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太监崔玉贵把光绪帝宠爱的珍妃投入井中溺死,他最后的结局怎样?

火烧 2023-03-25 23:31:44 1053
太监崔玉贵把光绪帝宠爱的珍妃投入井中溺死,他最后的结局怎样? 光绪十四年(1889年)十月初五,13岁的珍妃和15岁的瑾妃一同被入选宫中,初封为嫔,成为光绪帝的珍嫔。除了他们姐妹以外,慈禧太后还把自己

太监崔玉贵把光绪帝宠爱的珍妃投入井中溺死,他最后的结局怎样?  

光绪十四年(1889年)十月初五,13岁的珍妃和15岁的瑾妃一同被入选宫中,初封为嫔,成为光绪帝的珍嫔。除了他们姐妹以外,慈禧太后还把自己的亲侄女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封为光绪帝的皇后。

隆裕皇后比光绪帝大三岁,而且姿色不出众,性格柔懦,再加上她与慈禧的特殊关系,光绪帝是既不喜欢她,又高度警惕她,处处都防着她。珍妃比光绪帝小五岁,白皙无瑕,五官清秀俊美,而且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光绪帝很是喜欢她。

太监崔玉贵把光绪帝宠爱的珍妃投入井中溺死,他最后的结局怎样?

隆裕皇后贵为皇后,六宫之主,而且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整日看着光绪帝百般宠爱珍妃,视自己如木偶,心里自然不高兴,便生了报复之心。据唐海沂《我的两位姑母—珍妃、瑾妃》记载:“白大姐说,隆裕为了报复,就和李莲英及珍妃宫内的太监勾结起来,把一只男人靴子放在珍妃的宫里,妄图污蔑她有奸情。为了这件事白大姐也受过拷打。后来又因珍妃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经常进宫演戏的一个戏子的衣料一样,隆裕抓着这件事又大做文章,致使珍妃遭受廷杖。"

其中这位白大姐是珍妃身边的宫人,他所说的应该属实。因为争宠,珍妃在后宫有了隆裕皇后这个敌人,而隆裕皇后的背后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作为姑姑,从私心里来说自然不想让珍妃抢了侄女的风头。

其次,珍妃从小在广州长大,崇尚西学,思想比较前卫、活跃,对朝中的事情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一点与光绪帝的维新思想不谋而合,可谓是光绪帝在皇宫的“红颜知己”。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政治和权利上本就有分歧,现在再加上一个有新思想的珍妃,慈禧太后更是觉得别扭。光绪帝不止一次的和慈禧太后发生过分歧、争执,但光绪帝在名义上毕竟是皇帝,慈禧不好做的太过分。而阅历较浅,毫无心计的珍妃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慈禧发泄怒火的对象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幽禁,作为为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再次被施以褫衣廷杖,并幽闭于在棋阁后面的小院里,完全与外人隔绝,吃喝拉撒都在太监监视之下。其实,此时的慈禧原本打算处死珍妃,废掉光绪,但幸得荣寿公主从中求情,才算缓了下来。

1900年,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宫中仓惶万状,慈禧太后正准备挟持着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出逃之前慈禧太后突然让二总管太监崔玉贵把珍妃从景祺阁后面的小院里放出来,以”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珍妃投井。

珍妃当时才23岁,很是不服,大哭大闹,不肯投井;崔玉桂站在旁边说:“请主儿遵旨吧。”珍妃说:“你也逼迫我呀?”崔玉贵又说:“主儿下去,我还下去呢。”珍妃大怒,斥责道:“你不配!”慈禧见状大怒道:“费什么话!把她给我扔下去!”。

崔玉桂武功非常好,他拿来一块踏脚毡子,把珍妃夹在腰间,蒙住脑袋,往井里拉。珍妃边骂边挣扎,死死抓住玉石栏杆。崔玉贵把珍妃架到秃井边,使足力气,头朝下扔了下去。崔玉贵为了防止珍妃爬上来,又找了块石头扔下去。办完珍妃的事,崔玉贵跟随慈禧太后出了贞顺门,奔了西安。

珍妃是光绪帝的宠妃,太监崔玉贵把她投入井中溺死,他最后的结局又怎样呢,光绪有没有报复?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见北京已经太平,便携带光绪帝于1902年又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北京。不过经过这么一折腾,慈禧对列强很是害怕,而此时很多国家又支持光绪帝。珍妃死了,光绪自然不愿意。此时的慈禧一是为了形势,安抚光绪;二是也觉得自己理亏。便下令把珍妃的尸体打捞出来,装殓入棺,厚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并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口,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除此之外,慈禧还把杀害珍妃的责任推到崔玉贵身上。说他逞能将珍妃推进井里,当时自己只不过在气头上而已。

前排左一是崔玉贵

按慈禧的这个说法,崔玉贵至少是误杀主子,按理当是死罪。但崔玉贵只是被削去二总管的职务,送回庆王府。不久,崔玉贵又回到皇宫,继续在慈禧太后身边伺候。1908年,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死后,崔玉贵出宫,给立马关帝庙捐了680亩地,住在庙里,以种稻为生。

1926年,崔玉贵因疽发背病死在立马关帝庙太监大院,死后葬在北京西郊金山宝藏寺墓地。当时,因为光绪帝死在了慈禧太后前面,所以崔玉贵安然无恙。试想,如果光绪帝死在慈禧太后之后,别说崔玉贵,恐怕连李莲英、袁世凯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