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爱新觉罗·奕誴 爱新觉罗·溥伟,

火烧 2022-10-08 14:19:28 1078
爱新觉罗·溥伟, 这个世界上还有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吗?这个世界上还有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当今满清皇室后裔有的对皇族后裔的身份避而不谈,例如大书法家启功,也有的人对皇族后裔的身份为荣,例如女画家爱新觉罗·毓

爱新觉罗·溥伟,  

这个世界上还有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吗?

这个世界上还有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当今满清皇室后裔有的对皇族后裔的身份避而不谈,例如大书法家启功,也有的人对皇族后裔的身份为荣,例如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崌。

爱新觉罗·紫薇:是惇勤亲王奕誴的第4代孙女,惇勤亲王是道光皇帝第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因此她算是血统纯正的皇族宗室。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1947年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

爱新觉罗·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

爱新觉罗·奕誴 爱新觉罗·溥伟,

爱新觉罗·溥聪: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台湾省台南市人,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新闻学博士。其“本名爱新觉罗·溥聪,族系隶属满洲镶黄旗,金溥聪家族是努尔哈赤的远亲,也是皇族。

爱新觉罗·启星:1983年12月2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女演员,爱新觉罗·启星的曾祖父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嫡堂兄,所以爱新觉罗·启星有着四分之一的清朝皇族的血脉 。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氏的历史变迁: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

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王妃皇后,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与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

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

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

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

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由于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百度百科

最后一位封建统治者溥仪,他的同辈兄弟都叫什么?

爱新觉罗·溥伟、爱新觉罗·溥静、爱新觉罗·溥任、爱新觉罗·溥佳、爱新觉罗·溥杰。

1、爱新觉罗·溥伟

爱新觉罗·溥伟(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别称锡晋斋主,清末宗室,道光帝旻宁曾孙,恭亲王奕欣之孙,贝勒载滢之子。

溥伟于1880年(光绪六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承袭王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东山再起,遭到溥伟和良弼的坚决反对,并组织宗社党,企图阻止南北和谈。

清朝灭亡后,溥伟勾结日本人,意图恢复清朝统治,并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不久又移居大连。九一八事变之后,为诱使溥仪与日本人合作,日本人别有用心的安排溥伟在沈阳祭陵。

溥仪见状决定和日本人合作。从此,溥仪对溥伟心存戒虑,未给溥伟一官半职,连零钱也不肯接济,1936年,溥伟卒于新华旅社,时年五十六岁。

2、爱新觉罗·溥静

爱新觉罗·溥静(1849—1900),爱新觉罗·载敦第一子,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袭怡亲王,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薨,后以罪革爵。

3、爱新觉罗·溥任

爱新觉罗·溥任(1918年9月—2015年4月10日),又名金友之,满族,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异母弟,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

溥任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母亲是载沣的侧福晋邓佳氏。1947年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曾任政协北京市第七、八、九届委员。

退休后致力于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还整理了其父载沣的《使德日记》等。

2015年4月10日下午三点五十六分去世,享年96岁。

4、爱新觉罗·溥佳

爱新觉罗·溥佳(1908年-1949年),爱新觉罗·载涛长子,溥仪的堂弟。

幼年曾在皇宫陪伴溥仪习英文,经常出入宫禁。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溥仪被逐出宫,软禁北府,他亦在其中,是溥仪出宫后直至后来遁入日本使馆这段生活的目击者。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工作。他写有《清宫回忆》一文。

5、爱新觉罗·溥杰

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誉格,字俊之,号秉藩,满族,清朝宗室,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溥杰生于北京醇亲王府,是家中的次男,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幼兰。

溥杰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伟

爱新觉罗作为大清的皇族,在现代还有人姓这个姓氏吗?

首先这个问题是对满族的姓氏认识上有误曲。满族的所谓“老姓”和汉族的姓不是一个概念,满族的老姓称为“哈拉”实际是指一个氏族的名称,而不是某一家人的姓。当一个氏族随着时间发展人口增多后会出现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往往从母体氏族中分离出去自己单过,这样分离出来的氏族被称为“木昆”其名称会在原来“哈拉”的名称上发生变化。比如,原氏族哈拉是“瓜尔佳”从它分化出来的木昆就变为“苏完瓜尔佳”“长白瓜尔佳”“乌苏瓜尔佳”等等,这是满族的“出户”风俗。但,无论是哈拉,还是木昆,其名称都是专指氏族的,作为个人一般不使用,除非你要自报家门。如果对方问“尊姓大名?”满族人会直接说自己的名子,而不说老姓。只有对方问“你是哪个家族的?”满族人才会说我是“我是爱新觉罗....;我是纽古录...;我是索卓罗....,等等”。满族皇室后代有时会在名前把家族名称写上,比如:爱新觉罗.XX;完颜.XX,这两个家族是例外,因为祖上是皇族,使用老姓是一种炫耀。当然也有比较谦虚的,象启功先生就从来不使用爱新觉罗,而只使用自己的名字。对于普通满族人来说基本都不会随便使用自己家族的名称,以我家为例,祖父,叔祖父,父亲都从来不把自己家的老姓用到任何证件上,我现在20多岁了也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只有在过年给祖先上香时候才提到自己的老姓。我的同胞也都是这样,没有一个在个人名前使用老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那个习惯。你问的叶赫那拉 赫舍里氏 郭络罗这样的姓还有没有?跟你说,当然有,但就是不对外使用,所以你几乎一个也见不到。不单现代见不到,即使在清朝你也见不到,你可以看看清朝一些满族人的名字:费英东,敖拜,巴海,何绅,福康安,明瑞,布尔塞,荣禄....”有一个带姓的么?如果不查资料你能知道他们姓什么吗?

