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重庆大学都有哪些 重庆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12-14 22:36:43 1075
重庆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重庆大学(Cho gqi g U iver ity),简称重大(CQU),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重大早在民

重庆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简称重大(CQU),位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重大早在民国时期就是中国最杰出的国立大学之一,建国后以“建筑老八校”闻名。现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入选“2011计画”、“111计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1929年刘湘创办重庆大学;1935年批准为省立大学;抗战期间和西迁的中央大学合作办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成为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后,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经管、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截至2018年9月,重庆大学设36个学院,本科专业96个,覆蓋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在校生4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9000余人,本科生25000余人,留学生18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200余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近160万平方米。

重庆大学都有哪些 重庆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5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官网::cqu.edu中文名:重庆大学外文名:Chongqing University简称:重大(CQU)创办时间:1929年10月12日类别:公立大学类型:综合类属性: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教育部直属高校
卓越大学联盟
全国重点大学现任领导:张宗益专职院士:7人本科专业:9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
二级学科19个院系设定: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文理学部、工程学部、信息学部、医学院等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校歌:重庆大学校歌校庆日:10月12日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院校代码:10611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66项(2011年-2018年9月)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4年)知名校友:李四光,马寅初,吴冠中,任正非,阎肃,李晓红,张国立,唐艺昕发展定位:世界一流大学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历史沿革,革命时期,人民共和国时期,三校合并至今,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院系设定,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对外合作,学术研究,科研成果,科研机构,学术资源,校园文化,学校标识,文化传统,学校荣誉,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校长,著名校友,校园环境,校区设定,校园景点,

历史沿革

革命时期

重庆大学 1925年8月31日,《申报》上海版以极小篇幅刊载李揆安等筹备成立重庆大学的愿望。 1926年,“全川善后大会”通过成渝新建大学定案,确立在成渝两地兴建成都大学和重庆大学。 1928年,成都大学设立成功后,一批川东籍教师由成都返回重庆筹划在重庆设立一所大学,随后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寻求当时主政四川军阀刘湘获取支持。刘湘同意后,确定以猪肉捐的形式募集学校经费。 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首期预科两个班级在菜园坝杨佳花园举行开学仪式,宣告重庆大学成立。同时并选举刘湘为重庆大学首任校长,并选定沙坪坝为重庆大学永久校址。发布《重庆大学成立宣言》: (节选)人类之文野,国家之理乱,悉以人才为其主要之因。必人才日出,然后事业日新,然后生机永畅。世界所以进化无疆,国家所以长存不敝,胥赖于此。 1933年,重庆大学由菜园坝迁入现今地址重庆沙坪坝,并建立第一栋教学楼即理学院楼。 1934年3月13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到沙坪坝视察重庆大学后赞叹学校“颇有蒸蒸日上之势”。 四川省立重庆大学 1935年,重庆大学已开设文、理、农三所学院,并正式更名为省立重庆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国民政府迁渝。国立中央大学和中央工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内迁重庆。 1938年春,国立山东大学并入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拿出沙坪坝松林坡约200亩土地,供中央大学、中央工校建校舍携手办学。该时期,三校师资互聘、学分互认、资源共享。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原国立山东大学和中央工校的紧密合作下,教育和科研都取得丰硕的成果。抗战时期在重庆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执教与求学的师生中,几十年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人数有100多位。 当时重庆作为抗战时唯一未沦陷的工业城市,马寅初、李四光、卢作孚、周均时、吴冠中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来到重庆大学教学,蒋介石提出要把重庆大学办成中国的“剑桥”。 1938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到校参观为重庆大学亲笔书写校名,同年ze赴重庆大学抗战大礼堂进行《第二期抗战形势》演说。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远东地区短波电台全部沦陷。我校工学院院长冯简在重庆大学附近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35千瓦短波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即著名的“重庆之蛙”。 1939年3月8日,邓颖超应重庆大学、中央大学等邀请赴重庆大学,在理学院楼大礼堂演讲。5月31日,汪精卫投敌致使抗日形式急转直下,蒋介石暂借重庆大学理学院楼办公。9月9日至18日,中华民国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大会在重庆大学理学院楼礼堂举行,蒋介石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大会通过了《声讨汪逆兆铭案》议案。 随后日本对重庆开始长达6年的大轰炸,期间两校师生坚韧不拔,不畏日寇狂轰滥炸。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也都曾在重大的防空洞里读书学习。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随中央地质研究所迁来重大时,就住在重大工学院的地下室里。当时,他任重庆大学教授,并在重庆大学开设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而李四光居住的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在轰炸中屡次中弹却屹立不倒,展现的是重庆大学越炸越强的精神,胜利后学生们用残垣断墙垒筑起一座大轰炸纪念碑。 国立重庆大学1942年9月4日,因新任校长人选问题,学生和当局发生多次严重冲突,国民政府下令解散重庆大学并入国立中央大学。后经过多方反复沟通,于12月确立将重庆大学改为教育部直管案。国立重庆大学成立令 1943年1月3日,省立重庆大学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 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于重庆大学发表演讲。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三分之一的重大学子投笔从戎抗日,涌现了如何其忱等一批抗日英雄。 1945年,“重庆之蛙”第一个向全国同胞广播-日本无条件投降。重大学子何其忱驾驶“美龄”专机号参加芷江受降。并由重庆大学黎伦杰教授设计了中国抗战胜利记功碑,即今日之解放碑。 1946年内战爆发前,时任南方局负责人的ze第二次赴重庆大学发表抗日救亡演讲“中国民主运动的问题”。同年,国立中央大学还校南京,国立山东大学复校青岛,其中中央大学部分师生留驻重庆,校舍以及部分设备并入国立重庆大学,中央工业专科学校留驻重庆。 1947年,工学院院长冯简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北极地区考察。同年国民政府将重庆中央医院附属沙磁医院改组为重庆大学医学院附属沙磁医院,成为重庆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1949年,重大、中工等校4000多人,在团结广场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举行声势浩大的请愿示威,把争取温饱的斗争推向高潮。同年11月重庆解放,次年国立重庆大学更名为重庆大学。

