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虔诚的心拜佛句子 拜菩萨的句子 拜菩萨的诗句

拜菩萨的句子 拜菩萨的诗句
拜菩萨该说些哪些吉利的话
佛菩萨就如同我们的老师 所以磕头前要如同见老师说老师好一样先问讯 后磕头埂 再问讯 知道的就尊称名号 不知道的就不要乱念 心诚
拜观音菩萨时要说什么
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愿,求菩萨保佑实现。
另外,我们信佛,学佛,欲求好运,福气,还有一个非常需要讲究的地方, 就是要能在生活中,实践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能改正过失,并行善积德,做佛菩萨的好学生,佛菩萨知道了,会非常高兴,你因此也会有很好的福报的!
朋友如果你对佛法有兴趣的话,我再为你详细解说一下。
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有一大恶,一大善,很能决定我们将来的福气,运气
此一大恶,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即是杀生,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生灵最为爱惜的,就是自己的性命,我们杀生夺命,生灵的痛苦很深,怨恨也很深,佛法告诉我们,杀生是大恶行,是有恶报的,我们求福求运,此一条不可不戒之。
另外,有一种极大之善行,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就是孝顺父母,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朋友你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
最后,朋友你可以请一些佛学书籍来看下,我们信佛,学佛,不仅仅是去名山古寺烧个香,磕个头就了事了,我们的福气,运气,一方面可以靠菩萨保佑,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学习佛法,实践佛法(比如诵经,吃素,放生),去行善积德修来的。
佛学书籍寺庙里有请,新华书店也有售的。很多经书都很难懂,初学可以看一些佛法普及,佛法入门的书。
(佛法中谈到的人生的归宿,我们现在是人,那有没有来世呢,来世会变成什么?有没有永恒的生命?另外,来世能幸福吗?还是痛苦?有没有既让自己幸福,又让所有的众生能感到幸福的办法呢?这一点,佛法有详细的谈论)
拜菩萨的有什么规矩啊
烧香拜佛的某些注意事项
注意了: 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烧香注意事项: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範,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步骤如下:
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现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很多人抓着一大把燃着的香到处拜,滚烫的香灰在寺院到处飘着,阵阵浓烟熏着人们的眼睛,以为香越高,越大把心越诚,这些都是不懂的表示,其实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没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烧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不必多烧。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有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不过见过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师父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
进庙前沿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进去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据说门槛是神的肩膀还是啥了,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诚,要茹素,手要干净,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唠叨话”,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敬的话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别求发财,佛不是保佑你发财的。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顺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佛又不争你的一柱香,这个说法是要让我们不要随意承诺,所谓做人应该有言必践吧。佛所恼的应该是这些虚妄之言吧。
不要跨过蒲团,因为也会给人一种不庄严的感觉,而你后拜,却站在正在上香的香客前面,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可能会让别人起(口真)念,贪 ,(口真),痴就是修行路上的三毒。三毒不灭难见真如本性。
去道观许愿是要还愿的。一年愿望实现后回来,方法进去问人就可以了。如果没许愿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还愿的,但是你最好许个做多少善事的愿。就发愿来促使你本身的许愿。
不要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围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这也是不对的行为,叫“偷盗四方常住”也要获果报的。
不要在寺院吃荤食。
寺院通常有经书赠送的,不要忘了请几本,世间之物还有什么比经书更珍贵的......余下全文>>
拜菩萨有什么讲究 拜菩萨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束缚执着之事,则定堕三恶道而不得度,慎哉!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寺庙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下地狱受苦!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而犯了偷盗寺物之罪,够下地狱之条件。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当堕恶道矣!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
我常看到多人在佛堂中吸烟、嚼槟榔,实为不敬三宝行为,并污秽了佛堂清静。应知香烟之气颇毒,可使人致癌,并干扰人之情绪,嚼槟榔非但不雅观,且污染环境卫生,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护法,若随地吐槟榔汁,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则罪不可赦也。
进入大殿佛堂内,应赤足入,穿一般鞋子进堂,当污秽佛堂清洁,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免污及圣地,而惹罪衍,当得戒守之。
一口痰一把鼻涕,下地狱火烧不息。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醇香传百里,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芳香遍满虚空,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
第四条: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
入寺内不踏门槛,需踌脚而入,是为礼也,子曰:“君子不入中门,行不履”而佛寺乃法王宝殿,佛祖其位尊当主过玉皇大天尊及一切天人,进入佛寺,当视为进入皇帝殿,拜见皇帝一样,得遵守寺内礼节,庄严不得随便,方免犯不敬三宝之罪。
第五条: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
第六条: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
第七条:入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于佛寺四周常有众菩萨居之,天龙八部护法,环境清净无染,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若于佛堂内随地吐痰及擤鼻涕,当污及圣地,造成空气污染,病菌传播,有害僧宝罪,当入地狱受苦,有经为证,僧护经曰:“在佛地,涕唾污地,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火烧受苦不息”。若欲吐痰擤鼻涕,当以卫生纸包之,投入垃圾筒内,或至洗手台吐之,以水冲洗,当不患。!
