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日俄战争惨烈 清朝末年老照片:日俄戰爭時期遼寧的社會生活,街頭掛膏藥旗
清朝末年老照片:日俄戰爭時期遼寧的社會生活,街頭掛膏藥旗 1905年,父親照看孩子。今天為大家刊發一組清朝末年老照片,具體時間為1904-1905年,記錄了遼寧的社會百態。當時遼寧稱奉天,主持軍政一切

清朝末年老照片:日俄戰爭時期遼寧的社會生活,街頭掛膏藥旗
1905年,父親照看孩子。今天為大家刊發一組清朝末年老照片,具體時間為1904-1905年,記錄了遼寧的社會百態。當時遼寧稱奉天,主持軍政一切要務的最高官員是盛京將軍增祺。1904年,清朝開國君主皇太極的陵墓一景。遼寧對清廷的意義非同尋常,這裡是「龍興之地」。八旗在此地發展壯大,而後揮兵進中原,稱霸天下。瀋陽(時稱盛京)不僅有其祖陵,而且保留著皇宮,一直被視為留都。
1904年,一男子坐在俄軍戰壕旁邊。到了清朝末年,情況有了很大變化,朝廷對「龍興之地」的守護力不從心,列強開始染指其中,試圖獲取非法利權。1904-1905年,日、俄兩國因爭奪遼寧地盤而終至於發生了戰爭。
1905年,大連街道,掛著膏藥旗。令人痛心的是,清廷對日俄戰爭不是嚴正抗議、維護主權,而是選擇保持中立。國庫空虛、軍力虛弱,慈禧太后也沒辦法,只得任由兩強相爭。這種狀況跟當初八旗入關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1904年,瀋陽鐘樓。這一組照片或多或少能看到當年日俄戰爭的痕迹,前如俄軍丟棄的戰壕、掛著日本膏藥旗的街道等等。現在咱們看到的這張瀋陽鐘樓照片,右下角有一個逛街的日軍士兵。日俄戰爭的最終結果是日軍獲勝。
1904年,瀋陽冷清的大街,不遠處是鐘樓。日俄開戰時,給遼寧百姓帶來深重災難,很多人失去家園。盛京將軍增祺無力維護主權,只能做一些賑濟災民的工作:一方面設立機構,招集流亡的老弱;二是創辦粥廠,解決難民口糧問題。
1905年,遼陽白塔。遼陽白塔始建於遼代,有千年歷史,所幸躲過了清末戰火,經多次補修,以原有面貌保存至今。此塔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05年,挑扁擔的男子。扁擔一頭挑著酣睡的孩子,一頭挑著小黑豬,既不耽誤看孩子,也不耽誤忙活計。
1904年,瀋陽監獄裡的囚犯。他從木籠里伸出頭來,好奇地面對鏡頭,一副並不為自己的處境擔憂的樣子。
1905年,瀋陽運載貨物的獨輪車。根據遠處的佛塔,有沒有瀋陽居民能判斷出這裡是什麼位置?清朝瀋陽在東西南北四方各距城中心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有四寺四塔,四塔均採用了相似的白色圓肚實心磚砌喇嘛塔風格。
很赞哦! (1046)
相关文章
- 清朝末年大臣 揭清朝末年当时政府许可的四类妓院
- 大刀王五厉害吗 清朝末年武师大刀王五: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 清朝末年大臣 清朝末年男子当街惨遭凌迟后喂狗
- 清朝末年大臣 为什么清朝末年还处于冷兵器时代,而明朝却是世界一流火器国家?
- 清朝末年的皇帝是谁 清朝末年的美国是什么样子的?那时他们建国仅仅只有100多年
- 清朝末年大臣 关于清朝末年的历史
- 光绪是怎么称呼慈禧的 清朝末年正值壯年的光緒,為何先慈禧一步去世?
- 清朝末年的皇帝是谁 清朝末年北京城的三大恶少,个个身份显赫,最后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 清朝末年大臣 清朝末年东北还有三十万的八旗,为何清廷选择了退位?
- 清朝末年大臣 清朝末年历史背景详细些200~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