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蔣介石當選總統後,副總統就是擺設,為何仍有李宗仁等6人爭搶
蔣介石當選總統後,副總統就是擺設,為何仍有李宗仁等6人爭搶 1948年4月19日,身為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給自己加了個新頭銜——中華民國總統。自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平病逝後,國民黨
蔣介石當選總統後,副總統就是擺設,為何仍有李宗仁等6人爭搶

1948年4月19日,身為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給自己加了個新頭銜——中華民國總統。自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平病逝後,國民黨內無人敢接任中華民國總統一職,蔣介石一向以孫中山的信徒自居,自然也不敢邁出這權力巔峰的最後一步。,但實際上,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蔣某人雖非總統,權勢卻比總統還大,在4月19日的總統選舉中,蔣獨得2430票,作為陪襯的居正僅得269票。按道理說,以蔣介石的獨斷專行,隨後要選舉的副總統就是個陪襯,不可能分走總統的絲毫權力,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淪為陪襯的副總統不但有人出來競爭,而且一出來就是6個。,新桂系首領李宗仁要通過副總統職位,對蔣取而代之,早在競選之前,蔣介石已經明確對李宗仁表示不支持他參加競選,給出的理由也冠冕堂皇:「一、北平行轅剿匪任務重要,不可輕離;二、我為軍人,李某也為軍人,兩位軍人參加競選不妥。最好副總統一席由文人出任。」針對蔣介石這一反對態度,李宗仁身邊的人對其參選也一度態度消極,其中不乏新桂系的一些重要人物,如曾經的新桂系二號人物黃紹竑就勸他說:「既吃不到羊肉,何必惹一身膻呢?」,但李宗仁始終不為所動。一方面,他非常清楚抗戰以後的全國形勢,新桂系的正規軍已經僅剩3個整編師,根本無力再以軍事對抗,要想實現「逼蔣下台、取而代之」的既定目標,就必須取得副總統的職權,然後按照憲法規定:「當總統因故不能視事,則由副總統代行職權」,坐等蔣介石下台,最少也能控制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通過與老搭檔白崇禧的周密分析,李宗仁對當選副總統有充足把握。當時,除了美國人對李青睞有加外,新桂系還直接控制著廣西、安徽兩省,李宗仁擔任北平行轅主任近兩年,華北地區政要及胡適為首的文化界人士均與其關係密切。白崇禧奉命圍剿大別山的劉鄧大軍,坐鎮九江指揮所主持華中軍政,能夠影響湖北等多個省份。加上白以回教協會會長身份,又拉攏了寧夏、青海等西北地區的多數選票。,此番,李宗仁背後擁有全國近一半的省份支持,對副總統職位勢在必得。,▲孫科是孫中山先生的大公子,國民黨副主席孫科參選,專為制衡李宗仁,孫科既是孫中山的公子,又長期在國民政府中擔任財政部長、行政院長、立法院長等要職,無論從哪方面,都具備衝擊副總統一職的實力。但其本人並無意參加競選,因為他認為根據「憲法」,副總統只是一個「閑職」,而他當時擔任的立法院院長比副總統有實權,所有根本不想拿實職換虛職。1948年3月14日,孫科接受記者採訪時,仍表示:「直至今天,沒有決定參加競選。」,但僅僅過了兩天,即3月16日,孫科突然公開表態宣布參加競選副總統,慷慨陳詞:「蔣主席將榮任大總統,本人自當競選副總統,決不負主席重望,故本人決心競選,即在說明本人有自信。」實際上,孫科突然參加競選,完全是蔣介石鼓動支持的結果,其在投票前夕,僅送交各報的巨幅廣告,就花費廣告費3000萬元,此外花費的招待費等也不在少數,這筆款項的大頭,最後都是蔣介石埋單的。,▲程潛戎裝照,國民黨元老程潛參選,意在分散李宗仁選票,李宗仁參加競選後,立即整合了新桂系在全國的力量,並在北平組織競選辦事處,熱火朝天的準備起來。李宗仁此舉讓蔣介石火冒三丈,他借1947年冬到漢口視察之機,示意時任武漢行轅主任的程潛參選。此舉有兩個意思,程潛系1905年就追隨孫中山左右的同盟會元老,在國民黨內有很高的資歷人望,足以與李宗仁抗衡;另一方面,程潛數次擔任湖南省主席,此時又擔任武漢行轅主任,其參加選舉,就可以分散李宗仁在華中地區的選票,使李難以獲勝。,除了這3位以外,另有監察院院長於右任、社會名流莫德惠、民社黨總裁徐傅霖3人參選,純粹就是為了湊熱鬧、打打知名度罷了,最後第一輪選舉就被刷了下來。,
很赞哦!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