第八条:入佛堂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
凡入佛堂,应旋即佛顶礼,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色好,二、得好音色,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涅槃道。而绕佛方向,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拜佛后当即进出,切勿喧哗。
第九条:寺庙内用食,当提捐献
凡寺庙适逢菩萨辰日,举办消灾法会,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或平时到寺庙用餐,皆得捐献功德金,因所食之物,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不应白吃的;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以为佛寺内节庆日,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而不必捐钱,如此当犯偷盗食之果报。当种下地狱之根而不知,慎之!(非出家人不得供养)
第十条:一枝法杖倚壁,证果全失
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但入佛堂拜佛,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故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自得福德而不犯,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但其中这果报相差却甚巨矣!尤......余下全文>>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送友人诗句长亭外 送友人诗句 下一篇:鸡叫声用词语表达 鸡叫声的词语请问拜菩萨的礼节
敬佛,许多细节上都有讲究的。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是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
烧香时,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家里拜菩萨有什么讲究
菩萨最宜坐西向东朝向,并且不向厕所、花、果’五供为主,切记供酒肉荤腥,这样对菩萨也是不敬的、水、灯,一般都是以‘香,好多信徒用化学香来供菩萨,气味浓,闻着也难受,更可况是敬菩萨呢,也不能背靠厨房卫生间等地。
其次、不向卧室、不向餐桌,菩萨的摆放位置要安排妥当了首先,
我经常用的无相铜炉的一款植物香就是很不错的香品,就是摆放贡品了?
为了你的祈愿能得菩萨加持,还是建议你用心请一款好香来供菩萨;
最后一点,还是需要信徒注意的,在香的选择上要用心,不能马虎,这样也能更好地向菩萨传达祈愿了
什么样的人会去拜菩萨
净空法师---拜佛真正的意义,我对佛这种恭敬心,我今天一天当中要应用在生活上,对人、对事、对物就像对佛这么恭敬。
『礼拜、供养、五悔』,我们讲「五悔」里面就包括了礼拜、供养。五悔法门是什么?悔是忏悔,忏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个科目,说实在话,所有一切修行法统统是忏悔法。五悔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这个在此地不能细说,细说要讲很长的时间。修敬!一切恭敬。假如我们真正想学佛,真正要求生净土,在这一生当中有成就,一定要努力认真去学,学敬。诸佛是一切佛,一切佛里面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佛。未来佛在哪里?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对佛恭敬,对人不恭敬,你错了,那就是你在佛法里种个种子而已,你这一生怎么修都不能成就。为什么?烦恼习气不断。
所以我们每天拜佛,拜佛的用意在哪里?我天天对佛恭敬,佛一定很喜欢我,那就错了!你拜他,他未必看到你;看到你,他也不理你。拜佛真正的意义,是要我早晨起来礼佛,我对佛这种恭敬心,我今天一天当中要应用在生活上,对人、对事、对物就像对佛这么恭敬。你真的是礼拜了,这么个意思。所以今天我们看到拜佛的人很多,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像从前寒山、拾得看到,在外面拍手笑话。这个拜佛像什么?像那个碓,舂米一样,上上下下,不起作用。离开佛堂,这个人喜欢,那个人瞪眼睛,那怎么行?不可以。不晓得那是上课,我们在佛堂作课是上课。上课学什么?学了要会用,学以致用,要用在生活上,那叫真的拜佛。不能用在生活上,你对那个佛像拜,你白拜。拜佛是修行,怎么个修法?原来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把不恭敬的心、轻慢的心修正过来,一切恭敬,这是修行。修正我们不恭敬错误的行为。所以今天学佛的人很多,得佛受用的人不多。为什么?没有真学,学的都是皮毛、学的都是形式、样子,没有实质、没有内容。所以真实利益他得不到。这是第一个礼敬。
梦见拜菩萨的时候,菩萨和我说话
在佛教而言,任何一位菩萨,都是世间的大福田,是带给人们真正幸福的依止处,见到菩萨,是非常吉祥的梦境,希望您能把握住这个因缘。耽
慧律大法师曾开示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
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这个梦境总体来说,还是很如法的。的确,您应当发起殊胜的心,祈愿您的母亲早日舍烦恼病,得智慧法身。乃至在她的耳根边,念诵大乘经典,包括一些经咒(如果对咒语有信心,不妨收看慧律法师《安乐妙宝》讲座并学习)。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我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初几拜菩萨最好
随时随地都可以。
佛菩萨是大成就者,大慈大悲,法力无边,如需供奉、摆放或祭拜,不需要选日子、挑时辰、看风水、定方向的,“一佛破万煞”,百无禁忌,是不受任何外力限制的。
至于强调初一十五上香拜佛拜菩萨的原因,是因为上香既可以供养佛菩萨,也可以同时供养六道众生,其中鬼道众生有一类是专门以香为食物的,但是它们那边的时空流速比我们慢,鬼道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一个月,所以我们在初一、十五上香,就是供养它们吃午饭和晚饭,那么这两天上香的功德就特别大,这就形成了初一十五上香的习俗。
实际上只有心中有佛,随时随地都可以上香的。
拜菩萨一般拜几拜为好的,已经点好香的
一般是三拜吧,表示礼敬佛法僧三宝,拜的时候要庄严心净,多了没有限制。有师父能做到三千拜,还有些人修行每天上百磕大头。不同的教派仪轨和方式不同,重点放在信心和恭敬心上。
拜佛是佛家修学很重要的一个科目,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的足,称作「接足礼」。此修学的目标,在断除我们骄慢(骄傲、怠慢)的习气。我们对佛会行接足礼,对一般人不会,所以不起作用。因此,在佛堂是上课,学了要运用在生活当中。换言之,我们从早到晚见一切人、一切物,就像对佛一样谦虚、卑下、尊重,以尊重佛的心去尊重一切众生,乃至尊重一切恶业众生,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对待,这才能成就平等心。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上):‘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来源: 佛学大词典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送友人诗句长亭外 送友人诗句 下一篇:鸡叫声用词语表达 鸡叫声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