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鸿章左宗棠之争 左宗棠和李鸿章之间的瑜亮之争,为何李鸿章胜了
左宗棠和李鸿章之间的瑜亮之争,为何李鸿章胜了 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两大重臣,是清末最有权势两个实权大佬,也是洋务运动的引领者。两人都是治国的良才,又都权倾朝野,可谓一时瑜亮。不过两人虽然齐名,但

左宗棠和李鸿章之间的瑜亮之争,为何李鸿章胜了
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两大重臣,是清末最有权势两个实权大佬,也是洋务运动的引领者。两人都是治国的良才,又都权倾朝野,可谓一时瑜亮。不过两人虽然齐名,但关系可不咋地,是出了名的对头。自出道以来,两人就一直在争,一直在斗,一斗就是几十年,两人谁都不服谁。最终,这场持续的斗争以李鸿章获胜而结束,左宗棠输了个七零八落,遗恨而终。那么左宗棠为何输给了李鸿章?> >第一,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斗争并非仅仅个人恩怨,他们代表了湘淮两系的斗争。两人同出曾国藩的湘军,但由于湘系势力过于庞大,所以遭到了清政府的严重打压。清政府不仅逼迫曾国藩大肆裁军,而且对曾国藩的湘系进行分化,李鸿章就是清政府扶植用来制衡湘系的。湘系在清政府的打压下,势力急剧萎缩,而且一盘散沙,谁也不服谁。左宗棠虽然是湘系名义上的老大,但他根本无法号令整个湘系,沈葆桢、刘坤一等小集团和他走到并不近。左宗棠孤掌难鸣,当他调任陕甘总督后,其势力转移到西北,西北地瘠民贫,左宗棠手里的资源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和李鸿章对抗。虽然左宗棠靠着西征收复新疆让湘系焕发了第二春,但湘系的中兴非常短暂,随着左宗棠被调到中央,从此脱离了军队,没有了依仗。没有了左宗棠的西北湘军(确切的说是“楚军”),也逐渐被分化瓦解。而李鸿章是淮系的老大是淮系唯一的首领,而且是清政府重点扶植的对象。李鸿章始终牢牢把持着淮系的领导权,掌握着军权,而且他把亲信安插到了各地和要害部门,淮系其实已经控制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事实上,李鸿章的北洋已经尾大不掉,清政府也无法动他,清政府最后就亡在了北洋手上。> >第二,左宗棠性格孤傲刚直,善于做事,而李鸿章圆滑世故,善于做官。精通官场的李鸿章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大搞裙带和敛财,所以混的风生水起。李鸿章不仅挂着醇亲王、恭亲王等满清权贵,还把慈禧太后哄得团团转,各地督抚官员也纷纷攀附李鸿章这棵大树。在做官方面,左宗棠这个倔骡子是比不上李鸿章的。左宗棠独来独往,不喜欢拉帮结派,手下僚属中多是低品级的官员,而且多是武将,其势力完全不能和李鸿章相比。左宗棠天下大公,不拉帮结派,虽然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难免还是被挤出权力中央,郁郁而终。> >第三,李鸿章善于借势,李鸿章不仅和满清权贵关系密切,而且还把洋人拉上了船,挟洋自重。清政府最怕的就是洋人,自然不敢动李鸿章。其实,李鸿章的事业能做那么大,洋人是出了不小的力的,起码不是所有人都能从洋人那借来那么多钱。而左宗棠是主战派,恨不得把洋人都打跑,所以洋人对左宗棠是比较排斥的。在新疆他和俄国人打,在东南他和法国人打,打来打去,把资本都打没了。他苦心建立的福州船政局和南洋水师被法国人打废了,整个湘军集团也被打的七零八落,湘系集团逐渐被打没了。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力主和法国人和谈,让法国人不胜而胜,白瞎了左宗棠呕心沥血的付出。最终,左宗棠忧愤交加,中法战争后不久就一病不起,病逝在福州。 很赞哦! (1033)
相关文章
- 曾国藩功劳 为什么说湘军的主心骨是曾国藩,但功劳最大的却是胡林翼?
- 李鸿章子孙 曾国藩是如何锤炼李鸿章的?曾国藩与李鸿章
-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关系 进入晚清权力中心的洋人 与曾国藩李鸿章地位相
- 左宗棠和曾国藩谁厉害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关系是怎样的
- 左宗棠被谁所害 不听曾国藩话,李鸿章被师叔左宗棠学长彭玉麟一顿揍
- 左宗棠 李鸿章 曾国藩 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 李鸿章后人有多富 李鸿章后裔为亿万富豪,左宗棠又留下多少家产?还不到其一年工资
- 左宗棠和曾国藩谁厉害 李鸿章有多黑?为了整倒左宗棠,让巨富胡雪岩倾家荡产,郁郁而终
-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吗 曾国藩与学生李鸿章谈外交:要以诚打动洋人
- 左宗棠与李鸿章 李鸿章三次顶撞老师曾国藩,关键时刻让步让曾国藩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