人民共和国时期

重庆大学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新中国接管国立重庆大学,随后更名为重庆大学。 1951年9月,为培养新中国石油工业急需人才,与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的西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重庆科技学院前身)合作办学,招收石油工业类专业学生。 1952-1956年,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除工学院部分专业外其他学部均遭到拆分,参与组建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建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重庆大学附属沙磁医院独立为重庆市肿瘤医院。 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以后,学校大力恢复、重建各个学科,发展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大学。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通过教育部“211工程”部门预审,同年被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重庆建筑大学 1937年7月,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创办于南京,设机械、电气、土木、化工四系。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内迁重庆,随后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内迁重庆大学松林坡办学 1940年,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中央工业专门学校。 1950年,中央工业专门学校改名为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共开设机械,土木,化工,电气,航天,建筑,水利七个系。 1952年,院系调整,西南工业专科学校的机械与电气系并入重庆大学,航天系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工系并入成都工学院(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仅剩余土木、水利和建筑三个系。同年,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奉命调整并改称为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同时重庆大学与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川北大学、西南贸易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川南工业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重庆交通大学前身)等7校的木土、建筑系科先后并入。 1954年,重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是中央建筑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属高等院校,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1971年,重庆交通学院并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1979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原重庆交通学院部分)复校重庆交通学院,现发展为重庆交通大学。 199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 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创建; 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升格为重庆建筑专科学校; 1992年,重庆建筑专科学校更名为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三校合并至今

