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100篇 真实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火烧 2022-01-19 20:27:09 1025
真实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搞笑 有趣 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一,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

真实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搞笑 有趣 的真实的历史小故事

一,汉武帝想杀奶妈,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

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奶妈按照东方朔说的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最好赶快走吧,皇帝现在都已经长大了,怎么会惦记着你小时候喂奶的恩情呢?”皇帝感到很悲伤,就不再提杀乳母的事了。

二,公车令奉禄微薄,又始终没有见到皇帝,东方朔很是不满。为了让汉武帝尽快召见自己,他故意吓唬给皇帝养马的几个侏儒:“皇帝说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 又不能打仗, 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 对国家毫无益处, 因此打算杀掉你们。

你们还不赶快去向皇帝求情!”侏儒们大为惶恐, 哭着向汉武帝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 即召来东方朔责问。

东方朔终于有了一个直接面对皇帝的机会。他风趣地说:“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株儒身高3尺, 我高9尺, 所挣傣禄却一样多, 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 就干脆放我回家, 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白米。” 东方朔诙谐风趣的语言, 逗得汉武帝捧腹大笑, 遂任命他侍诏金马门, 不久又擢为侍郎, 侍从左右。

三,汉武帝好大喜功, 也喜欢臣下歌功颂德。一次,武帝问东方朔:“先生以为联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东方朔回答说:“圣上功德, 超过三皇五帝, 要不众多贤人怎么都辅佐您呢, 譬如周公旦、邵公奭都来做丞相, 孔丘来做御史大夫, 姜子牙来做大将军…… ”东方朔一口气将古代32个治世能臣都说成了汉武帝的大臣。

他语带讽刺, 但又装出一幅滑稽相, 使汉武帝欲恨不能,破泣为笑, 笑恨之余又确实感到自己不如圣王。

简短的历史小故事40个,50字左右.

姜太公钓鱼 太公 姓 姜,名 尚,西周 时 人,曾 辅佐 周 武王 灭了 商朝.据 民间 传说,太公 在 出仕 之前,隐居於 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 滨.他 常 拿 一根 不带 鱼饵 的 直钩 钓竿,在 水面 上 凭空 钓鱼.一些 樵夫 看到 他 这样 钓鱼 都 发笑.太公 说:” 我 不是 想 钓 真 的 鱼,而 是 想 钓 一位 贤明的 君主.” 太公 就 这样 期待了 几十 年,到 他 快 八十岁 的 时候,周 武王 的 父亲 周 文王 得知 太公 有 治国 才能,亲自 请 他 出来 做了 丞相.《味如鸡肋》 三国 时期,曹 操 带领 军队 攻打 一个 城市,很长 时间 没有 攻打 下来.这 时候,他 感到 进推 两难:撤退 吧,就 前功尽弃,实在 可惜;继续 攻打 下去 吧,又 实在 没有 取胜 的 把握.一天 他 在 吃鸡 的 时候,感到 这 情形 就 像 是 吃 鸡肋:实在 没有 多少 肉 可以 吃,可是 丢掉 又 舍不得.这 时候 有人 来 问 他” 今天 晚上 的 口令 是 什麽?” 他 就 随口 回答” 鸡肋.” 《胸有成竹》 宋朝 有 个 画家 叫 文 兴可,善於 画 竹子.他 在 自己的 住房 周围,栽了 许多 竹子,一年 四季,常 去 观察 竹子 的 不同 姿态 与 变化.因而 对 竹子 的 形象 非常 熟悉,所以 他 画出 的 竹子 生动 逼真.《宋史·文同 传》里 说:” 当时 人们 纷纷 请 他 画 竹子,送去 的 绢,堆了 一大堆,他 有时 厌烦地 把 它们 扔在 地上.” 当时,文 兴可 的 一位 很 要好的 朋友 兆 补之 写了 一首 诗 赞扬 他的 绘竹 艺术,其中 有 两句:” 兴可 画竹 时,胸有成竹.”。

