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暑益气汤的组成中含有 清暑益气汤详细资料大全
清暑益气汤详细资料大全 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暑剂,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等属于气津
清暑益气汤详细资料大全

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暑剂,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等属于气津不足者。
基本介绍
中文名:清暑益气汤(王氏)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分类:清热剂-清暑解表出处:《温热经纬》 歌诀,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义,运用,加减化裁,禁忌,附注,附方,组成,功用,主治,化裁方之间的鉴别,重要文献摘要,歌诀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组成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用量
西洋参5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6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用法
上药㕮咀。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方义
本证多由暑热伤津所致,治疗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方中以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解暑,共为君药。荷梗可以解暑清热,又可理气宽胸;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其功专于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泻火;竹叶清热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运用
本方用于暑热气津两伤证,临床套用以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加减化裁
若暑热较高,可加石膏以清热解暑;暑热夹湿、苔白腻者,可去阴柔之麦冬、石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增强祛湿之功;黄连味苦质燥,若暑热不盛者可去之;用于小儿夏季发热者,可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禁忌
本方因有滋腻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宜使用。附注
附方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组成
黄芪、苍术、升麻各6g,人参、炒神曲、橘皮、白术各3g,麦冬、当归身、炙甘草各2g,青皮1.5g,黄柏2g。功用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主治
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以上两方同名,均有清暑益气的作用,主治暑病兼气虚之证。但《温热经纬》之清暑益气汤于清暑益气之外,重在养阴生津(用石斛、麦冬),宜于暑热伤津耗气之证。《脾胃论》之清暑益气汤清暑生津之力稍逊,但重于健脾燥湿,用治元气本虚,伤于暑湿证。重要文献摘要
《温病条辨》卷四:“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 很赞哦! (1041)
- 上一篇
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 摩天大楼顶上的午餐照片:著名照片背后的故事
摩天大楼顶上的午餐照片:著名照片背后的故事 1932年9月20日,曼哈顿41号大街上,11名钢铁工人参加了一个大胆的宣传噱头。这些人习惯于沿着他们在洛克菲勒中心建造的RCA大楼(现在称为GE大楼)的大
- 下一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树立责任担当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树立责任担当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树立责任担当意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求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