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皇帝可以随便宠幸宫女吗 她生在帝王家庭却沦为宫女,晚年培养了两任皇帝成为千古名后
她生在帝王家庭却沦为宫女,晚年培养了两任皇帝成为千古名后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三国时期吴国的吴夫人,讲述了吴夫人短暂的一生是如何教育子女,培养出几位叱吒历史风云的子女。(一位成功的母亲是如何教育出色

她生在帝王家庭却沦为宫女,晚年培养了两任皇帝成为千古名后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三国时期吴国的吴夫人,讲述了吴夫人短暂的一生是如何教育子女,培养出几位叱吒历史风云的子女。(一位成功的母亲是如何教育出色的子女?且看三国吴夫人教子方法!) 本期我们将继续「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女人”话题,讲述一位北魏时期的太后。 她曾是北燕国君冯弘的孙女!生于帝王之家的她,本应享受公主般的待遇,可却遭受国破家亡的命运。先是母国北燕被北魏所灭,后是生父冯朗得罪北魏皇帝惨遭灭族之祸,作为女眷的她被带入北魏帝都平城做宫女。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开启了她的不平凡人生。她就是北魏史上最著名的文明太后。 从贵族到宫女 文明太后姓冯而不知其名,作为封建社会的女人,即使位高权重也很少有人记载其名,这是重男轻女思想所毒害的结果。冯太后出生于北燕的皇族世家,其父是北燕皇帝冯弘的皇子。北燕虽偏居一隅,但也遭到北魏的无情灭国。冯朗因降魏而得以在北魏谋得一官半职,本想以此安度余生,不料却得罪了太武帝而惨遭灭门之害。 被灭门时,冯太后还是小孩,侥幸的逃过一劫,活了下来。不久,她就被送进北魏国都平城,作为一名宫女。 在宫里,她得到了自己的姑姑,太武帝的冯昭仪地体贴照顾。教她识文断字、为人处世,阅览群书等等,使她渐渐成为一位气质高雅的美人。 冯太后不仅气质佳,而且又聪明。很快就被皇孙拓跋濬选入太子宫中,告别了奴婢的身份。 从宫女到皇后 公元451年,北魏宫廷发生政变,太武帝惨遭太监宗爱所害。被拥立登基的新帝南安王拓跋余,皇位还没坐热就又被宗爱所杀。在一系列的变故后,皇孙拓跋濬登上皇位,史称高宗文成帝。文成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太监宗爱及一帮奸臣,同时树立了一批自己的亲信,朝廷才得以重新稳固下来。 文成帝即位后,冯太后也顺理而知的成为了皇后。但这个过程可有点波折: 其一、北魏的后宫采用的是西汉武帝的政策,太子的母亲必须自尽。恰恰冯太后没有生育,免于一死。而文成帝最喜爱的贵人生有一子,随即立此子为太子,也就是日后的献文帝拓跋弘。但因拓跋一族有言在先,所以太子生母就必须死。太子生母死后,年幼的的太子就由冯太后抚养; 其二、北魏皇族的皇后必须经过手铸金人的仪式后,才能有资格担任。在以往的五次铸金人仪式中,就有两次以失败告终,加上文成帝的其他夫人也虎视眈眈的觊觎此位。最终冯太后屏住压力铸成金人成为文成帝的皇后。 但好景不长,文成帝年仅二十六岁就驾崩,留下了一个偌大的北魏帝国给她和年纪尚小的太子拓跋弘。面对这一切,冯太后开始从后宫走向了前台,辅佐幼子开创北魏鼎盛的时期。 从执政到归政 面对主幼及皇后临朝的局面,权臣乙浑便肆无忌惮地的矫诏诛杀大臣,扶持党羽,控制朝廷内外,欲有取而代之的节奏。此时的献文帝还小,肯定不知如何应对面前的这位权臣。所以,这时的真正主持朝政的是冯太后。冯太后淡定自若,一面不断的麻痹乙浑,一面又积极联络朝中重臣、宗室藩王。待时机成熟,一举平定了乙浑之乱。 乙浑的问题解决得干净利索,冯太后也受益颇多,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开始大展身手。先是重用了两袖清风、博学多才的老臣高允;接着重建立各级学校,培养人才;这也是重用高允的原因。 冯太后欲图走教育强国之路,注重办学,不断的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别忘了冯太后刚入宫之时,她的姑姑就在教她学习读书,所以她深感此理可行。 冯太后注重教育 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献文帝也成长起来,冯太后认为是时候归还朝政,颐养天年。于是,献文帝顺利亲政。亲政后的献文帝干了一件错事,就是把冯太后提拔的官员全给换了,还找了借口把冯太后的男宠李奕给杀了。 这让本为和睦相处的母子俩,瞬间转为仇敌,矛盾彻底激化开来。冯太后对献文帝的种种行为感到十分不满,不断的施加压力给他。献文帝则更干脆,直接禅位给年幼的太子孝文帝拓跋宏,阻断了冯太后掌权朝廷的机会。自己坐上太皇上的位置,学着冯太后的样子,操控起小皇帝把持朝政。 这一步彻底激怒了冯太后,在献文帝去拜见她的时候,果断将他毒杀,重新夺回对朝政大权的控制,继续帮助小皇帝管理偌大的帝国。 面对新皇孝文帝,虽然是献文帝的儿子,但是冯太后对这个孙子还是很疼爱的。这次重掌朝政大权,她放弃独掌朝政的念头,把毕生心血都倾注在培养孙子孝文帝身上。在冯太后的培养下,孝文帝渐渐地成长为一位在政治上、军事上都非常杰出的君主,而且还是一位难得的明君,进一步的推动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让北魏国力发展到了鼎盛。 孝文帝图 盖棺定论 冯太后做作为汉人,很是注重学习汉法,并在朝廷上大力推广新制度,效仿汉法。对孝文帝的教育也是往这方向发展,日后孝文帝著名的改革就是得益于祖母冯太后的培养。可以说是冯太后间接的推动了北魏的鲜卑民族汉化的进程。 公元490年,四十八岁的冯太后因病去世。冯太后的一生之所以可以称得上伟大,是其积极的推动北魏的改革,从一个还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的国家成功的汉化成为霸居北方的大国,冯太后是功不可没。在执政期间,虽然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但总是利大于弊,她不仅知人善用,赏罚分明,还鼓励皇帝等皇室成员带头学习经典著作,进一步实现她的教育强国的计划。 可以说,冯太后是千古难得的一后。 北魏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笔者2015年4月在大同博物馆拍摄) 很赞哦! (1049)
相关文章
- 什么是对食 太监和宫女对食是什么意思_宫女太监对食是什么意思
- 宫女为后 皇子夭折率高都是被毒死?宫女出身低微任人打骂?揭《延禧》、《如懿》没演的历史真相
- 红楼梦中的两位王妃 历史上致使两位王妃人间蒸发的宫女
- 小宫女 李陵容是谁?她是怎么从黑人宫女当上皇妃的?
- 宫女为后 清朝的宫女都是什么人?为何无人敢娶?
- 宫女为后 历史揭秘:宫女为上龙床而使用的惊人手段
- 怎么对食 太监宫女对食工具,太监宫女“对食”的性工具,太监可以娶老婆吗
- 宫女为后 各位帮我想一些适合清朝的 宫女 丫鬟 的名字吧
- 皇帝可以随便宠幸宫女吗 她生在帝王家庭却沦为宫女,晚年培养了两任皇帝成为千古名后
- 张太皇太后 萧耨斤:从宫女成功逆袭为大辽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