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嘉靖年间严嵩 嚴嵩八十歲時,為嘉靖嘗葯吐血,為什麼還被稱為奸臣?

火烧 2021-08-20 09:49:51 1053
嚴嵩八十歲時,為嘉靖嘗葯吐血,為什麼還被稱為奸臣? 其實《大明王朝1566》裡面,把嚴嵩和嘉靖的關係說得清清楚楚。「大明朝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那就是嘉靖;只有一個人能擋風遮雨,那就是嚴嵩」。我們發現

嚴嵩八十歲時,為嘉靖嘗葯吐血,為什麼還被稱為奸臣?  

嘉靖年间严嵩 嚴嵩八十歲時,為嘉靖嘗葯吐血,為什麼還被稱為奸臣?
其實《大明王朝1566》裡面,把嚴嵩和嘉靖的關係說得清清楚楚。「大明朝只有一個人能呼風喚雨,那就是嘉靖;只有一個人能擋風遮雨,那就是嚴嵩」。
我們發現在嚴嵩以前,整個大明的內閣,從三楊開始到夏言,首輔的脾氣一般都不會很好,甚至都有一副以天下為己任的那種心態,動不動喜歡去教育那些不懂事兒的小皇帝們。
即便張璁靠「大禮議」上的台,也是力主改革、整頓吏治、改革宦權、清勛戚莊田。那會兒嘉靖視滿朝都是自己的敵人,張璁之所以結局尚佳,皆因為他在為父母爭名分這事上,支持嘉靖。張璁也是嘉靖最終翻盤的重要利器。不過張璁因為幫了嘉靖,最終兩度成為首輔,但嚇得都不敢從文華門過,怕被百官揍死。
嚴嵩也曾經是一個耿直青年,正德年間,也反對過劉瑾專權,為此辭官。後來複官後,也曾反對過嘉靖認爹,不過經歷了10餘年的宦海浮沉後,終於想通了,嚴嵩盡改前說,並且「條劃禮儀甚備」,自己要做權力的一條狗。
夏言受寵時,他巴結自己的老鄉夏言。夏言拿著當自己人,結果嚴嵩為了首輔的位置,對夏言直接就下死手,聯合陸炳,使得夏言成為了大明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砍頭的內閣首輔。
夏言的被殺徹底打破了內閣從組建以來的一個遊戲規則——不殺文官。而促成這件事情的恰恰正是嚴嵩。
自從嘉靖上台後,無數的言官因為諫言被打死,但是此前並沒有殺過內閣閣員,而這一次恰恰殺的是首輔。嘉靖開了一個壞頭,這直接導致了後來文官集團的無恥化,也導致了後來文官集團和閹宦集團之間的鬥爭,往往變得異常慘烈。
遊戲規則的改變,也導致了嚴嵩沒有退路,他只能選擇全心全意,匍匐在嘉靖的腳下,替嘉靖做一隻「白手套」。
明朝其他的皇帝面對強大的文官集團,選擇扶植閹宦,與之對抗。僅嘉靖不需要太監,這是因為他把內閣首輔,變成了自己的白手套。
這就使得文官集團普遍兼具了閹宦的性格,變得無恥起來,無論後來的徐階、張居正、張思維、申時行、葉向高等等,在獲得權利之前,都匍匐在前任首輔的膝下,隱忍不發。
徐階為了上位,甚至將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家;嚴嵩過生日,徐階在家磕頭給嚴嵩拜壽,虔誠之心,讓人嘆為觀止。但抓住機會之後反手一擊,徹底將嚴世蕃置於死地,80多歲的嚴嵩失去了嚴世蕃,就像老虎沒了爪子和牙齒,也就徹底廢了。
高拱是一個另類,但也正是高拱老年憤青的性格,才最終見證了這些文官集團是如何一步步墮落的。
張居正曾經匍匐在高拱膝下,結果王大臣一案,甚至自己親自上馬,將高拱趕回來家;張四維也是如此,張居正在的時候比孫子還孫子,張居正一死 ,對張居正下手最狠的便是張四維。
文官集團為了獲得權力,徹底喪失了氣節。這是因為從嘉靖朝開始,大明內閣的舞台上,已經沒有了退出機制。上了這個舞台,就註定了凄慘的結局。
而作為首代目,嚴嵩80多歲還要親自為嘉靖嘗葯吐血,就不奇怪了,別說是讓他嘗葯,就像勾踐當年嘗夫差大便,嚴嵩也絕對不會眨一眨眼。
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告誡裕王,「沒有誰是真正的賢臣,賢與不賢也由不得他們,賢時便用,不賢便黜」。這才是嚴嵩真正的定位。
——炒米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