有趣点的历史小故事

1、逆境识颜回 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段时间的处境非常悲惨。

有一次,孔子师徒被人困在陈国境内的荒野里,粮食吃光了,连续七天没吃上饭,以至于孔子饿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车上。 孔子的弟子颜回为了救师傅,不惜拉下脸皮求乞于人,四处奔波,找来一点粮米,便赶紧拾柴燃火,烧起饭来。

在饭快要煮熟时,锅里飘出的香味使孔子来了精神,不禁抬头观看,正巧,他看见颜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饭填入口中。 过了不久,饭熟了,颜回首先盛来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给孔子。

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偷食之事,坐起来说:“刚才睡梦中见到我的父亲,这饭若是干净的话,我想先用来祭奠一下他老人家。”颜回闻言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

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落入锅中,弃掉沾上烟尘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 孔子闻言大吃一惊,深为自己错怪了颜回而内疚不已,这才知道“颜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当即把弟子们召到跟前,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从此,孔子更加信任颜回。

2、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3、故宫 据说明成祖朱棣修建北京故宫时,计划是要修10000间屋子的,但就在传下圣旨后的第五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被玉皇大帝召到凌霄殿。

朱棣抬头一看,只见玉帝面带怒气,这才知道原来天宫也只有10000间屋子,紫禁城若也要盖10000间房子,那是对玉帝的不敬。 朱棣梦醒后认为这个梦实在蹊跷,似有深意,便找来刘伯温商量,最终决定盖9999间半,这样既不盖过天宫,又不失皇家威仪。

不过实际上,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的间数是8707 间,而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就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阁楼的西边。 4、知恩图报 秦穆公外出巡视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战马弄丢了,等他找到的时候,一伙人已经把马杀掉正在吃肉。

秦穆公看到爱马身死,虽然心中不忍,但是不知者无罪,马死已经无可挽回,再追究也没有意义,反而会失去民心。 于是,秦穆公便对杀马的众人说:“吃马肉怎么可以不喝酒?”又命随从给他们斟酒喝。

国君不罚反赐酒,挽救他们的性命,让这一伙杀马人心中惭愧不已,秦穆公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几年后晋国攻打秦国,秦穆公被晋军包围,危在旦夕。

当时吃秦穆公马肉的那伙人听说了此事,决定报答秦穆公的恩德,他们在危急时刻冲破晋军包围救出秦穆公。秦穆公的大军来援,大败晋军,还俘虏了晋惠公。

5、刮目相看 东吴大将吕蒙因为读书少,被称为吴下阿蒙。孙权看不下去,就对吕蒙说:“你之仗军务,不读书怎么行?”吕蒙感觉军务繁忙,无暇读书。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100篇 真实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孙权批评吕蒙:“不要求你学富五车,涉猎一些历史罢了,你难道比我还忙吗?” 吕蒙为了不再挨批,就开始读书,学识渐长。有次鲁肃跟吕蒙商议国事非常吃惊:“世人都说将军不过一介武夫,没想到今日一叙学识渊博,已非吴下阿蒙。”

