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灵甫简介 求张灵甫的简介

火烧 2021-06-16 18:06:20 1096
求张灵甫的简介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驱许(崇智)斗争,分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

求张灵甫的简介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

陕西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

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驱许(崇智)斗争,分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任职。

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有背叛行为,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

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七七事变的爆发后,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

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

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将名"钟麟"与字号"灵甫"颠倒,改“张钟麟”为“张灵甫”。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

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

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武汉会战中,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张灵甫主动请缨,率敢死队,夜晚抄小道,拼死夺回张古峰,腿部受重伤.

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

不久以后,在74军军长争夺中失利,仅为副军长兼58师师长。

1944年5月开始的长衡会战中,受上级保存实力的影响,未建战功,且被调至陆军大学学习。

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中将军长。

张灵甫在抗战中屡立战功,被网上评为国军抗战十大名将(见新浪论坛).

1947年5月14日,张灵甫率74师,孤军冒进进攻坦埠,被陈粟调集华野1纵(叶飞)、4纵(陶勇)、6纵(王必成)、8纵(王建安)、9纵(许世友)五个主力纵队包围。

74师最终被击垮,全军覆灭,张灵甫自杀,结束了一生的军旅生涯,此即孟良崮战役。

1945年2月授陆军中将军衔。

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

1947年5月16日,战死孟良崮,终年44岁。

灵甫出世

1903年8月20日,张灵甫出生在长安东乡大东村的一户农家。

家境不错的张父将张灵甫送入私塾,10岁的灵甫进入小学。

后考入长安中学。

在西安的时候,青年张灵甫为文庙的碑帖所吸引,每逢节假日都带上纸笔到文庙临摹碑帖,聚精会神经常忘记吃饭。

他的字很快闻名全校,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书法展,观者如云。

此事被陕西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听说。

于右任曾东渡日本留学,参加过同盟会,1922年,回西安出任靖国军总司令,讨贼军西北第一路总司令。

他的书法誉满天下,于是很想看看张灵甫的本领。

当时的张灵甫挥毫落笔,连写5个条幅。

于右任惊讶之余大喜过望,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张灵甫爱好历史,喜欢一同谈古道今,指点江山。

1923年毕业后,他回家乡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

后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张灵甫不甘身处穷乡僻壤,千里迢迢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张灵甫积极参与之余,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

愤而投笔从戎,到河南开封参入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军官训练团。

1926年,热切投身革命的张灵甫采纳家了广州黄埔军校在郑州的秘密招生,并被录取。

同年秋,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修步科。

1927年3月8日,军校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上,张灵甫、胡琏、bl、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等日后中国大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们站在一起,聆听校长蒋介石的训话。

以这一刻为起点,张灵甫开始了他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血战日寇

张灵甫的仕途并不顺利: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不轨,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

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但由于他书法出众,所以反而这段时间反而润笔颇多,南京街头张灵甫书写的招牌店名多如牛毛。

但从此也看出张灵甫暴躁、多疑的性格。

张灵甫的转机在于七七事变的爆发。

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

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

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更名“张宗灵”为“张灵甫”。

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

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

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驻守江西德安张古山的日寇进行反击。

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灵甫拍案而起,道:“各位都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

我们也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攀木挂树,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配合正面部队进攻,飞夺张古山。

而后日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移为平地。

张灵甫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

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

得知德安大捷之后,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

德安战役之后,张灵甫很快提升旅长。

旅下辖团,实为师长。

荣获四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昌会战,在一次战斗中,右腿中炮弹负重伤。

匆匆包扎伤口后他再度投入战斗。

在不久的上高会战中,腿部再度被炸断。

蒋介石派飞机将他送往香港,请英国著名外科专家克雷斯特尔为他诊治。

张灵甫简介 求张灵甫的简介

手术后不久,张灵甫在报上看到有战时军人不宜出国养病的新规定,不顾英国医生再治疗一月可以痊愈的劝阻,说军命不可违,军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伤未愈提前归队,灵甫从此留下残疾,走起路一跛一拐,人送外号“跛腿将军”。

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力,分别放在东北和华东战场,而五大主力中,74师首屈一指,被认为是第一等主力中的第一个主力。

而74师师长,便是“杀身成仁”的张灵甫。

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擢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

常德之役,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

湘西会战,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奖章。

在国民党朝野,张灵甫也被视为“常胜将军”。

孟良崮战役,中共“解放军”共动用9个纵队,用5个纵队主攻,4个纵队打援和阻击敌人.经过3天3夜的浴血奋战,全歼整74师32000余人.“常胜军”覆灭以及“常胜将军”丧身的噩耗,像晴天霹雳震撼了国民党统治中心。

蒋介石更是老泪纵横:“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

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他不仅下令为“效忠党国”的张灵甫在玄武湖畔树碑,还把英国送给国军的一艘巡洋舰改名为“灵甫号”。

与张灵甫死后被“嘉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鲁中“剿共”总指挥汤恩伯被撤职。

此役对蒋介石集团震动之大,可见一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