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雍正王朝 康熙 雍正王朝最厉害的人物,用三个计策帮雍正继位,还用一计成功保命
雍正王朝最厉害的人物,用三个计策帮雍正继位,还用一计成功保命 每一个帝王在夺取政权的背后必然少不了一个羽扇纶巾,气度不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军师,军师的谋略实质上也决定了整体历史的走向,如三国诸葛亮,

雍正王朝最厉害的人物,用三个计策帮雍正继位,还用一计成功保命
每一个帝王在夺取政权的背后必然少不了一个羽扇纶巾,气度不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军师,军师的谋略实质上也决定了整体历史的走向,如三国诸葛亮,春秋范蠡,汉代张良,明朝刘伯温,此皆为一等一的贤才,足智多谋,能分析利弊,帮助自己的君主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在雍正王朝中,也有一位如诸葛亮般的人物,那就是被雍正一直以「 ”邬先生”称呼的邬思道,留着八字胡,拄着拐棍,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看起来就是一个糟老头,但是人不可貌相,邬思道就算足不出户也能洞察天下事,运筹帷幄,也是雍正夺嫡的杀手锏,他在期间曾经用了三个计策帮助雍正继位,最后还用了一计成功让自己保住性命。 第一个计策,邬思道向雍正提出了「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道家思想,雍正自小就勤学苦练,读书万卷,他的内心也渴望得到父皇康熙的垂爱,特别是康熙把太子废了之后,八皇子胤祀到处结党拉票,他更是忐忑不安,便请来了邬思道来解说一二。 雍正说:「 ”邬先生,你说我该如何是好,如今我的兄弟都在拉帮结派,我又该何去何从呢?”邬思道斟酌了半杯茶水,慢悠悠地说道:「 ”我且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老富翁,他也有很多个儿子,年纪大了便想着要找个能当大任的继承自己的家产,当时几个大儿子为此也争执不下,纷纷表示继承权应该归为自己,只有小儿子,不争不抢,默默无闻地帮助父亲打理杂事,如此,老富翁最终把这个继承权交给了小儿子。而殿下此时应当做的,就是隔岸观火,你只需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即可。” 雍正一听,深感有理,于是便不作任何表示,甚至在康熙下令立太子之事上,他建议立废太子,意图让八皇兄的人与废太子的人互相争斗,可谓是一招妙计啊! 第二个计策,邬思道建议雍正举荐十四阿哥胤禔为西北大将军王,奉命前往西北平叛,邬思道估摸着康熙心目中的最佳人选也是十四阿哥,因而跟雍正说,倒不如顺了康熙的意思,让十四阿哥上阵,再想个法子让康熙身边的重臣年羹尧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年总督控制西北大军的粮草,如此一来,总有办法让一个总督归顺自己,到时机成熟了,拿下政权倒也不是一件难事了。邬思道告诫雍正:「 ”凡事考虑,不在当前,钓大鱼要把线放长远,如此可一网打尽。”真是妙不可言。 第三个计策,邬思道知道八皇子胤祀急于求成,迫切想要扳倒自己的大哥大皇子,于是便死脑筋地去追根究底,但是一般来说,太子犯了错,哪怕是皇帝知道有错,也不敢过于追究,毕竟有损皇室颜面。 偏偏八皇子不听劝,铁了一条心要把这件事情查清楚,邬思道便建议雍正来了一招借刀杀人,拉拢朝中对八阿哥有意见的人,煽动其陷害八阿哥,果然不久,八阿哥身陷囹圄,如此也让康熙对这位一直厚爱的儿子大为失望,如此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每一招都精准且巧妙,不露声色。 最后,当雍正成功铲除障碍,登基的那天,邬思道突然说自己身体不适,选择了告老还乡,狡兔死走狗烹,邬思道深知自己如今再待在雍正的身边,只会造成一定的威胁,最后的下场必定是命丧黄泉,因而选择全身而退,也是一计良策! 参考资料:《雍正王朝》、《清史稿》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