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20世纪还有哪些发明 上世紀30年代,德國人發明了第一台計算機,可惜鮮為人知!
上世紀30年代,德國人發明了第一台計算機,可惜鮮為人知! 「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十有八九之人都會認為美國。1946年,美國人摩徹利和埃卡特基製造的「世界第一台計算機」,這台
上世紀30年代,德國人發明了第一台計算機,可惜鮮為人知!

「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十有八九之人都會認為美國。1946年,美國人摩徹利和埃卡特基製造的「世界第一台計算機」,這台計算機叫「埃尼亞克」——一個佔地170平米、重30噸、174千瓦的龐然大物,還不如今天的一些高級袖珍計算器,但它的計算速度卻是手工的20萬倍。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美國人發明的這台計算機,其實並非世界第一,只能算世界第三,在此之前,還有兩個國家率先發明了計算機。
世界第二台計算機
當美國人宣傳發明世界第一台計算機時,英國人卻不樂意了。
1940年,為破譯德國密碼,英國研製出了大型電子運算裝置「巨人」機。儘管「巨人」只是計算機的雛形,但的確是一台計算機,在二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1940年,英國通過「巨人」機算,破析德軍密碼,獲悉德國空軍將空襲重要工業城市考文垂。為保守「巨人」機的秘密,丘吉爾斷然決定不疏散考文垂居民,結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然而,讓英國耿耿於懷的不僅只是名聲,還有更重要的應用計算機。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不同,英國沒能抓住由計算機引發的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機遇,而美國抓住了。
世界第一台計算機
英國人耿耿於懷時,其實還有更鬱悶的人,這就是德國人康拉德·楚澤。
康拉德·楚澤是一位德國工程師,在柏林工業大學專業是土木工程建築,但就是這位與計算機不搭邊的「外行」,卻製造出了世界第一台計算機。
1935年,康拉德·楚澤獲得了土木工程學士學位,進入了柏林一家飛機製造廠,主要任務恰好是他最撓頭的飛機強度分析,繁瑣枯燥的計算成了他的工作,而輔助工具只有計算尺可用。於是,康拉德·楚澤產生了製造計算機的念頭,為此工作數月之後辭職回家研究。
在父母朋友的贊助之下,經過2年時間的摸索,1938年康拉德·楚澤竟然真的完成了一台可編程數字計算機Z—1,採用了二進位數,可以完成3×3矩陣運算過程。
但康拉德·楚澤花光了僅有的幾千馬克,還是無法買到更合適的零件,所以Z—1實際上只是一台實驗模型,一直沒能投入使用。
1939年,在朋友的資助下,康拉德·楚澤組裝了第二台電磁式計算機Z—2,這是一台可以正常工作的計算機。這台計算機引起了德國飛機實驗研究所的注意,隨後贊助一筆讓他繼續改進。
1941年,康拉德·楚澤組裝了第二台電磁式計算機Z—3,計算能力有了飛躍進步,能達到每秒3~4次加法的運算速度。1942年,康拉德·楚澤編寫了世界上第一個下國際象棋的計算機程序。
1944年,盟軍空襲柏林,炸毀了工作三年的Z—3,但在1945年康拉德·楚澤又組裝了更先進的Z—4,存儲器單元也從64位擴展到1024位。甚至,為了讓計算機效率更高,他還設計了一種編程語言Plankalkuel。
因為擔心盟軍空襲,康拉德·楚澤把Z—4帶到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區欣特斯泰因小鎮,在此繼續自己的發明研究。
1945年,盟軍攻入欣特斯泰因小鎮,聲稱在一個糧倉地窖里發現了德國研製的先進計算機。兩名英國情報官員匆匆而來,仔細研究之後認為,充其量是某個印刷廠遺棄的排字機:「德軍再傻,也不會把這麼重要的設備放在交通極為不便的山區。」
明珠蒙塵,世界第一台計算機榮譽暫時告別康拉德·楚澤。
1949年,楚澤把他的Z-4計算機安裝在瑞士蘇黎士技術學院,並且一直穩定地運行到1958年。直到上世紀60年代,又隨著德國精密的機床技術在世界聞名以後,美、英計算機界才慢慢的有人相信,那台貌不驚人的機器,的確是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而且還是更先進的程序控制的數字計算機,比美國、英國的同類發明要早10餘年。
上世紀60年代之後,康拉德·楚澤創辦了「楚澤計算機公司」,發展為數千員工的企業,銷售了近300台各類計算機。1966年,他的公司被西門子公司收購,楚澤擔任了西門子公司的顧問,1995年康拉德·楚澤去世,享年87歲。
在我們印象之中,為何總是美國人發明了世界第一台計算機?原因很簡單,二戰之後,德國並不是很受美國人的待見,所以即便計算機業內基本認可康拉德·楚澤,但美國媒體界一直都是將摩徹利和埃卡特基認定為計算機的發明者。
甚至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媒體和大眾憤憤不平,堅持認為計算機之父必須是美國人,絕對不是什麼德國人。直到1975年六月,美國權威的《科學》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康拉德·楚澤的照片,才算蓋棺定論。但即便有權威機構證實,至今不少美國人還是堅定認為美國人發明了第一台計算機。
參考資料:《康拉德·楚澤:最先採用程序控制的數字計算機》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