2000年,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回归组建新的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研究生院获准设立;成立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2001年,经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体学院。 2004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高校,国家31所副部级大学之一。 2006年2月,重庆大学和泰国勿洞市市政局签署合作建立重庆大学孔子学院,是泰国唯一一所由中国大学与泰国市政府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同年9月,参与举办独立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07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简称“111计画”);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画。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高校;11月,由9所工业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大学组成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简称“卓越大学联盟”);1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发文支持重庆大学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渝府发〔2010〕119号)。 2011年3月,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推进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6月,牵头建立重庆市大学联盟,并同北京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2年,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 2013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 2014年,重庆大学为“卓越大学联盟”轮值主席学校;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画”(简称“2011计画”);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3月,重庆大学与两江新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共建“中新(重庆)国际联合研究院”;3月,重庆大学(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成为中国宇航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10月,获批建设全国高校首批16个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之一。 2016年11月27日,重庆大学参加第三届中日大学教育交流会,同卓越大学联盟成员一起,访问日本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等著名学府,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 2017年,登发新增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公示,同年重庆肿瘤医院和重庆第四人民医院挂牌重庆大学附属医院。自此重庆肿瘤医院回归重庆大学体系,翌年成立重庆大学医学高等研究院(重庆大学医学院),重庆大学恢复国立大学时期“文、理、工、商、法、医”的所有学部。 2017年5月,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 2017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被列入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之一。 2017年12月,重庆大学近代建筑群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月,学校与河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定,成立河钢集团—重庆大学西南研究院;10月,重庆大学与两江新区共同创办重庆大学附属两江医院。 2019年1月,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开工活动在九龙坡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举行;3月,重庆市肿瘤医院划转为重庆大学直属附属医院;4月23日,重庆文学院与重庆大学图书馆签署合作共建“重庆作家书院”协定。 重庆大学(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字)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9月,重庆大学在职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画(万人计画)入选者1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画”入选者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3人,部、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700余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22个。专职两院院士:杨士中、鲜学福、周绪红、杨永斌、潘复生、李文沅、田村幸雄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东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李文沅“973”首席科学家:刘庆、杨春和、唐炬、温志渝“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晓红、刘庆、廖瑞金、张宗益、张永兴、潘复生、杨春和、廖强、王时龙、林建华、秦勇、李卫东等国家教学名师:何玉林、张兴国、曾孝平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7)、电工电子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筑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8)、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程管理专业平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9)、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10)

