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亲昵的理解 親昵「愛人」夜夜廝守

火烧 2021-08-21 23:28:50 1048
親昵「愛人」夜夜廝守 彩色釉陶虎形枕白釉閣樓人物枕青花花蝴蝴蝶蝶枕枕枕頭是什麼?文學家說,枕頭是親昵的愛人,與你夜夜廝守;生物學家說,枕頭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承托你的生理弧度;歷史學家說,枕頭是時代的藝
亲昵的理解 親昵「愛人」夜夜廝守

親昵「愛人」夜夜廝守  

彩色釉陶虎形枕

白釉閣樓人物枕

青花花蝴蝴蝶蝶枕枕

枕頭是什麼?文學家說,枕頭是親昵的愛人,與你夜夜廝守;生物學家說,枕頭是人類進化的產物,承托你的生理弧度;歷史學家說,枕頭是時代的藝術品,記載社會和生活的變遷。可見,枕頭與人類的關係源遠流長。

傳說:曹操為枕頭命名

「枕頭」一詞據傳說為三國時期的曹操所創。話說一天夜裡,曹操在中軍帳中挑燈夜讀,到三更時分犯困,身旁的書童請其上床休息,可床上的幾本木匣兵書一時也沒地方存放,書童就將其平擺在床的一頭。曹操太困,稀裡糊塗地便將頭枕在木匣上睡著了,而且睡得十分香甜。書童見此情況便依兵書木匣的形狀,用柔軟的材料製作出了一種墊頭用具呈給曹操,曹操問此物何名,書童回答說是墊頭的臥具,曹操便將此命名為枕頭。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寫道:「枕,臥所薦首者。從木。」從字形字義分析,最早的枕頭應該是木制的,而現在能看到的最早枕頭實物也是戰國的木枕。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漢代以前,雖有銅枕、玉枕,但枕頭多為竹、木所制;直到西漢才出現了漆枕和絲

織枕頭,甚至用天然香草做枕芯的枕頭;到了唐宋時期,瓷枕最為盛行;明清以後,紡織印染業發達,枕頭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枕頭的分類五花八門。古人曾將枕頭區分為冬枕、夏枕或軟枕、硬枕,這一分類非常符合養生之道:人們夏天喜歡使用涼爽的枕頭,冬天則追求溫暖;以織物填充香料或植物為軟枕,竹木玉類制成的枕頭則為硬枕。為了強身健體,在睡眠時達到治病的目的,古人還在枕內放入藥物,稱為「藥枕」。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作枕頭,至老明目。」民間有多種多樣的枕頭,大都以清火、去熱為目的。

功用:枕頭實為枕「頸」

睡覺離不開枕頭,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需要枕頭呢?可能你會說,沒枕頭睡覺不舒服。「不舒服」這三個字裡面就有很多道理可講了。現代人習慣睡軟綿綿的枕頭,很難想像頭枕在石頭、木塊上硬邦邦的怎麼入眠。漢末詩人劉熙的《釋名》中有雲:「枕,檢也,所以檢項也」,意思是枕頭是用來枕墊和約束頸項的,是保持頸椎健康的良方。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人的頸椎和脊柱從正面看是一條直線,但從側面看有四個生理彎曲,如果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枕頭最重要的作用,是幫人體在睡眠時維持頸椎的正常弧度。古代的枕頭較硬,可以對頸椎提供很好的支撐力,窄小的接觸面和弧度的設計,就是為了貼合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但由於舒適度太低,漸漸就被淘汰了。

瓷枕:爽身怡神特色鮮明

在紡織品普及之前,大陸的枕頭多是硬枕。除了竹木枕頭,瓷枕在大陸歷史上非常有名,是大陸特有的一種枕頭,如今瓷枕甚至成了收藏的一個門類。瓷枕最早燒制、使用於何時,目前尚沒有明確可查的記載。唐代大陸青瓷製作技藝相當成熟,隨著青瓷器皿走進千家萬戶,瓷枕也因清涼沁膚、爽身怡神成為人們喜愛的床上枕具。

古代瓷枕造型大致可分幾何形枕和象形枕兩大類。幾何形枕是最古老的枕形,一般都以泥胎捏成各種類型不同的枕面、枕底、枕牆,然後黏合起來,成為一個中空的匣子,故又稱箱型枕。其外形呈各種不同的幾何形狀,如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多邊形、束腰形、如意形、葉形等。

象生枕是古代瓷枕中藝術性最強的品種,枕形仿照人、獸、家具或建築物等造型,借以表達驅邪避諱、祈求太平吉祥的美好意願。

渤海早報記者王姝雅

本文來源:渤海早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