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深扒高以翔焦俊艳 藝·沉思 | 藝術史上的“高以翔”們……

火烧 2022-12-22 04:16:02 1076
藝·沉思 藝術史上的“高以翔”們…… 昨天早上,大柒剛到辦公室,便聽同事驚呼:“矮馬,高以翔去世了!“高以翔誰啊!?”“就是演王瀝川的那個……那哥們長得老帥了……”言語之中,大柒似乎感受到同事的淡淡悲

藝·沉思 | 藝術史上的“高以翔”們……  

昨天早上,大柒剛到辦公室,便聽同事驚呼:“矮馬,高以翔去世了!“高以翔誰啊!?”“就是演王瀝川的那個……那哥們長得老帥了……”言語之中,大柒似乎感受到同事的淡淡悲憫。

而那個問高以翔是誰的,就是大柒了(老臉呈羞澀狀……)。說到這,大柒實在是不好意思,多少年來,似乎大柒從來就沒對影視明星們着迷過,不排斥、不着迷,一直如此。不是有意爲之,實在是生不起興趣。再到後來,慢慢懂得了資本的邏輯之後,大柒的世界,也就解構的更加平淡。

然而,同事的驚詫,還是引起了大柒的情趣,到底什麼樣滴人兒,能讓同事如此驚歎呢?掐指一問度娘:哇!果然型男!能讓大柒感覺一個大老爺們帥氣的,帥得也差不多了!然而,就這樣一顆閃耀着光芒的小星星,在黑暗的長空,劃過一道絢爛的光芒之後,終歸於沉寂,留下的依然是那個永恆的黑夜漫漫……

每一個疲勞過度的人,都是在追逐死亡。

英國科學家貝弗裏奇的這句話,放在這裏點題,似乎再合適不過。35歲的高以翔,在人生最該拼搏是年齡,拼勁了全力,去博取每一個可以拿到的想象標籤,標緻的鬍子、有型的髮型、持續的運動、奉獻的公益,直到凌晨,還要錄製綜藝節目……大柒沉思,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裏?

答案可以有很多,也可以僅有一個:資本追逐利益最大化!在這個邏輯裏,粉絲們、高以翔本身、經濟公司等等全盤都成了資本的犧牲品。意外的是,高以翔這根鏈條斷了。對此,粉絲們可以甚至必然惋惜,但可想而知的是,資本會在第一時間做出調整,複製下一個高以翔,並希望他不要再次掉鏈子,以滿足資本怪獸的血盆大口……

理想太豐滿,現實太荒寒。大柒不敢繼續往深了刨了,生怕自己那根敏感的小神經,抵擋不住現象背後的寒涼,就想此刻,辦公室窗外的溫度。

轉而讓大柒想到的是,中外美術史上,其實有着衆多偉大的藝術家,都是英年早逝的,他們很多人去世的年齡,甚至比高以翔年輕多了。

都有誰呢?太多了。讓大柒耳熟能詳的,比如拉斐爾37歲,喬爾喬內33歲,梵高37歲,卡拉瓦喬年齡稍大點39歲,埃貢·席勒28歲,喬治·修拉32歲,莫迪利阿尼與高以翔同歲,35歲……

說了一堆名字,感覺小主應該已經暈乎了。大柒要說明的是,這只不過是美術史上記錄在案的大藝術家,有代表作品傳世的。那些不知名的,其他領域的,也許歷數不盡。

他們作品長啥樣?

發出來,也許小主會有似曾相識的趕腳。

拉斐爾

這是拉斐爾的一件代表作,一位多情且沉湎女色的優秀畫家。關於其死因,根據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的說法,拉斐爾在瘋狂一整夜之後突然發高燒,但他向醫生隱瞞了發病的原因,以至醫生誤診,本應該進補的他,卻被放了大量的血,使拉斐爾更加虛弱了,結果導致死亡。

喬爾喬內

喬爾喬內這件作品,很經典了,大柒說小主可能感到似曾相識,很大程度上,也跟這件作品有關。天妒英才,33歲的喬爾喬內在1510年死於鼠疫,也就是所謂的黑死病。

梵高

1853年出生的梵高,在他短短的不到十年的創作期裏,他以驚人的熱情創作了上千幅作品。然而,畫家在世時卻只賣出過一幅作品。飽受磨難,強忍痛苦,熱愛生活的梵高,1890年,梵高最後還是選擇用一粒子彈,結束一生。