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应当用新眼光重新看待他。”。

唐宋元明清历史有趣小故事快是有趣的,三个即可,要具体的事

1、 魏征乃唐太宗贞观期间的丞相,很多功绩也经常受太宗赏赐.有次,唐太宗要赏女人给魏征,还说好像什么都赏过,唯独女人没有赏过.魏征不敢要,说是要问过他家里的夫人.太宗气,天子赏臣子,如何不可?满朝文武哪个不是三妻四妾.魏征请求允许他回家问过夫人.数日后,太宗没有忘记此事,问魏征,魏征言夫人不同意,太宗不悦. 太宗于是设宴,请近臣.席间请来魏征夫人,问:“朕赏赐魏征女人,你为何不准?”夫人说,“国事自然由他说了算,家事须得听我的”.太宗有气,又问,“天子赏赐臣子,是国事还是家事?”夫人无言,沉默后,坚定地说:“有她无我,有我无她!”太宗气甚,命人取来毒酒一杯,厉声道:“如此,请饮此毒酒.”夫人举手就取,一饮而尽.魏征着急,挡之不住,苦. 太宗问夫人,你饮这毒酒,味道如何?夫人稍定,答:“与我家醋味相似.”群臣皆大笑,太宗亦忍禁不住,高声道:“以后再遇此事,你就吃醋吧!” 2、巧解“老头子” 纪晓岚才思过人,办事练达,但却不修边幅,热天里办公时常常衣冠不整.一日,纪晓岚正在军机处里光着膀子办公,忽听手下人通报“皇上驾到”.纪晓岚惟恐光着膀子有亵渎万岁之罪,可要穿衣服又来不及了,情急之中,只得钻到桌子底下. 乾隆皇帝早将一切看在眼里.他不动声色,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纪晓岚躲在桌子底下,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过了一个时辰,他听不见什么动静了,才壮起胆子问:“老头子走了没有?”乾隆皇帝一听此话,板起面孔厉声问道:“好你个纪晓岚,你不接驾,还叫我老头子,是何用意?” 纪晓岚连忙叩头解释:“万寿无疆称为老,顶天立地称为头,至于子嘛,皇上为紫微星,天之子也,这就是老头子的意思.” 乾隆皇帝转怒为喜,得意地笑了,赦纪晓岚无罪. 3,酒席的赌约 清朝名士纪晓岚,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纪晓岚就和他的朋友打赌,“我会一句话让老板娘笑,再一句话让老板娘闹.” 朋友们不相信,决定以一桌酒席为赌. 只见纪晓岚走向小店,向店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叫道“爹!”,老板娘“噗”地一声乐了.纪晓岚转过身又冲老板娘叫了一声“娘!”.顿时,老板娘勃然大怒,直骂纪晓岚. 于是,纪晓岚赢得了一桌酒席.。

求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1.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

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 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 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不到掌灯,主人绝不肯让他回家。

一天两天不新鲜, 数月如此,都知心头很为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知心朋友而高兴。 一天,他正与主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之际,突然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

胡趱不敢怠慢,急忙让主人把驴牵来。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主人出来,胡趱急了,奔进后院, 只见驴子浑身是汗,直喘粗气,正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早晨,胡趱又来到友人家,主人仍像往常一样,习惯地拉开嗓门喊道:“仆人们 多加草料,好好喂驴!” 胡趱冷笑一声说:“抱歉得很,今天驴子来不了啦。” 主人问:“为什么?” 都知就说:“昨天回去头旋恶心,卧在棚里起不来了,请您准它几天假,让他缓缓气吧!” 2.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

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

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李密谈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杨素。

回家以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识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将来你们有事可以与他商量。”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

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

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3.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 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 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 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 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 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温馨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 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也有人抱怨 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 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4.好学不倦 只有一个洞穴的老鼠很快被捉。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 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 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

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 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 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 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 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

温馨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5.困境即是赐予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 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 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 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 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

神啊!祈求您,再 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 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

