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典故的成语 成语: 流水高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2-06-13 15:41:17 1056
成语: 流水高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流水高山 成语简解 编号: 1724 成语: 流水高山 注音: ㄌ|ㄡˊ ㄕㄨㄟˇ ㄍㄠ ㄕㄢ 汉语拼音: liú hǔi gāo hā 参考词

成语: 流水高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流水高山 成语简解 编号: 1724 成语: 流水高山 注音: ㄌ|ㄡˊ ㄕㄨㄟˇ ㄍㄠ ㄕㄢ 汉语拼音: liú shǔi gāo shān 参考词语: 高山流水 释义: 义参「高山流水」。见「高山流水」条。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流水高山”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高山流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高山流水」原形容乐曲的高妙,出自于《列子.汤问》里的一段故事:春秋时楚国的伯牙善于弹琴,每回弹琴时,好友钟子期都能听出他琴音里要表达的心意。有一回他在弹琴时,想要展现的是高山的壮阔,钟子期听了后说:「弹得真好!像泰山般高耸。」又有一次想表达盛大的流水,钟子期就说:「嗯!这琴声有如江河般地壮阔。」每次不论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伯牙想借由琴声表达的意念,伯牙十分感动。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此生再也没有人能这样懂得他的音乐了,于是将琴摔坏,终生不再弹琴。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流传后世甚广,因此「知音」一词就用来比喻知心的朋友。而文中「志在登高山」、「志在流水」二语,就被浓缩成「高山流水」,用来形容乐曲的高妙,后来也因这段故事,而用它来比喻知音。 典源: 此处所列为「高山流水」之典源,提供参考。#《列子.汤问》伯牙1>善鼓2>琴,钟子期3>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4>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5>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解〕 (1)伯牙:春秋时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善鼓琴者,与钟子期为至交。 (2)鼓:弹奏。 (3)钟子期:春秋楚国人,生卒年不详。与伯牙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听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已无知音,乃毁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4)峨峨:音ㄜˊ ㄜˊ,高耸的样子。 (5)洋洋:水势盛大的样子。 书证: 01.宋.晁补之〈李成季得阎子常古琴作〉诗:「昔人流水高山手,此意宁从弦上有?」 02.《冷眼观.第二二回》:「不过因为我国政府讳言革命,所以他就变了这么一个谜语出来,把人猜着顽罢了。惜乎那人不悟,倒未免叫李君反存了个流水高山知音绝少的观念在心里了。」 成语接龙

“山”字开头的成语

“流”字结尾的成语

“流”字开头的成语

有典故的成语 成语: 流水高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山”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流水高山。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流水高山”分成的单字详解:

流, 水, 高, 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