院系设定

截至2016年6月,重庆大学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程学部、建筑学部、信息学部,共34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路教育学院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设有本科专业96个,覆蓋理、工、经、管、法、文、史、哲、教育、艺术10个学科门类。教学单位学部学院系名 文理学部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统计与精算学系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系 套用物理系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 生物工程系 生物医学工程系 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经济学系 公共管理学系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日语系 德语系 研究生公共英语系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馆 绘画系 工业设计系 艺术设计系 音乐系 舞蹈系 动画设计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学系 汉语言文学系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公共体育一系 公共体育二系 公共体育三系 体育教育系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表演系 导演系 摄影系 文学系 美术系 工程学部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机与电器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 建筑电气与智慧型化系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系 机电工程系 机械基础系 汽车工程系 工业工程系 制造工程研究所 风力发电技术及装备研究所 现代机械基础技术研究所 工业工程研究所 车辆工程研究所 机电工程研究所 机械设计制造研究所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动力机械系 热能工程系 可再生能源系 热物理系 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核能工程系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基础力学系 工程力学系 采矿工程系 环境科学系 安全工程系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冶金工程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 材料加工工程系 材料科学系 建筑材料工程系 装饰材料与工程系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工程力学系 基础力学系 空天工程系 建筑学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系 城市规划系 景观系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岩土工程系 路桥工程系 安装工程系 测绘工程系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套用工程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工程系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信息学部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工程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通信工程系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系 物流工程系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计算机工程系 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基础系 重庆大学软体学院 软体技术系 套用软体系 法学部 重庆大学法学院 私法系 公法系 经济法与环境法系 理论法与国际法系 工商管理学部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学系 金融系 企业管理系 会计系 信息管理系 市场学系 其他学院/部 重庆大学弘深学院 经管大类 机械大类 电子信息大类 电气大类 土建大类 重庆大学国际学院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本科生教学部 研究生教学部 积体电路与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独立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管理学院 建筑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院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数学系 资料来源: 专业设定学部学院招生专业(大类)专业(方向)科类 文理学部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体育 艺术学院 设计学类 环境设计 艺术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 产品设计 艺术 绘画 油画、中国画方向 艺术 动画 艺术 舞蹈表演 艺术 音乐表演 声乐方向 艺术 美视电影学院 表演 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 艺术 戏剧影视导演 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 艺术 戏剧影视文学 艺术 影视摄影与制作 艺术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数字影视舞美设计方向
人物造型设计方向 艺术 新闻学院 新闻学 文史 广播电视学 文史 外国语学院 日语 文史 英语 文理 德语 文史 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学类 经济学 文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文理 城市管理 数学与统计学院 理科试验班类(数学和统计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工 数学与套用数学 统计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物理学院 理科试验班类(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 套用物理学 物理学 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 理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工 套用化学 理工 药学 理工 制药工程 理工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理工 生物医学工程 理工 智慧型医学工程 理工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理工 工程学部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工 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理工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 理工 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理工 工业工程 理工 机械电子工程 理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工 机器人工程 理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工 冶金工程 理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工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安全工程 理工 环境科学 理工 采矿工程 理工 航空航天学院 工程力学 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方向 理工 建筑学部 建筑城规学院 城乡规划 理工 建筑学 理工 风景园林 理工 土木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 理工 土木工程 理工 勘查技术与工程 理工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工 建筑环境与能源套用工程 理工 工科试验班类(环境工程大类) 环境工程 理工 环境生态工程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财务管理 理工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理工 工程管理 理工 工程造价 理工 信息学部 光电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理工 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工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工 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理工 通信工程 理工 积体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理工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 理工 物流工程 理工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工 网路工程 理工 信息安全 理工 物联网工程 理工 软体学院 软体工程 理工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能源经济 理工 工商管理 理工 会计学 理工 会计学(ACCA方向) 文理 金融学 理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工 物流管理 理工 市场行销 文理 法学院 法学 文理 博雅学院 人文科学试验班 直接招生与面向新生二次选拔结合 弘深学院 设经管、机械、电气、土建和电子信息大类实验班(面向新生二次选拔) 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 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办学项目:设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专业(面向新生二次选拔)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网路)20门、市级精品课程4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3门、市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立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含网路)11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学院获批年份 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2007年 2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学院 3 建筑学 建筑城规学院 4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2008年 5 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学院 6 热能与动力工程 动力工程学院 7 工程管理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2009年 8 工商管理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9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工程学院 10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学院 2008年 11 城市规划 建筑城规学院 2009年 12 市场行销 贸行与行政学院 2007年 13 采矿工程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4 软体工程(两个方向) 软体工程学院 15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0年 16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18 环境工程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 19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资料来源: 重庆市级特色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学院批准时间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8年 2 会计学 2009年 3 英语 外国语学院 2008年 4 表演 美视电影学院 2009年 5 法学 法学院 2009年 6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理学院 2008年 7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 8 自动化 自动化学院 2009年 资料来源: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材料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语言语音实验教学中心、数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培训中心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软体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校园东门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序号课程名称所属院系课程层次所属学科负责人 1 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本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任宏 2 房屋建筑学 建筑城规学院 本科 土建类 李必瑜 3 电路原理 电气工程学院 本科 电气信息类 周雒维 4 数学实验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科 数学类 龚劬 5 大学英语 外国语学院 本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邹晓玲 6 建筑构造 建筑城规学院 本科 土建类 魏宏杨 7 机械基础实验 机械工程学院 本科 机械类 宋立权 8 工程地质(网路) 土木工程学院 本科 土建类 刘新荣 9 网际网路及其套用(网路) 软体学院 本科 电气信息类 吴中福 10 大学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 化学类 甘孟瑜 11 建筑物理 建筑城规学院 本科 土建类 杨春宇 12 工程建设契约管理(网路)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本科 土建类 张仕廉 13 经济法(网路) 法学院 本科 法学类 宋宗宇 14 Java程式设计(网路) 计算机学院 本科 电气信息类 朱庆生 15 机械原理 机械工程学院 本科 机械类 秦伟 16 岩石力学 土木工程学院 本科 土建类 张永兴 17 电子技术实验 通信工程学院 本科 电气信息类 曾孝平 18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 土建类 彭小芹 19 高电压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 本科 电气信息类 司马文霞 20 工程制图 土木工程学院 本科 土建类 何玉林 21 艺术学概论 美视电影学院 本科 艺术类 彭吉象 资料来源: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序号课程名称所属院系课程层次所属学科负责人 1 信息安全导论(双语) 软体学院 本科 电气信息类 向宏 2 信号与系统(双语) 通信工程学院 本科 电气信息类 蔡坤宝 3 钢铁冶金学(双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 材料类 白晨光 资料来源: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企业合作的奥秘》(龙勇、孟卫东)教学成果截止2018年9月,学校获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1项,其中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面向建设工程全寿命期执业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构建“认知、体验、探索”一体的数学实践教学体系、面向“因材施学”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构建渐进性阶梯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造就实用型软体工程创新人才。学生获奖 学校学科竞赛成绩统计(2009-2013年) 年份 全国特等奖 全国一等、二等、三等奖 重庆市特等奖 省级一等、二等奖 合计 2009年 5 196 1 73 275 2010年 9 232 1 52 294 2011年 7 207 0 124 338 2012年 10 188 0 148 346 2013年 6 212 2 211 431 学校学生每年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计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画(SRIT)、创新实践班(人文社科、机械、材料、软体)及创新团队(机器人、方程式赛车)的学生人数达到2190余人,每届学生覆蓋率达31.3%。学校学生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结构及力学、节能减排、软体设计竞赛等23项学科竞赛的学生达4800余人次。 2012-2013学年,865人次获奖422项,其中国际奖41项、全国奖185项、省级奖176项。学校学生获第九届“挑战杯”多米诺骨牌挑战赛全国总冠军。 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个特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一个累进创新奖铜奖;连续十余年获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大学生建筑作业观摩与评选优秀奖(每年10个优秀奖)总数居全国第一,“UIA-霍普杯”2013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等;作品《渝跃》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获2007CCTV中国大学网路辩论赛全国亚军,2013年第六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赛季军;获国际法模拟法庭中国第七届、第十届全国选拔赛中国赛区一等奖;微系统中心“窗宝”团队研制的作品荣获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原创动画短片《贩·管》获“中国动画短片奥斯卡”大学生动画“学院奖”最佳影像奖;群舞《汉风俪影》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表演银奖”。 2013年,获“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获2013年第六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 2014年,获第二届国际青年创新大赛国际金奖。 2015年,第十七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重庆大学的《请铭记,雾重庆》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少年中国说》荣获一等奖。电影作品《冬》获得2015年第39届加拿大蒙特娄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学科建设