有趣的历史故事

1、历史上唯一向世界宣战的是中国的慈禧太后;2、中英鸦片战争中,清兵和英兵的伤亡比例是600:1;3、北京人吃过民族英雄袁崇焕的肉;4、明末张献忠屠杀四川人达千万,清朝不得不移湖南、湖北填充四川;5、明末代皇帝崇祯要皇室大臣捐一百万两银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穷,李自成进京后向他们追银子,严刑拷打后竟然捐出来七千万两;6、和珅在位10多年,家产有2亿,相当于甲午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7、三国后的南北朝时代有个皇帝的书僮,从现在的南京出发,一路打下长安、洛阳70座城市,击败当时北魏的50多万大军,他叫陈庆之;8、秦始皇并没有真正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9、李自成之所以反叛是因为政府让他失业(他原来是驿卒,类似邮递员);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隋末文佳皇帝陈硕贞而非武则天;11、逼死西楚霸王的韩信死时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12、民主斗士秋瑾被处决前唯一的要求是不脱衣服;13、安禄山在杨贵妃面前最常见的扮相就是襁褓里的婴儿;14、李自成曾被明总督陈奇渝困在车厢峡谷,但后者竟然接受他们的投降请求,结果李自成一被放出峡谷马上就又反叛了;15、秦灭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对峙于广武时,项羽用箭射刘邦,一箭正中胸口,刘忍痛拔箭,反唇讥笑项羽只射中他脚后跟,结果项羽羞而退兵,继鸿门宴后再次错过除掉刘邦的难得时机;16、金熙宗完颜亮曾引兵50万攻打南宋,宋军望风而逃,然而金兵却在采石矶被一个书生虞允文打败,金国陷入内乱,完颜亮被杀,南宋至少多维系了100年;17、大风改变历史:元军10在日本九州登陆后与日军激战于海滩,大风过后元海军覆灭;18、当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外时,大风过后清军突然出现在吴一方,李大败;19、秦朝人口有2000万,西汉武帝时升到50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混战和瘟疫流行,全国人口竟然减少了3/4,中国大地只剩1100万人口;20、北宋清明上河图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多(三国也才1200人);2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首先抢劫圆明圆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中国人;22、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全国人口在10年内净增一倍,人口从康熙末年的七千万增加到乾隆初年的一亿五千万;23、道光皇帝首创“四菜一汤”,他为人十分节俭,勤政爱民,但就是由于签了一份《中英南京条约》被历史学家唾弃 24、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25、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26、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 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游牧民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游牧民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27、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 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28、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 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29、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30、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北宋前期主要是攻击契丹,到澶州之盟为止;中后期则注重对西夏和吐蕃的攻击,特别是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收复了唐代失地,大大扩张了领土.北宋徽宗时期联金北伐获得了北方的大片领土,随后北宋亡于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31、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32、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33、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完全因为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34、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

