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多少是小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竈日,又稱小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竈日,又稱小年
導讀: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竈日,又稱小年。民俗專家表示,“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爲謝竈、祭竈節、竈王節、祭竈。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爲小年,正月十五爲大年),在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爲臘月二十二。“其實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由於每家都有爐竈,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竈神(司命竈君、竈君、竈王爺、竈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爲,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竈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竈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爲。祭竈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竈神上天的節日。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