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江边柳古诗翻译 雍裕之《江边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3-01-18 18:09:18 1046
雍裕之《江边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边柳原文: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江边柳赏析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这首诗也没有脱离离情的旧旨,但构思新颖,想像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诗的一、

雍裕之《江边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边柳原文: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江边柳赏析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这首诗也没有脱离离情的旧旨,但构思新颖,想像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诗的一、二句,寥寥几笔,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古堤春柳图。古堤两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体苍翠,蓊蓊郁郁,袅袅婷婷,远远望去,恰似一缕缕烟霞在飘舞。「袅袅」、「青青」,连用两个叠字,一写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一写其葱茏苍翠的颜色,洗炼而鲜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烟」、「杨柳含烟」、「含烟惹雾」等来形容柳的轻盈和春的秾丽,这里径直用「一树烟」来称呼柳树,想像奇特,造语新颖。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条婆娑袅娜之状,烘托出春光的绮丽明媚,并为下面写离情作了反衬。

  三、四两句直接写离情。咏柳惜别,诗人们一般都从折枝相赠上着想,如「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杨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忆江柳》)等等。雍裕之却不屑作这种别人用过的诗句,而从折枝上翻出新意。「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人笔下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这一方面是想得奇,说出了别人没有说过的语句,把惜别这种抽像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具体、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时,这种想像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边柳这一特定情景。大江中,船只来往如梭;堤岸上,烟柳丝丝弄碧;柳荫下画船待发,枝枝柔条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时此刻,萌发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合情合理,自然可信。这里没有一个「别」字「愁」字,但痴情到要用柳条儿系住郎船,则离愁之重,别恨之深,已经不言而喻了。这里也没有一个「江」字、「柳」字,而江边柳「远映征帆近拂堤」(温庭筠《杨柳枝》)的独特形象,也是鲜明如画。至此,「古堤边」三字才有了着落,全诗也浑然一体了。

  中唐戴叔伦写过一首《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由「丝」而联想到「织」,颇为新颖,但后两句却未能由此加以生发,而落入了窠臼;它没有写出堤上柳与别处柳的不同之处,如果把题目换成路边柳、楼头柳也一样适用。其原因在于诗人的描写,脱离了彼时彼地的特定情境。两相比较,雍裕之的这首《江边柳》匠心独运、高出一筹。

江边柳古诗翻译 雍裕之《江边柳》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词作品:江边柳诗词作者:【唐代雍裕之诗词归类:【咏柳】、【赋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