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原文_翻译及赏析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原文_翻译及赏析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宋代·苏轼《鹊桥仙·七夕》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原文_翻译及赏析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宋代·苏轼《鹊桥仙·七夕》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七夕节 ,月夜,送别豪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为七夕,是写与友人陈令举在七夕夜分别之事。
上片落笔先写陈令举之风度,他高情云渺,如侯家人于缑氏山头的王子晋在风箫声声的新月之夜,没有望到家人,自己便飘然而去。与友人在七夕夜分别,词人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但陈令举不像他们那样痴心于儿女之情。

下片想像友人乘坐的船只来到银河之中,当他回到人间时,就挟带着天上的天风海雨。接着他评价二人的友谊能够相逢共一醉,那是前世有缘,当天风海雨飘飘散去之后,友人也将随风飘去。
赏析二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赞美王子乔仙心超远,若有若无,不去学习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承接前文,刻画王子乔超凡脱俗的形象。王子乔吹箫奏凤凰之鸣,挥手告别时人,乘鹤而去,令人羨慕。王子乔放浪形骸、超凡成仙的形象,和放弃仙位陷于情网的织女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词人渴望像王子乔一样能够遗世独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词人对陈令举离别情思的开导之语。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借用晋人遇仙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银浪泛舟而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欢乐的地方很少,很快就面临离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自己和友人的相聚,“风雨散、飘然何处”,写朋友分别之后各自离去。“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含无限的感慨之情。
创作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快乐的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苏轼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很赞哦!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