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陈元方候袁公 刘义庆《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刘义庆《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陈元方候袁公翻译及注释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1、候:拜访,问候。2、履行:实施,实行。3、绥:安,体恤。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5、师:学习。6、尝:曾经。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2)方法,做法。(3)傚法,倣傚。(4)标准,法则。这里用(3)傚法,倣傚。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更加13、以:用14、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陈元方候袁公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陈元方候袁公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我们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诗词作品:陈元方候袁公诗词作者:【南北朝】刘义庆诗词归类:【小学文言文】、【生活】、【写人】、【寓理】
相关文章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荀巨伯重义轻生的故事,荀巨伯重义轻生的故事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荀巨伯与匈奴兵――真挚的友谊能感动人
- 郑絪文言文 郑絪《句》原文及翻译赏析
- 经典文言文大全短篇 寻一篇最经典的文言文版自我介绍!追加…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荀勗简介_荀巨伯探友你从荀巨伯_真三里的荀是荀彧还是荀攸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与友人论门人书文言文翻译,与友人论门人书文言文翻译
- 芒山盗文言文翻译注释 《公冶长》(《论语》)文言文翻译
- 世说新语陈元方候袁公 刘义庆《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