5、儒将风范

岳飞的文才自不必说,数十首诗词足以说明。

除此之外,他爱好读书,书法颇佳,时人称“室有邺架”“字尚苏体”。

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往来皆高士”。

岳飞虽是武将,但他文采横溢,有儒将风范。

岳飞精忠报国200字 精忠报国的故事

他是寂寞英雄,满腔抱负,无人赏识,“欲将心事付瑶琴”,却无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他写的《小重山》不似《满江红》那样豪情万丈,可却是借琴弦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

岳飞这一生,为南宋抗金,浴血沙场,赤胆忠心,不为功名,只希望可以得遇明君,慰籍平生寂寥。

扩展资料:

力反和议: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还军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

赵构为“屈己求和”,进一步重用秦桧,并令其与金接通关系。

韩世忠、岳飞对和议一事都表示坚决反对。

岳飞在临安朝见时对赵构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

”赵构不听。

十一月,金廷派出江南诏谕使张通古、萧哲,携带诏书,来同南宋“讲和”。

金人不称宋朝而称“江南”,不说“议和”而说“诏谕”,把南宋完全置于藩属地位,消息传开,朝野上下,舆论沸腾。

宋廷诸大臣对此议论纷纷,多有反对者,然而这些主战派人物如枢密副使王庶、枢密院编修胡铨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赵鼎也被罢相。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使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藩属,并每年纳贡,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飞 (南宋抗金名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