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藩镇割据是什么意思 藩镇割据后,百姓生活凄惨,官员愤怒写下一首讽刺藩镇的诗

火烧 2021-12-02 19:23:35 1084
藩镇割据后,百姓生活凄惨,官员愤怒写下一首讽刺藩镇的诗 熟悉唐朝汗青的同伙们必然知道,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将盛世之下的阴郁露出无遗,就算后来兵变被平定,然则却让此外的一股势力做大做强

藩镇割据后,百姓生活凄惨,官员愤怒写下一首讽刺藩镇的诗  

熟悉唐朝汗青的同伙们必然知道,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将盛世之下的阴郁露出无遗,就算后来兵变被平定,然则却让此外的一股势力做大做强,那就是节度使掌握的藩镇势力。唐朝一起头就有藩镇,不外都是在边境上,用来抵当异族入侵,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皇帝没有能力息灭兵变,便将藩镇扩展到了各个处所。而拥有藩镇的节度使们拥兵自重,在军事、财务、人事方面逐渐不再不受中央当局掌握,这一情形一向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消亡。

藩镇割据是什么意思 藩镇割据后,百姓生活凄惨,官员愤怒写下一首讽刺藩镇的诗

藩镇的节度使们掌握的处所究竟不如一个皇帝大,然则他们的野心和欲望并不比皇帝小,他们为了达到本身的目的,只能经由络续盘剥治下的公民们,乃至其时唐王朝的势力局限内,公民备受压榨。

节度使对公民的压榨有多厉害?连官员都看不下去。唐文宗时代,曾任歙州(安徽省歙县)、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刺史的李敬方气愤的都写诗骂起了节度使,当然,他也不敢明着骂节度使们,故而他只能选择讪笑那些丧心病狂的节度使们,个中较为有名的一首诗就是《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工资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这是一首外观上看着是责骂汴河的诗,实际上是要责骂那些让公民民不聊生的节度使们。汴河是隋炀帝在位时代破费伟大的人力物力开凿的一条运河,能够通到两淮之地,唐玄宗在位时代又花消人力进行疏导和清淤,让东南各地和洛阳连结水道通行有利于财务向中央汇集。中唐时期藩镇崛起之后,汴河运输的不再是给朝廷的赋税,而是节度使们从各地收刮公民所得。

(历史WWW.3xm.com.cn)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工资害亦相和”,汴河原本是主要的河流,是洛阳与两淮之地的交通动脉,当然也是公民浇灌庄稼的水源地,然而它在给公民和国度带来优点的同时,也给公民们带了好多的疼痛,一旦河水泛滥,将有好多公民遭殃。诗人更是进一步的控诉汴河的风险,“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东南四十三州”是一个地区局限,悉数都是分布在汴河四周的区域,一旦汴河显现洪流,四周公民的血汗膏脂都邑被覆没,老公民什么都没有了。实际上就是在指汴河到淮河区域的节度使们掉臂公民死活,以血腥残酷的手段压榨民脂民膏。

整首诗朴质无华,以汴河喻人,可谓寄意深刻。

其实唐朝诗人中有不少人都骂过藩镇给公民带来的战争,这个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李敬方,天然还会显现的一小我就是杜甫,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时曾如许反攻藩镇割据:“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上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平民数十人,亦拥专城居……西卒却变节,贼臣互相诛”,“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军州体纷歧,宽猛性所将“。

参考资料:《全唐诗》、《杜诗详注》

两个魏文帝都让弟弟做了七步诗,哪首更好?哪个魏文帝是好哥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