重庆大学以电气、建筑、土木、机械、仪器、材料、采矿、计算机、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为优势,其中建筑学因是全国最早设立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八所学校而被称为“建筑老八校”,截止2018年9月,学校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另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授权19种。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9个(含培育2个),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38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3个,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及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共4个;国家“2011计画”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及各类研究基地180余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基地(“111计画”)5个。ESI世界排名: ESI前1‰:工程学 ESI前1%: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临床医学 (截止2017年11月)第四轮学科评估 A-类(3个):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B+类(14个):法学、数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体工程,管理科学,工商管理 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排名: 按A类以上排名45,按B+类以上排名27,按理工科高校排名13; 第四轮学科评估专业排名(仅列出前十): 学科全国排名 (直接排名)等级 矿业工程 3 B+ 仪器科学与技术 4 A- 电气工程 5 A- 建筑学 6 B+ 城乡规划学 6 B+ 冶金工程 7 B- 生物医学工程 8 B+ 机械工程 9 A- 重点学科国家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肿瘤医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门类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17个)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精密仪器及机械 材料学 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岩土工程 --- 采矿工程 --- 计算机软体与理论(培育) --- 钢铁冶金(培育) 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资料来源: 注:*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该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省部级: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二五”市级重点学科名单 序号学科大类一级学科 1 法学 法学 2 工学 力学 3 机械工程 4 光学工程 5 仪器科学与技术 6 材料科学与工程 7 冶金工程 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9 电气工程 10 电子科学与技术 11 信息与通信工程 12 控制科学与工程 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 建筑学 15 土木工程 16 化学工程与技术 17 矿业工程 18 核科学与技术 19 环境科学与工程 20 生物医学工程 21 城乡规划学 22 风景园林学 23 软体工程 24 安全科学与工程 25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26 工商管理 27 公共管理 28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29 套用经济学 30 理学 物理学 31 化学 32 生物学 33 数学 34 统计学(立项建设) 35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36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 37 美术学 38 设计学 资料来源: 注:19个一级学科共覆蓋72个二级学科,共重点二级学科数80个。硕博士学位授予博士后流动站:序号流动站所在二级单位二级学科博士点 1 机械工程 机械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 2 电气工程 电气学院 电机与电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3 仪器科学与技术 光电学院 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4 光学工程 光电学院 --- 5 工商管理 经管学院 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6 管理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 --- 7 套用经济学 经管学院 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 8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学院 --- 9 生物学 生物学院 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10 矿业工程 资环学院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 11 土木工程 土木学院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12 建筑学 建筑学院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学 13 城乡规划学 建筑学院 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城镇设计、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15 冶金工程 材料学院 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 16 控制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 18 力学 航空航天学院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 1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学院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20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城环学院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21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 22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学院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3 法学 法学院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智慧财产权法 24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生物化工;套用化学 资料来源: 一级学科博士点:序号学科大类一级学科批次 1 法学 法学 11(2011) 2 工学 力学 9(2003) 3 机械工程 7(1998) 4 仪器科学与技术 7(1998) 5 电气工程 7(1998) 6 生物医学工程 7(1998) 7 光学工程 8(2000) 8 材料科学与工程 8(2000) 9 冶金工程 8(2000)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2003) 11 土木工程 8(2000) 12 矿业工程 9(2003) 1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0(2005) 14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2005) 15 化学工程与技术 11(2011) 16 建筑学 对应调整(2011) 17 城乡规划学 对应调整(2011) 18 风景园林学 对应调整(2011) 19 软体工程 对应调整(2011) 20 安全科学与工程 对应调整(2011) 21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9(2003) 22 工商管理 9(2003) 23 经济学 套用经济学 11(2011) 24 理学 数学 11(2011) 25 物理学 11(2011) 26 生物学 11(2011) 27 生态学 对应调整(2011) 28 统计学 对应调整(2011) 资料来源: 一级学科硕士点:序号学科大类一级学科批次 1 法学 法学 10 2 马克思主义理论 11 3 工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0 4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 5 控制科学与工程 10 6 信息与通信工程 10 7 测绘科学与技术 10 8 化学工程与技术 10 9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0 10 交通运输工程 10 11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 12 力学 10 13 机械工程 10 14 仪器科学与技术 10 15 电气工程 10 16 生物医学工程 10 17 光学工程 10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 19 冶金工程 10 2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21 土木工程 10 22 矿业工程 10 23 核科学与技术 11 24 建筑学 对应调整(2011) 25 城乡规划学 对应调整(2011) 26 风景园林学 对应调整(2011) 27 软体工程 对应调整(2011) 28 安全科学与工程 对应调整(2011) 29 管理学 公共管理 10 30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10 3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 32 工商管理 10 33 教育学 心理学 10 34 体育学 10 35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10 36 套用经济学 10 37 理学 数学 10 38 物理学 10 39 化学 10 40 生物学 10 41 生态学 对应调整(2011) 42 统计学 对应调整(2011) 43 文学 新闻传播学 10 44 中国语言文学 11 45 外国语言文学 11 46 医学 药学 10 47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 对应调整(2011) 48 戏剧与影视学 对应调整(2011) 49 美术学 对应调整(2011) 50 设计学 对应调整(2011) 51 哲学 哲学 10 资料来源:

