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强谋士 三国最强谋士排名_三国的建立时间

火烧 2022-12-17 19:59:33 1185
三国最强谋士排名_三国的建立时间 三国的建立时间魏国220年,蜀国221年,吴国229年。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

三国最强谋士排名_三国的建立时间  

三国的建立时间

魏国220年,蜀国221年,吴国229年。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

三国各疆域介绍:

1、曹魏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  ;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 。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

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2、蜀汉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 ,至此渐渐稳定。

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3、东吴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

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 :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最强谋士 三国最强谋士排名_三国的建立时间

三国演义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三国演义》描写了近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其中,《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都很值得现在人学习。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历史上的三国 和 三国演义中的 差别大吗?

差很多。很多人物和故事都被夸大,就简单地说几个著名的故事吧。

1、温酒斩华雄是假的,华雄也不是关羽杀的。

历史上的华雄,是在公元191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

2、诸葛亮的历史功绩被夸大。

历史上,诸葛亮的功绩主要是在刘备死后,刘备死前并没有受到重用。所以草船借箭啊、三气周瑜啊,都是假的。

3、周瑜历史上的形象很好,而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和小气。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研究三国历史比较出名的莫过于易中天了,他主讲的《易中天品三国》非常有人气:

他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想了解真正三国历史的人,可以观看一下《易中天品三国》系列。

华雄——百度百科

周瑜——百度百科

诸葛亮——百度百科

易中天品三国——百度百科

三国演义是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历经朝代:东汉——魏——西晋,横跨三朝。

故事描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董卓废少帝,拥立献帝,独掌朝政。曹操与各路诸侯会师讨伐董卓,后董卓被吕布所杀。曹操趁势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一战曹操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几经周折的刘备,三顾草芦终得诸葛亮出山相助,遂联合东吴孙权,赤壁一战大曹,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局面。后来孙权为夺回荆州,与曹操结盟。刘备难敌孙曹联军,关羽、张飞亦相继战死,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诸葛亮六出祈山欲收复中原,惜最后病殁五丈原。后主刘禅软弱无能,终为司马氏所灭。魏自曹睿死后,政权落入司马氏手,司马炎废魏帝自立,建立晋朝。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于一统。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之后都是哪几个国家

三国之后是:晋朝(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1、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2、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3、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4、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   ,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5、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三国是真的吗

三国是真的存在的。

想了解三国可以看《三国志》,这本书是正史。《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一本小说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并不是史料记载。从演义二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是经过文学修饰的三国。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也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三国-百度百科

老版三国演义共多少集

老版三国演义共84集。

84集又分为五个大部分演述了三国时代的故事,分别是:

1、第01集至第23集:《群雄逐鹿》

2、第24集至第47集:《赤壁鏖战》

3、第48集至第64集:《三足鼎立》

4、第65集至第77集:《南征北战》

5、第78集至第84集:《三分归一》

1994版三国演义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该版三国演义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黄忠、赵云、姜维等。

原著作者把一些人物神化、夸张,甚至笼罩上封建迷信的色彩,电视剧则把他们还原为人,使他们既是超群的英雄,又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再加上演员精彩的创造,使剧中的主要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栩栩如生。

扩展资料:

精编版:

精编版将原剧84集(每集45分钟),调正压缩成19集(每集90分钟),每集既相对完整、独立成篇,又与前后有一定的连续性,精编版基本上保留了原剧中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战役等宏伟、宏观场面和其他一些精彩重场戏。

补足和加强了诸葛亮的镜头,使诸葛亮这个人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品格,得到更透彻地体现,从而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的第一人物的传统观念。

另外经过重新剪辑,全剧的节奏加快了,整个故事的叙述也更加流畅了,在各集片头,增加了主持人,面对观众介绍本集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梗概。

在剧情当中增加旁白,交待来龙去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在全剧中打出全部台词字幕,从视听全方位上方便观众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片头片尾的字幕长度也做了调正,从原剧6分钟减为2分30秒以内。

该剧获奖记录:

1、1995年,获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2、1995年,获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3、1995年,获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美工奖。

4、1995年,获第13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连续剧奖。

5、1995年,获第13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

6、1995年,获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作品。

7、 2008年,获《国剧盛典·回响30年》,30年最具影响力电视剧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哪三国?

三国演义是指:曹魏、蜀汉、东吴三国。

曹魏:随着汉丞相曹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对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北方社会趋于稳定,生产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运。

蜀汉:188年,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刘焉死,子刘璋继任。刘焉 汉昭烈帝·刘备(字玄德),刘璋相继压平了当地豪强的反抗。207年,刘备邀诸葛亮为辅佐,提出“隆中对”战略思想。

东吴:黄巾起义时,孙坚随朱儁到中原镇压黄巾,后转战于凉州和荆州江南诸郡 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意外得到玉玺。隶属于袁术。在奉命进攻荆州刺史刘表之时,被刘表部下黄祖射杀。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百度百科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扩展资料:

2009年 入选 2009年度第三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2009年 入选 2009中国动画学会——年度推荐作品 2009年 提名 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国产动画片 2009年 荣获 第9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

最佳动画系列片奖 2010年 荣获 2009年度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动画精品——优秀动画片特等奖 2010年 荣获 第6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最佳动画配音奖 2010年 提名 第6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最佳中国动画系列大片 2010年 荣获 2010天下动漫风云榜——十大年度动漫作品、十大年度风云事件 2010年 荣获 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动画片奖.

2010年 荣获 第3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最佳影视动画电视系列片提名奖 2010年 荣获 2009年度国产原创动画作品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最佳导演大奖(朱敏)、最佳动画长篇提名奖 2011年 荣获 2011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动漫创意奖优秀创意动画电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三国演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