如果按汉族姓氏的概念,父传子,子传孙,这样永远不变的血缘符号,那么可以说满族人都是没有姓的,只有名字和家族称号。 满族今天大多都有单字的汉姓,这种姓被称为“代姓”或也称“假姓”。最初是在清代为了与汉族交往方便而使用的。但这种姓通常不固定,一个家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代姓,比如乌拉那拉家族的代姓就有:那、纳、陈、江、赵、弘、扈、茂...等等,而且过几代人就会换成别的姓。有的家族换姓很频繁,比如章佳家族就有章车两姓调换的习惯,头一代人姓章,第二代人就姓车,第三代人再姓章,第四代人又姓车,如此世代循环。 南方一些满族人的假姓是被迫起的,因为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满族人遭到迫害,尤其是辛亥革命期间广州,杭州,西安,荆州四个城市的满族人遭到革命党极端派的屠杀,尤其是西安满城两万人活下来的不到300人。后来在60年代文ge期间很多满族人又一次遭到迫害。所以为了避祸,很多满族人把家谱烧了,老姓改了,甚至有的连民族都改成汉族。其实今天很多满族人家还保留有家谱,但老一代人鉴于历史教训,严禁外传,甚至不告诉子孙,只有等到临终时才肯把家谱交到子孙手里。这也是今天你无法见到那种满语老姓的原因。

还有清朝皇帝的后人吗

溥仪有三个弟弟,七个妹妹,分别如下:

二弟 溥杰(1907年—1994年),字“俊之”。娶嵯峨浩,生两女,享年88岁。 大妹 韫媖(1909年—1925年),嫁郭布罗·润良,无子女,享年17岁。 二妹 韫和(1911年—2001年),改名“金欣如”;嫁郑广元,生一子三女,享年91岁。 三妹 韫颖(1913年—1992年),改名“金蕊秀”;嫁郭布罗·润麒,生两子一女,享年80岁。 四妹 韫娴(1914年—2003年),改名“金韫娴”;嫁赵琪璠,生一对子女,享年90岁。 三弟 溥倛(1915年—1918年),四岁夭折。 五妹 韫馨(1917年—1998年),改名“金蕊洁”;嫁万嘉熙,生三子一女,享年82岁。 四弟 溥任(1918年—),字“友之”,改名“金友之”;娶金瑜庭,生三子两女,现年92岁。 六妹 韫娱(1919年—1982年),字“芯多”,改名“溥韫娱”;嫁王爱兰,生一子四女,享年64岁。 七妹 韫欢(1921年—2005年),字“芯笑”,改名“金志坚”;嫁乔宏治,生两子一女,享年85岁。 堂兄弟 爱新觉罗·溥聪〔金溥聪〕(1956年—),台湾知名政治人物、学者,马英九重要之幕僚,溥仪的堂弟之一,现年54岁。 爱新觉罗·溥儁,光绪大阿哥。 爱新觉罗·溥侗,民国四公子之一。 爱新觉罗·溥佐,书画家。 爱新觉罗·溥伟,清末恭亲王,溥仪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 爱新觉罗·溥儒,书画家。 爱新觉罗·溥伒,书画家,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 爱新觉罗·善耆,清末肃亲王,川岛芳子之父。

爱新觉罗·载澄怎么死的?

是病死的。

奕䜣有四个儿子,老大载澄,老二载滢,老三载浚,老四载潢,各个吃喝嫖赌兼抽大烟。老大载澄不务正业,不仅自己出去寻欢作乐,还带着年幼的皇帝载淳一起出去,导致载淳染上花柳病不治而亡。

后来载澄也染上了性病,不能生育,不久就去世了。死后过继载滢的儿子溥伟为子。载澄是恭亲王奕䜣的长子,有继承家业和王位的资格,奕䜣死后,溥伟就成了第二任恭亲王。

扩展资料:

载澄的恶行

载澄劣迹斑斑,做父亲的奕却拿他没有一点办法,最终落到父子情义断绝的地步。历史记载,载澄有病,奕澄不忧反喜,竟日盼其死,虽延医吃药,不过掩人耳目。日久病重,家里人报告奕澄,说:“姑念父子一场,还是看他一眼。”

奕走入载澄卧室,见他侧身而卧,气如游丝。浑身黑皱绸衣裤,上用白丝线绣满蜘蛛。奕不看则已,一看大怒,呵道:“就这一身匪衣,也该早死了!”

说罢,掉头而去。载澄很快气绝身亡。载澄人品顽劣,经常出没于声色犬马之地,见多识广,常把外间的奇闻趣事绘声绘色地讲给载淳听。

六月北京火热天气,爱游玩的男女都到什刹海去游玩。这什刹海地方,十分空旷,四面荷荡,满海开著红白莲花。沿海都设著茶店子,又搭著茶棚。有许多姑娘,在茶棚里打鼓唱书。

载淳亲政后,禁不住诱惑,仍常与载澄微服出宫,与他到娼楼酒馆宵游夜宴,寻花问柳,最终身染疾病,不治而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澄

现在爱新觉罗的后代都在哪里啊?

都在如你我一样生活着,也为房子贵,孩子学习不用心发愁,中国队进球也欢呼雀跃,美国加我们关税也气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