对外合作

截止2018年9月,重庆大学与美、英、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的155所知名高校,以及美国Rockwell、Microsoft、利宝集团、德国Siemens、日本东京财团、香港美视电力集团,以及韩国电子部品研究院等多家国外及境外公司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是“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俄‘两河流域’高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波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组织成员高校。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家政要、知名人士、国际知名大学校长先后来校访问,诺贝尔奖获得者John Hall、Ada Yonath、Robert Mundell、George F.Smoot、Albert Fert、Danielle Shecan、Kenh J.Arrow、James Mirrlees及Akira Suzuki等国际知名学者多次来访讲学。 重庆大学法学院 Law Department学校作为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和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已接收来自美国、加拿大、义大利、法国、比利时、俄罗斯、英国、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越南、坦尚尼亚等五大洲144个国家的留学生。学校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义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孔子学院,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04年2009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23项,“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建设关键技术与套用”的研究成果被国内数名院士综合评定认为居国际领先水平,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建筑学学科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6年-2014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6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0余项。 学校”十五“期间,申请专利521项(其中发明专利373项),获得专利授权171(其中发明专利91项);发表中文学术论文1.3万篇,其中被SCIE收录的论文522篇,被EI收录论文592篇,出版各类科技专著123部。 截止2018年9月,“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画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9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66项。

