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作霖和段祺瑞谁厉害 徐树铮帮张作霖冒领了段祺瑞的一批军械,反而捡了一个大便宜
徐树铮帮张作霖冒领了段祺瑞的一批军械,反而捡了一个大便宜 「 ”不过徐树铮却因此捡了个大便宜,奉军利用这批军械编了五个补充旅,由于徐树铮在截械事件中的作用,以及在这五个旅的编练过程中的深度参入,后来这
徐树铮帮张作霖冒领了段祺瑞的一批军械,反而捡了一个大便宜

「 ”不过徐树铮却因此捡了个大便宜,奉军利用这批军械编了五个补充旅,由于徐树铮在截械事件中的作用,以及在这五个旅的编练过程中的深度参入,后来这五旅除一旅移驻岳州外,其余四旅都划归徐树铮的参战处。” 学界一般将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到1920年7月直皖战争中皖系战败这四年时间,称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统治时期。 自袁世凯死后,段祺瑞虽说位居权力中枢,但因为久远兵柄,没有直接兵权,不像冯国璋那样长时间直接掌握部队。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所以严格说来,在段祺瑞编练参战军以前,皖系只能是略具雏形,段祺瑞虽说身居高位,以其资历、威望,在关键时刻能登高一呼,但也常因没有直接掌控的军事力量而遭掣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17年段祺瑞为组织军队讨伐张勋而大伤脑筋,刚开始他曾找直隶省长朱家宝和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出兵协助,这两个人因为段祺瑞已经下台失势没有搭理他;段祺瑞又计划与冯国璋合作讨逆,被手下人阻止,因为当时冯国璋对张勋复辟一直没有明确表态,此举风险太高①。 最后想到了驻马厂的李长泰第八师和驻廊坊的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并且联络在保定的曹锟 (曹锟曾被人戏称「 ”两栖将军”,脚踩直、皖两只船)。 冯玉祥 这些部队不仅不属皖系的部队,反而是接近直系的军队,段祺瑞又许了很多金钱和官位上的好处,才把他们吸收到自己的讨逆旗帜下。 经过这件事,段祺瑞深感「 ”无军队实权不能有所展布也”②,急于想建立自己直接掌控的武力。 1917年8月4日,中国对德宣战,其实这仅仅是外交意义上的宣战,并未要求中国出兵,再说当时一战已处于尾声。 但段祺瑞以此为借口,加快了与日本军事合作的步伐。要求日本帮他编练参战军两个师,并说至少要编练八万到十万的兵力③。 段祺瑞剧照 根据相关协定和借款合同,日本分两次提供给段祺瑞步枪125000支,子弹7550万粒,机枪372挺,机枪子弹1590万粒,山炮316门,野炮228门,以及各种炮弹、附件配件等④。 在获取大宗参战借款和大量新式武器装备后,段祺瑞在1918年秋大规模开始筹建参战军。先成立军官教导团和军士教导团,团长分别由陈文运和曲同丰担任,成员则分别从保定军校的优秀毕业生中、亲皖系部队的初级军官或优秀军士中挑选。 教导团每期3个月,经培训的团员将担任参战军的初级军官和军士。 袁世凯在感到渐失对北洋系的控制时,也曾成立模范团培训北洋军队军官,首期自任团长,其实是想以此形成一种师生关系的纽带,构成一种效忠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段祺瑞自然也深谙此道。 段祺瑞 1919年初,在教导团的基础上,分别在安徽、山东、河南三省招兵,组成三个师,约3万人,编成参战军第一、二、三师,师长分别为曲同丰、马良、陈文运。 这支部队无论是训练还是装备,在当时都是比较高的水准。 1919年8月,一战已经结束半年多了,参战军的名称实在是不好意思用了,于是改成「 ”边防军”。 不过这支边防军并不驻守边关,全部驻守在离北京不远的地方(三个师分别驻北京北苑、北京南苑、山东济南)。 徐树铮墓 此外皖系还掌握一支武力就是徐树铮的西北边防军。1918年2月25日,奉军截取了根据中日军械借款协定从日本运来的一批军火,这本来是段祺瑞用来编练参战军的。 其实军火哪有那么容易被冒领,实际上是徐树铮先斩后奏,没经段祺瑞同意,他将私自盖了印信关防的证件提供给奉军,才导致这批军火被冒领的,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换取张作霖同意奉军入关⑤。 不过徐树铮却因此占了个大便宜,奉军利用这批军械编了五个补充旅,由于徐树铮在截械事件中的作用,以及在这五个旅的编练过程中的深度参入(徐树铮时任入关奉军副司令),后来这五旅除一旅移驻岳州外,其余四旅都划归徐树铮的参战处⑥(徐树铮后任督办参战事务处参谋长)。 徐树铮 1918年10月20日,徐树铮奉命西北筹边,将这四个旅重新整编,并从安徽、河南等地招募新兵,编成四个混成旅共2万多人,这就是西北边防军,和由参战军改成的边防军不是一回事。 这两支部队都是皖系的嫡系部队,在1920年7月发生的直皖战争后烟消云散了。 参考资料: ① 陶菊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三册。 ② 张一麐 《直皖秘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6页。 ③ 《日本外交文书》第二册上卷。 ④ 《日本外交文书.兵器买卖契约》第二册上卷。 ⑤ 丁中江 《北洋军阀史话》,第三册第一三三 奉军首次入关。 ⑥ 《徐树铮电稿》,第319页,《致倪嗣冲简电》。
很赞哦!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