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飞大战关羽 揭秘:為什麼曹操大戰馬超時,東吳和劉備沒有趁機打許昌奪漢獻帝
揭秘:為什麼曹操大戰馬超時,東吳和劉備沒有趁機打許昌奪漢獻帝 解密三國牆頭草東吳:背叛盟友、背刺關羽,那孫權坑過曹魏嗎劉備壓根兒沒實力,孫權內憂外患沒功夫沒道路,曹老闆赤壁損失並不大,撤退時部署得當(

揭秘:為什麼曹操大戰馬超時,東吳和劉備沒有趁機打許昌奪漢獻帝
解密三國牆頭草東吳:背叛盟友、背刺關羽,那孫權坑過曹魏嗎劉備壓根兒沒實力,孫權內憂外患沒功夫沒道路,曹老闆赤壁損失並不大,撤退時部署得當(特別是對孫權)
先說劉備一方。
曹操大戰馬超,大概在211年下半年-212年上半年。注意,是曹操大戰馬超。孟起和曹魏集團對陣過兩次,第一次曹老闆親自領軍,史料也比較充足。
第二次鮮為人知,在214年。曹魏方面的主將是夏侯淵,就是那個被黃忠搞掉的,那次是夏侯淵一生最輝煌的時刻,輕兵精騎,千里奔襲。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為了徹底掃平西涼諸軍和叛亂諸羌,護軍將軍夏侯淵與張郃、張既等率領三、四萬精銳曹軍出陳倉、破馬超、過略陽、戰興國、斬韓遂、降高平屠各,進而,圍枹罕擒「河首平漢王」宋建,又派張郃「平河關,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諸羌盡降,隴右全部平定。
此次出戰夏侯淵所督諸軍狂飆猛進、追亡逐北,全部時間不足十個月,行程達到1500多公里,大型戰鬥三次,破敵十餘萬,解決了關中、隴右反叛勢力的威脅,並且多次出現後漢三國不多見的「輕兵步騎,拋棄輜重」的突襲戰法,而且收效很大。
曹操曾明令嘉獎曰:「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夏侯淵拜征西將軍。
第一次,也就是211年。211年劉備在幹啥呢?
他剛剛借到了南郡,還沒捂熱呢。
210年,雄姿英發的周公瑾死了,魯肅接任,勸孫權把周瑜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南郡江陵借給劉備。江陵是入蜀的必經之路,對於劉大耳意義重大。
赤壁之戰後,曹孫劉三家瓜分荊州,荊州一般算七個郡,曹魏控制了南郡和襄陽,大耳賊擁有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剩下的在孫權手裡,主要是江夏。
南郡特別是江陵,是荊州的行政中心,和進入西川的必經之路,赤壁之戰後周瑜進攻了一年多才拿下來(還受了傷)。
魯肅勸孫權把南郡交給劉備,對於大耳賊來說意義極其重大,這時候正美著呢,哪有空對付什麼曹操?他正想著把荊州捂熱了,然後按照隆中對的計劃拿下西川,曹操?他是誰?
事實上魯肅這一舉動影響深遠。南郡,特別是江陵,對於東吳來說同樣意義重大。它掐住了東吳賴以生存的長江防線,在劉備集團十分弱小時,這並不算啥。但當劉備同時擁有西川,漢中,荊州時,這就太危險了,可以順江而下攻打東吳。中國歷史上出現南北對峙時,北方集團在四川的成功就意味著南方滅亡的開始(南宋,隋唐)。所以孫權集團日後偷襲荊州是必然的。
回頭繼續說孫權。孫權集團此時同樣內憂外患。他的問題在於,內部叛亂一堆,根本原因是孫家是外來人口,還不是士族,不被人接受,孫策就是死於本地士族的暗殺。
你孫權想進攻,總得有主帥吧,前一年,周瑜死了。這對於東吳集團而言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損失,公瑾是東吳不多的能單獨領軍的鷹派人物,生前曾經計劃拿下南郡後攻打四川,他死後,接班人魯肅沒有單獨領軍打大規模進攻戰役的能力,還把南郡借給了劉備。
赤壁之戰後,東吳進攻曹魏有兩條路,一條是攻打南郡,襄陽,直奔許都,另一條是取道合肥,攻打徐州。此時南郡已歸劉備,此路不通。那麼只能取道合肥了。當然了,這一條路三年後孫權是走過的,結果嘛,榮膺「孫十萬」光榮稱號,留下了一生的後遺症。
所以別站在劉備的角度為他可惜了,三國時期天下最風雲變幻的一年在219年。如果有上帝視角的話,那一年是曹魏最有可能失敗的一年,而命運的扳機在孫權手裡。可惜,他開了這一槍,但不是對曹操。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