科研机构

截止2016年3月,重庆大学有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1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及各类研究基地180余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基地(“111计画”)4个。国家级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复杂煤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血管植入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化工过程强化与反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等研究平台(5个):微纳系统及新材料技术国际研发中心、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庆海特克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级示范基地、重庆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部级创新引智基地(“111计画”)(3个):输变电设备与系 统安全创新引智基地、生物力学与组织修复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低碳绿色建筑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创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光电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测控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重庆市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7个):输变电安全科学与电工新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轻金属科学与技术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与生态环境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现代物流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软体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非均质材料力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影视艺术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轻合金(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网路化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材料表面精密加工及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微光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杀虫真菌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医疗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特种摩擦副与传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血液净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工程实验室(6个):重庆市环保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光电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血管植入物工程实验室、控制与智慧型系统新技术工程实验室、化工过程强化及反应工程实验室、山地人居环境工程与综合技术重庆市工程实验室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17个):冶金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型建筑材料与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软体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能矿资源开发及三峡库区环境损伤与工程灾害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污染防治与废物资源化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岩土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市政与环境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运载器测控及遥感技术信息传输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热工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自动化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建筑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工新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高电压技术与系统信息监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功能基因及调控技术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网路计算及安全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制造系统工程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结构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套用研究基地、重庆大学西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重庆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建设经济与管理中心、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其他科研平台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研究中心、重庆宽频无线接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网路测试工程技术中心、重庆市现代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市数学科学研究所、重庆市信息安全技术中心、重庆市两江融合促进和服务中心、重庆市钠米材料与技术工程中心、重庆市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测遥感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虚拟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截止2014年6月,重庆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近420万册,中外期刊6500余种,数字图书馆拥有各类权威文献资料库100余个,其中,电子图书近28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近90000种。中国教育科研网路重庆中心节点站设在学校。学术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是教育部主管、重庆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已被Elsevier Scopus资料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资料库(CSTP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期刊网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资料库、万方数据系统数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等收录;荣获第一届重庆出版政府奖优秀期刊奖,连续三届获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校徽校徽学校校标边沿为正圆型线条,内部中间为倒三角图形,其内中下部为水波纹背景及两层共五个山形图样,上部为“1929”数字;三角形外上方为齿轮,左右方各一束弧形橄榄枝图案;正上方为md书法手稿字型“重庆大学”,正下方为弧形英文“CHONGQINGUNIVERSITY”。

文化传统

校歌 《重庆大学校歌》
作词:胡庶华作曲:许可经
江汉思禹功,教化溯文翁。
学府宏开,济济隆隆。
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
研究人文,振兴理工。
启兹天府,积健为雄。
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校歌 资料来源: 备注:1936年由胡庶华作词、许可经作曲创作,2009年经集体修改定稿,校训 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释义: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学校荣誉

2018年11月,被教育部公示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8年12月,重庆大学党委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周旬 校长 张宗益 常务副校长 杨丹 副书记 王旭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陶举虎 副校长 孟卫东、李茂国、刘汉龙、王时龙、廖瑞金 ( 信息来源:学校官网2017年5月信息显示)

历任校长

职务姓名任期 第一任校长 刘湘 1929年10月-1935年8月 第二任校长 胡庶华 1935年8月-1938年7月 第三任校长 叶元龙 1938年10月-1941年7月 第四任校长 张洪沅 1941年9月-1949年11月 第五任校长 何鲁 1950年3月-1952年11月 第六任校长 郑思群 1956年7月-1966年8月 第七任校长 曾德林 1978年4月-1980年5月 第八任校长 何文钦 1980年5月-1982年4月 第九任校长 江泽佳 1982年12月-1986年12月 第十任校长 顾乐观 1986年12月-1992年8月 第十一任校长 吴云鹏 1992年8月-1996年8月 第十二任校长 刘飞 1996年8月-1997年7月 第十三任校长 吴中福 1997年7月-2003年1月 第十四任校长 李晓红 2003年2月-2010年12月 第十五任校长 林建华 2010年12月-2013年6月 第十六任校长 周绪红 2013年6月-2017年12月