有趣的意义深刻的历史小故事~

001 开天辟地的神话 002 钻木取火的传说 003 黄帝战蚩尤 004 尧舜让位 005 大禹治水 006 神箭手后羿 007 商汤和伊尹 008 盘庚迁都 009 姜太公钓鱼 010 奴隶倒戈 011 周公辅成王 012 国人暴动 013 骊山上的烽火 014 囚车里的人才 015 曹刿抗击齐军 016 齐桓公九合诸侯 017 愚蠢的宋襄公 018 流亡公子重耳 019 晋文公退避三舍 020 弦高智退秦军 021 崤山大战 022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023 伍子胥过昭关 024 孔子周游列国 025 勾践卧薪尝胆 026 范蠡和文种 027 墨子破云梯 028 三家瓜分晋国 029 商鞅南门立木 030 孙膑庞涓斗智 031 张仪拆散联盟 0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033 孟尝君的门客 034 燕昭王求贤 035 田单的火牛阵 036 屈原沉江 037 蔺相如完璧归赵 038 廉颇负荆请罪 0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040 纸上谈兵的赵括 041 毛遂自荐 042 信陵君救赵 043 李斯谏逐客 044 荆轲刺秦王 045 秦王灭六国 046 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047 博浪沙的铁椎 048 沙丘的阴谋 049 大泽乡起义 050 刘邦和项羽 051 巨鹿大战 052 刘邦进咸阳 053 鸿门宴 054 萧何追韩信 055 楚汉相争 056 霸王乌江自刎 057 大风歌 058 白登被围 059 白马盟 060 萧曹两相国 061 周勃夺军 062 缇萦救父 063 周亚夫的细柳营 064 晁错削地 065 马邑诱敌战 066 飞将军李广 067 卫青和霍去病 068 张骞通西域 069 苏武牧羊 070 司马迁写《史记》 071 霍光辅政 072 王昭君出塞 073 王莽复古改制 074 绿林赤眉起义 075 昆阳大战 076 刘秀重建汉王朝 077 硬脖子的洛阳令 078 老当益壮的将军 079 取经求佛像 080 班超投笔从军 081 张衡和地动仪 082 跋扈将军梁冀 083 “党锢”事件 084 范滂进监狱 085 黄巾军起义 086 袁绍杀宦官 087 曹操起兵 088 王允计除董卓 089 迁都许城 090 衣带里的密诏 091 官渡大战 092 孙策占据江东 093 诸葛亮隆中对策 094 周瑜火攻赤壁 095 华佗治病 096 刘备进益州 097 蔡文姬归汉 098 关羽水淹七军 099 吕蒙白衣渡江 100 曹植七步成诗 101 陆逊烧连营 102 七擒孟获 103 马谡失街亭 104 五丈原 105 司马懿装病 106 司马昭的野心 107 邓艾偷渡剑阁 108 扶不起的阿斗 109 王浚楼船破吴 110 石崇王恺比富 111 周处除“三害” 112 白痴皇帝 113 八王混战 114 李特的流民大营 115 匈奴人称汉帝 116 闻鸡起舞 117 王马共天下 118 石勒读汉书 119 祖逖中流击楫 120 陶侃运砖头 121 王羲之写字换鹅 122 桓温北伐 123 王猛扪虱谈天下 124 一意孤行的苻坚 125 谢安东山再起 126 淝水之战 127 陶渊明不折腰 128 刘裕摆却月阵 129 檀道济唱筹量沙 130 说实话的高允 131 大发明家祖冲之 132 范缜反对迷信 133 魏孝文帝改革风俗 134 北魏的分裂 135 梁武帝做和尚 136 反复无常的侯景 137 陈后主亡国 138 赵绰依法办事 139 隋炀帝游江都 140 李密牛角挂书 141 瓦岗军开仓分粮 142 李渊太原起兵 143 李世民取东都 144 玄武门之变 145 魏征直言敢谏 146 李靖夜袭阴山 147 玄奘和尚取经 148 文成公主进吐蕃 149 女皇帝武则天 150 请君入瓮 151 狄仁杰桃李满门 152 张说不做伪证 153 姚崇灭蝗 154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155 李白蔑视权贵 156 安禄山叛乱 157 颜杲卿骂贼 158 马嵬驿兵变 159 张巡草人借箭 160 南霁云借兵 161 李泌归山 162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163 杜甫写“诗史” 164 段秀实不怕强暴 165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166 颜真卿刚强不屈 167 浑瑊和李晟 168 东宫里的棋手 169 刘禹锡游玄都观 170 白居易进长安 171 李愬雪夜下蔡州 172 韩愈反对迎佛骨 173 甘露事件 174 朋党的争吵 175 冲天大将军黄巢 176 唐王朝的末日 177 “海龙王”钱镠 178 伶人做官 179 “儿皇帝”石敬瑭 180 周世宗斥冯道 181 黄袍加身 182 杯酒释兵权 183 李后主亡国 184 赵普收礼 185 杨无敌 186 王小波起义 187 寇准抗辽 188 元昊建立西夏 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 190 范仲淹实行新政 191 欧阳修改革文风 192 铁面无私的包拯 193 王安石变法 194 沈括出使 195 司马光写《通鉴》 196 苏东坡游赤壁 197 花石纲 198 方腊起义 199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 200 李纲守东京 201 太学生请愿 202 两个皇帝当俘虏 203 宗泽三呼“过河” 204 女词人李清照 205 韩世忠阻击金兵 206 岳家军大破兀术 207 卖国贼秦桧 208 “莫须有”冤狱 209 钟相杨么起义 210 虞允文书生退敌 211 辛弃疾活捉叛徒 212 陆游临终留诗 213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14 贾似道误国 215 文天祥起兵 216 张世杰死守厓山 217 正气歌 218 郭守敬修订历法 219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220 《窦娥冤》感天动地 221 一只眼的石人 222 和尚当元帅 223 鄱阳湖大战 224 刘伯温求雨 225 胡维庸案件 226 燕王进南京 227 三保太监下西洋 228 土木堡的惨败 229 于谦保卫北京 230 杨一清计除刘瑾 231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232 海瑞刚正不阿 233 戚继光驱逐倭寇 234 李时珍上山采药 235 张居正辅政 236 葛贤痛打税监 237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238 萨尔浒大战 239 徐光启研究西学 240 左光斗入狱 241 五人墓 242 袁崇焕大战宁远 243 皇太极施反间计 244 徐霞客远游探险 245 闯王李自成 246 卢象升战死巨鹿 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248 李岩和红娘子 249 吴三桂借清兵 250 史可法死守扬州 251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252 郑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