卡拉瓦喬

上面,是卡拉瓦喬的經典作品之一。卡拉瓦喬的一生醉人,危險而又充滿了謎。不長的生命歷程當中,他始終過着狂亂的生活。即使在一個糾紛是家常便飯的時代和地方,他還是因爲屢屢爭鬥而聲名狼藉,以至於,他的治安記錄和審訊記錄,都可以足足抄錄好幾頁。

埃貢·席勒

埃貢·席勒的死,可謂悽美。1918年秋天,西班牙感冒席捲歐洲。當然,也傳染到維也納,導致席勒懷有六個月身孕的愛人,愛迪絲,在10月28日因流感而過世。來不及悲傷的席勒,也同時感染, 即便如此,他還是在自己生命最後的三天時間裏,畫了許多愛迪絲的素描,表達對愛人的悲憫之情,當然,這些也是他最後的作品。

喬治·修拉

喬治·修拉,性格靦腆,他總是選擇離羣索居,把自己一直關在畫室裏。即便如此,他的作品並不多,並像梵高一樣和黃賓虹一樣,作品在生前備受冷遇。1891年,修拉因爲參加獨立沙龍畫展,勞累過度,染上急性病而去世。

莫迪裏阿尼

這是莫迪裏阿尼的作品,一個身體基礎本來就不好,海特能作的畫家。莫迪裏阿尼從小疾病纏身,但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生活還是及其無節制。沉湎於苦艾酒和印度大麻的刺激中,想用一個虛幻的世界,來取代他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覺。最終,荒寒的現實,成就了他。

大柒說了這麼多,小主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波人都是外國的啊,中國書畫史上就沒有英年早逝的嗎?當然有。但是,大柒腦子檢索了一下,周全起見,也問了下度娘,但結果似乎並不像西方美術史上這麼明確的一堆……

WHY?

大柒覺得,原因可以解析出來很多,但根源只有一個,就是中西文化的基因不同。或者說,是中國文化的優勢所在,即中國文化講究中和,蒙養於中國文化土壤裏的書法、國畫等各種藝術形式,自然也就講究中和之美,如此就養人。雖然這是大柒的一管之見,但大柒還是稍稍有些信心。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個體自由,講究每個人的自在性和自主性,放縱、追求極端也就自然而然了。當然,大柒在這裏要說明的是,中國的藝術,到伴隨着改革開放,也慢慢不守中和了,具體就說到這吧,不敢展開了。

那到底中國有沒有英年早逝滴人兒呢?當然!爲數不多的藝術家裏,有一位閃耀的明星,史上記錄的作品就一件,但足以成就其在中國美術史甚至世界美術史上永恆的地位,誰?王希孟!作品是啥?《千里江山圖》。

有圖爲證:

千里江山圖

看得清不?下面有細節。

局部

中國畫經典之所以成爲經典,不僅表現在整體是混元天成,還在於每個細節都是那麼精美到位!

如此高級的作品,如此厲害的藝術家,多大創作的這件作品?18歲。

活了多大年齡?歷史沒有具體記載,有記載的是18歲之後,歷史再無提及,估計很快就去世了,以至於大家都一致認爲,王希望是被千里江山圖累死的,一件作品,成就了王希孟的歷史地位,也隕滅了一個閃亮的新星。

最簡單的話總結王希孟:十多歲進入宋代徽宗畫院學習繪畫,得宋徽宗趙佶親傳點撥,曾經侍奉徽宗左右,後用半年時間創作《千里江山圖》不久便離開了這個世界。

此處,應該有一分鐘沉默。

局部

總結一下,中外歷史上,或者說中外美術史上,其實有很多的“高以翔”們,他們都曾經默默的努力過,拼搏過,也隕落過。方式可能有區別,有的作死,有的病死,有的爲政治家服務而死,有的爲資本家服務而死。在這些類別當中,高以翔屬於最後一類。

深扒高以翔焦俊艳 藝·沉思 | 藝術史上的“高以翔”們……

歷史,是現實的鏡子。一切歷史,又都在腳下流淌開來。人生應該有目標、有追求,但要有足夠的清醒,不要陷於資本家的資本鏈條當中,提防資本家的血盆大口……

這點,甚至關乎到小主的衣食住行!不知小主能否明白。不說了,惟願逝者安息,生者鑑之,共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