著名校友

领域校友 两院院士 李四光、李星学、沈其韩、盛金章、谢学锦、郭尚平、沈忠厚、邱中建、王方定、周明镇、张效祥、何知礼、钟山、黄尚廉、林华宝、杨士中、孙才新、李文沅、李晓红、杨士中、鲜学福、周绪红、杨永斌、潘复生、李文沅、田村幸雄、刘加平、徐僖、林宝华 专家学者 马寅初、吴冠中、吴宓、钱荣堃、杨明照、陈重穆、刘占芳、侯祐堂、刘茂才、康来明、马庭林、吴礼运、徐尚志、熊显彬、吴惠弼、李兴源、唐远炎、何金良、潘复生、江泽佳、段文波、李世蓉、盛湘渝、张序九、熊榆、何晋秋、周国富、全子一、张志强、冉克平、杨瑛、齐建国、董志强、梅遂生、熊晓英、李虞庚、刘兴才、唐贤明、李虞庚 英雄楷模 周均时、张现华、何柏梁、薛传道、刘国鋕、齐亮、陈以文、曾紫霞、何其忱、赵化宇、刘波涛、孔琳、黄松 政界领袖 向巴平措、秦宜智、刘鹏、蒲海清、聂卫国、谭松平、陈邦柱、和志强、王秀智、饶明忠、陈少荣、杨志文、吴碧莲、李玉光、李先逵、黄文杰、彭琳、高峰、李树基、康纲有、秦敏、吴刚、王晓东、汤宗伟、杜黎明、陈重、王志杰、李建春、赖明、易军、杨小伟、张洪飚、伍维根、王维俊、赖明、杨应楠、余远牧、郝康理、邓全忠、张宗源、易军、李成金、秦少波、周少政、罗莹、唐昆明、滕英明、蓝庆华、李尚福、张志芬、尹家绪、辛毅、高波、汤小川、唐贤明、唐小我、邓智尤 高校领导 陈德文、李晓红、欧可平、张宗益、张国林、张卫国、杨天怡、陈流汀、朱祥华、刘伯权、张湘伟、彭小奇、张文卫、严欣平、贺建民、吕明、何建平、胡丹、柯玲、刘清友、伍维根、周哲玮、刘伦、黄明、周直、易志坚、施进发、郑旭煦、张学洪、徐世伟、成祖德、尹华川、冯涛 商业精英 任正非、唐立新、叶宁、王国春、石启荣、刘明忠、陈玉东、吴德政、薛荣、金卓君、崔坚、梁尤平、尹家绪、景柱、毕亚雄、吕华祥、张良、雷洪、王劲、刘加才、朱建派、游万龙、刘代德、向德洪、贺建华、黄运飞、董德福、王劲、李志高、江善明、屈庆麟、兰晓华、颜艳春、毕亚雄、潘杰客、陈卫、康先海、蒋国俊、王绍东、傅刚义、薛荣 文卫体育 阎肃、陈豹隐、艾伟、李元胜、荀运昌、王利器、尚仲敏、王琪博 娱乐明星 张国立、唐艺昕、郭晓敏、邢健、应亮、赫子铭、陈鹏翱、陈富、王博谷、黄然、陈廷嘉、李佳念、文静、李易霖、高奕、张粤、胡珊、尚华、丁艺、雷颖、苟音瑛、唐熙、赵子惠、杨稀胭、陈振环、孙文婷、张鹏、宋宸、张珊萌、文静、陈一诺、姜正阳、吴桐、曾培、许娇宁、王唯、荣飞、陈木易、段卿卿、杨悦君、杜十五、刘成瑞、苗若木、张昊翔、亓肖肖、石藤正一、曹苏苏 、陈梦希、陈里洋、公钰涵、蔡雅同、刘成瑞、王翀、周星余、张昊翔、陈诺、赵波

校园环境

校区设定

重庆大学A校区(本部):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邮编:400044重庆大学A区重庆大学B校区(原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邮编:400045重庆大学B区重庆大学C校区(原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131号。邮编:400030重庆大学C区重庆大学虎溪校区(D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街道大学城南路55号。邮编:401331重庆大学虎溪校区(D区)

校园景点

重庆大学近代建筑群:重庆大学工学院楼、重庆大学理学院楼、重庆大学第五教学楼、七七抗战大礼堂、文字斋;重庆大学大校门、重庆大学风雨操场、寅初亭、民主湖、重庆大学植物园、重庆大学图书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