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双航母”首次同框!辽宁舰与国产航母相聚大连

火烧 2021-02-28 08:33:17 1075
5月27日,一张拍摄地点为大连造船厂附近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显示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已经抵达大连旅顺军港,与正在船坞内进行维护的国产航母首次同框出现。 图片来源:微博@秋声过耳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刚刚完成首次试航的国产航母目前正在进行入坞维

5月27日,一张拍摄地点为大连造船厂附近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显示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已经抵达大连旅顺军港,与正在船坞内进行维护的国产航母首次“同框”出现。

图片来源:微博@秋声过耳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刚刚完成首次试航的国产航母目前正在进行入坞维护,而“辽宁”号航母经过了近年密集的训练和科研任务之后,可能也到了需要检修的时间。或许在国产航母完成维护,继续进行试航的时候,辽宁舰则会“接班”入坞进行相关的维护修理。

辽宁舰为何此时回厂检修?

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两艘航母在船厂同框的几率并不太大。这次是一个特殊时期,国产航母刚刚下水进行海试还没有服役,而辽宁舰恰巧在该阶段返回船厂进行检修,所以才会出现两艘航母在船厂的现象。而在国产航母正式入列服役之后,其和辽宁舰应该担负各自的战备值班任务,两艘航母同时再进大连造船厂进行检修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了。

对于辽宁舰返回大连造船厂的目的,宋忠平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检修。检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例行性的检修,另一种是大修,大修一般是服役到中期寿命期进行的。目前观察辽宁舰是进行哪种检修首先要看其下一步是不是要进船坞。如果进入船坞说明要对它包括水线以下的部分进行全面检测。进行什么规模的检修另一个判断标准是花费时间的长短。检修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个月、一年,长的两年时间都有可能。

辽宁舰在2014年年中曾返回大连造船厂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例行维护作业,在此之后辽宁舰进行了多次跨海区训练,所以此刻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是正常也是必要的。这次如果辽宁舰进入干船坞里面说明其检修时间会比较长,可能有数月之久,如果只是靠泊码头进行检修时间会很快。

宋忠平介绍,至于航母检修的周期并没有约定成俗,各个国家是有差别的。美国航母的检修时间相对而言周期比较长,因为美国的航母使用经验比较丰富,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检修流程和检修周期,使得检修更加常态化。相比中国刚开始拥有航母,还没有真正形成完整的检修体系。“尤其是多艘航母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怎么样建立一个完备的检修体系,中国还在摸索和探索,这需要一个过程。”

作为“娘家”,辽宁舰回到大连造船厂进行“身体检查”再正常不过。宋忠平表示,这符合常理,也符合正常流程,如果未来大连造船厂造出核动力航母,那么核动力航母也会回到大连造船厂进行检修。

▲双航母同框照片迅速走红。

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大型舰艇建造基地,大连造船厂具备同时对两艘航母进行检修能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会比较多,同时检修几艘航母都没有问题。大连造船厂不仅修造辽宁舰以及国产航母等各类军舰,同时还在建造十几万吨、几十万吨的滚装货轮和其它一些民船,包括游轮,这些都代表他本身的造船能力很强,对于船厂接受多少艘军舰进行检修的能力不应该有丝毫的怀疑。

对于两艘航母同框的现象,宋忠平认为,这说明中国已经拥有了两艘航母,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航母同框。比如美国圣迭戈航母基地,三艘、四艘甚至更多航母同框的景象都能看到。对于中国而言,双航母同框意味着中国距离实现双航母的时代越来越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拥有的只是中型航母,未来建造更多大型航母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好戏等着民众来看。宋忠平表示,“双航母,只是我们的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很高,但也只是一个起点。”

航母舰载机夜间起降成功

5月24日的中央电视台在节目中公布中国航母舰载机突破了夜间起降技术,航母专家李杰表示,这意味着中国航母辽宁舰编队初步具备形成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朝实战化能力形成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舰载机飞行员夜间起降技术的国家。

这是官方媒体首次对外证实航母舰载机具备夜间起降能力。报道称,“一年来,航母部队攻坚克难,舰载战斗机实现了从昼间向夜间、从单机向编队、从技术向战术等多项突破,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着舰指挥员通过资质认证……”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入列;2个月后的11月23日,航母舰载机首降成功。在零的突破之后, 舰载机驻泊数量、单日飞行架次、起飞和回收效率不断提升,多批歼-15舰载机飞行员通过了航母资质认证。在今年4月份的跨海区训练中,在与海军岸基航空兵进行的对空作战训练中舰载战斗机首次全程担负战备值班,这被外界猜测认为,舰载机已经具备了夜间起降能力。

