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重水和超重水 朱元璋出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的下联堪称完美

火烧 2022-12-05 23:59:49 1061
朱元璋出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的下联堪称完美 关于朱元璋的平生事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从当年一无所有,整日为吃饭发愁的小伙,最终创建延续两百多年的大明江山,被称为得位最正的开国皇帝。朱

朱元璋出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的下联堪称完美  

关于朱元璋的平生事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从当年一无所有,整日为吃饭发愁的小伙,最终创建延续两百多年的大明江山,被称为得位最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成功之路难以复制,但他身上的一些优点,还是值得深思和学习,比如识人用人的眼光。

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此乃做人最基本的原则,朱元璋对于以前有恩于自己的人,一直牢记于心,从没有忘记过,其中就包括朱六九。听其姓名,好像与朱元璋为亲戚关系,实际上并非如此,他只是朱元璋老乡,曾经在朱元璋最困难的时候欲以接济,这份恩情没齿难忘。

刚当上皇帝,朱元璋就派人找到朱六九,将他们一家人接到京城,并封其子朱桓为官,使其家族尽享荣华富贵。朱桓起初还算低调,不过后来逐渐变得目中无人,仗势欺人、贪赃枉法之事没少干,被人告到朝廷。为了弄清真相,朱元璋决定微服私访,只有刘伯温等几个人跟随。

途径定远县下起大雨,朱元璋在一家客栈住下,雨停之后再继续赶路。听客栈老板说,最近城里一位书生,长得一表人才不说,才华也无可挑剔,街上摆摊为人写诗作对。第二天早上,刘伯温本以为皇帝会着急出发,这次他失算了,朱元璋说道:“朕觉得那位书生不错,也许可以遇到人才。”

由于昨日雨量很大,街上的行人不多,但书生还是像往常一样出摊,目不转睛地看书,直到朱元璋走到他身边才放下书本。朱元璋的打扮看起来像个商人,笑着问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做何营生呢?”书生:小生姓韩名宜可,来此地不久,以前是教书为业,老家在重庆府。

两人聊了许久,朱元璋试探性地问书生,认为当今皇帝能否称得上明君。韩宜可点了点头,并解释道:“据我所知,天子农民出身,知晓民间疾苦,严惩贪官污吏,绝对是一位明君,但一些大臣和地方官府,辜负了皇帝的信任。”

朱元璋觉得他才思敏捷,颇有几分抱负,为何不出来做点事呢?韩宜可告诉朱元璋,他接下来想去京城谋一份差事,希望做个像包拯那种清官。朱元璋笑着念出两句民谣:十年寒窗苦,当官回头补!意思是说,寒窗苦读的书生,一旦踏入仕途,很有可能产生“补过来”的心思。

书生韩宜可接了后两句民谣:一岁一屋银,百姓无泪哭!并且表示人各有志,自己跟那种人不同。朱元璋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和品行,如此人才必须给他提供机会。想了一会,随口说出一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此联不简单,属于拆字对联,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功底。

韩宜可从小就是对联神童,这肯定难不倒他,张口对出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无论从对联的平仄上,还是意境方面来看,下联都堪称完美。朱元璋更加确定,韩宜可实乃难得之才,请他到客栈详谈,亮出皇上的身份,并任命他为正七品的监察御史。

重水和超重水 朱元璋出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的下联堪称完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