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简介和事迹 白求恩的英雄事迹
白求恩的英雄事迹
1938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
“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
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
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第一个献了血。
验过血型,白求恩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
带着针头的皮管连接在他们靠紧的左右两臂静脉上,皮管中间一个三通阀门,阀门上联着注射器。
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
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
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病人的身旁不容置否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
”白求恩因此被群众称赞为“群众血库”。
扩展资料: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1943年8月改为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著名的医生。
1936年德意法西斯匪徒侵犯西班牙时,他曾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4月经延安转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
直至以身殉职。
白求恩到达延安的第二天,md主席就接见了他。
白求恩当面向md提出到晋察翼边区的最前线,并组织医疗队在战地附近进行初步疗伤,以大量减少伤亡。
md对他这种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切合实际的医疗设想,大加赞扬,并同意了他的行动计划。
但他未能立刻成行,因为他的医疗器械和大批药品还没有从西安运来。
他在延安足足等了3个星期,此期间他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医院里为病人施行了来华后的第一例手术。
白求恩病逝后的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和驻地群众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11 月21日,晋察冀边区又举行了追悼白求恩的大会。
中共中央致电大会表示哀悼。
并在得知白求恩牺牲的信讯后。
立即成立由延安各界以滕代远、饶正锡、马海德等 8人组成追悼白求恩大夫筹备委员会。
gcdzg中央委员会、十八集团军正、副总司令dz、ph都于11月23日向白求恩在加拿大的家属发了慰问电。
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白求恩大夫群众大会。
并以大会名义向白求恩大夫的家属发了慰问电,王稼祥和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特地到会并讲了话。
md给大会题了挽词,亲笔写了"学习白求恩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并于12月21日又写了那篇人人知晓,并"流传千古"的名篇《学习白求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