夜战是现代战争发起的首要方式。航母专家李杰表示,只有具备了夜间着舰能力,才意味着舰载机飞行员成为真正意义上合格的飞行员。舰载机只有具备夜间起降能力,辽宁舰才能形成全天候的作战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面对运动的航母,舰载战斗机要在复杂的环境下、有限的着舰区中降落起飞,风险高、难度大,因此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夜间着舰更是舰载机飞行训练中的风险系数最高的科目。在夜间茫茫大海中,在运动的军舰上,航母本身为了避免暴露还不会开强光灯,舰载机在夜间训练能见到的参考物非常少,这意味着舰载机的飞行员只能借助自身的探照与跑道的标志灯等,以此为参照物进行着陆。“除了掌握夜间着舰的关键技术,掌握好夜间着舰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心理障碍。”李杰表示因为此前没有过夜间着舰的经验,对灯光的判断感觉很不好掌握,复杂程度加大,因此心理素质过硬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

从央视对外公开舰载机突破了夜间起降技术的报道中,李杰推测分析认为,肯定不是一个飞行员成功进行了夜间起降训练,至少应该有4-5名飞行员。世界上,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曾经的英国都掌握夜间起降技术,现在中国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李杰表示,舰载机着舰各种环境条件很复杂,从气象条件一个方面分析,存在,白天,夜间,简单和复杂气象四种情况。在这个过程中,首次是简单气象下的白天,复杂气象条件的白天;然后是简单气象条件的夜间,最后是复杂气象条件的夜间。既然目前已经有飞行员顺利完成了夜间起降训练,掌握经验,李杰表示接下来除了要训练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夜间起降训练,另一个重点就是提高具备夜间起降的飞行员数量,任何一种战斗力的形成和数量都有关联,只有足够多数量的飞行员掌握该技术,航母才能形成全面的作战能力。

中国为什么要造国产航母?

发展远洋海军的根本动因在于中国的利益和格局远不再局限于东亚地区,几乎已遍布世界。二战以来的现代海军发展历史表明,航空母舰几乎是远洋海军的标配,它往往是舰队的核心。建设远洋海军,就不得不发展航空母舰,对于像中国这样缺乏较好远洋支撑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因为,身处大洋的舰队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去获取制空权和进行区域防空,而航母是移动机场,是在远海大洋夺取制空权的利器。美英等国的经验表明,即便在拥有众多海外基地和盟国支持的情况下,其海外行动依然极大依赖航母上的舰载机提供空中打击、战术掩护和控制支援。同时,航母编队还是海上的综合作战平台,集情报搜集、兵力投送、火力支援、指挥控制等功能于一体,能全面遂行防空、反潜、对岸打击和对舰攻击等作战任务。

▲2017年4月26日,国产航母正式下水。

在1982年,如果没有“竞技神”号和“无敌”号这两艘航母,那么英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随着现代加油机和新型打击武器的日益精巧,航母的作战半径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一般认为,大型航空母舰编队的舰载攻击机对水面和岸上目标的攻击半径可达1000海里;防御时,对空防御纵深可达300海里,对潜防御纵深可达200海里以上。未来,伴随传感器技术的提升和打击兵器作战半径的进步,航母的大平台效应还将得到更佳体现。

除了诸多的军事化功能之外,现代航母愈来愈多地承担着多样化的非军事任务,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航母是进行灾难救援、医疗援助和其他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工具。在2004年底的印尼海啸中,在道路、机场各种交通瘫痪之际,美国“林肯”号航母的强大垂直空运能力在灾难救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航母还是在危急时刻进行人员转移的有力手段。在2006年的以黎冲突之中,英国就派出了“卓越”号航母为首的多艘舰船进行“撤侨”。

因此,航母是远洋舰队的核心,没有航母就没有真正意义的蓝水海军。发展先进的航母平台,拥有强大的航母战斗群是当今世界各大海军的一致建军思想。中国海军的发展可以促进亚太地区的力量更加平衡,这意味着地区局势将更加稳定;中国海军力量的增强还意味着中国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为地区和全球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预计,中国航母将主要承担保护海上交通线、进行海军外交、执行地区威慑和人道主义援助与灾害救援四大任务。

发展航母是中国远洋战略的一部分,是中国走向深蓝,承担国际责任,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而非是为了增加与周边国家或美国博弈较量的砝码。近海不应是中国航母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国毗邻的西太平洋和北部印度洋才是中国航母有所作为的区域。中国航母可能还将继续在南海和台海附近进行演习或训练,但在这些区域进行战备执勤的意义并不大。鉴于中国应对海洋争议日益多元化的作战平台和方案选项,一些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仍盲目地“对号入座”,显然也太过低估了中国航母的志向。当然,也不能排除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继续炒作“中国威胁论”,而对中国航母进行有意夸大其词的解读或“捧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