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李治 李治后面的所有皇帝,唐朝李治之后是那一个皇帝?
李治后面的所有皇帝,唐朝李治之后是那一个皇帝?
唐朝李治之后是那一个皇帝?
唐高宗李治死后,由其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继位,封号唐中宗,改年号为嗣圣。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
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扩展资料:
李治之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治介绍: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
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治
李治之后谁当皇帝
唐高宗李治死后,由其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继位,封号唐中宗,改年号为嗣圣。
扩展资料: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
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李显
李治后面谁是皇帝
李治之后李显当皇帝.
李显 (又名李哲) 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 李旦 在位:684——690(6年)710——712(2年) 武曌 (则天) 在位:690——705(15年) 请采纳~唐朝李治之后的皇帝是谁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唐中宗恢复唐朝,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李治是哪个皇帝的儿子,后面又是谁当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他儿子唐中宗李显···然后是李旦···再然后武则天···再然后又是李显···再然后还是李旦···
历史上,李治当了多少年皇帝?
李治当了34年皇帝(公元649-公元683)年在位。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贞观二十三年继承大统,是为唐朝建国之后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二十二岁成为一国之君,五十六岁寿终正寝,总共在位三十四年。
这三十四年间,他先后经历了改立皇后、处死公主、驱逐外戚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励精图治终与天后武则天一同开创了盛世大唐的后贞观时代。
扩展资料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继被废而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
显庆二年(657年),高宗颁布《建东都诏》,改洛阳宫为东都,实行两京制。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百济(660年)、高句丽(668年),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李治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至龙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在李治登基后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略可汗。永徽六年(655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略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
至显庆二年(657年),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李治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治
李治下一代皇帝是谁?
武则天,她是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李治死后她把持朝政,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后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公元690年废睿宗称帝,改国号为周。所以,如果你问是在位的皇帝,那就是李显,而实际掌控朝政的是武则天。望采纳。
唐高宗李治当了多少年皇帝啊?
35年,公元649-683年在位。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
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享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扩展资料:
唐高宗武后帝后争锋
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则天乘机插手政治,开始参与国家大事。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于是,她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
李治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武后向李治申诉辩解,事情遂作罢,但是协助李治拟诏的上官仪则遭族诛。这件事情过后,李治再也无由压制武后。
显庆末年,李治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后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氏并称二圣。武则天为了取得政权,还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
上元元年(674年),朝廷下诏尊皇帝为天皇,皇后为天后。当时天后虽是掌握实权,但仍居于后台地位。她向高宗提出建言十二事:劝农桑,薄赋徭;给复三辅地;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南北中尚禁浮巧;省功费力役;广言路;杜谗口;王公以降皆习《老子》;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高宗曾下诏实行。至于实行的效果如何,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尚难作出确切的说明。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武则天懂得文史,才能出众,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从东都紫微城出发,前往泰山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谏道:“陛下怎么能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因而暂时停议。武后得知后,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
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议处理,但李治仍掌握实权,在他执政年间,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武后的政敌及家属拜相,王废后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拟定《内训》和《外戚诫》压制武家人兴风作浪,武后对此皆无可奈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高宗
皇帝(411)唐朝(129)相关文章
- 明朝历史皇帝排名顺序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入关
- 唐高中李治下面一个皇帝是谁 唐朝李治之后的皇帝是谁
-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 唐哀帝是大唐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唐朝傀儡皇帝李}
- 球迷皇帝 罗西 唐朝皇帝多是超级球迷 唐僖宗以球技决定官员任命
-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东西两晋历史上多少年
- 明朝多少个皇帝,一共多少年 明朝各个皇帝在位时间及年限,明朝所有皇帝年号还有在位时间表
- 明朝历史皇帝排名顺序 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哪位皇帝?
- 明朝哪个皇帝差点被宫女杀死 这位差点没活下来的皇帝,是怎么给明朝续命的?
- 明朝多少个皇帝,一共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多少个皇帝
- 明朝皇帝在位时间表 皇帝的工资有多高?皇帝一个月的工资折合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