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庐山五老峰童虎 登庐山五老峰与望庐山瀑布相比

火烧 2023-04-07 02:15:44 1055
登庐山五老峰与望庐山瀑布相比 唐诗以辞采的华丽,情韵 以及气象见长,同是以庐山为题材,《望庐山瀑布》对庐山的描写生动形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辞采华丽,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登庐山五老峰与望庐山瀑布相比  

唐诗以辞采的华丽,情韵 以及气象见长,同是以庐山为题材,《望庐山瀑布》对庐山的描写生动形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辞采华丽,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更大些。

《登庐山五老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前言】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注释】

⑴登庐山五老峰:诗题“登”一作“望”。

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立,山势险峻,是庐山胜景之一。

李白曾在此地筑舍读书。

⑵芙蓉:莲花。

《李太白诗醇》王云:“芙蓉,莲花也。

山峰秀丽可以比之。

其色黄,故曰金芙蓉也。”

⑶九江:长江自江西九江而分九派,故称。

九江在庐山北面。

揽结:采集、收取。

⑷巢云松:隐居。

《方舆胜览》卷十七引《图经》:“李白性喜名山,飘然有物外志。

以庐阜水石佳处,遂往游焉。

卜筑五老峰下。

【翻译】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赏析】

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水》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交待了五老峰的地理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

然而,第二句就出奇了。

人们都说五老峰形似五老人,而在李白的眼里,阳光照射下的五老峰,金碧辉煌,就如同盛开着的金色芙蓉花一般。

而这种山势形状,原本是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的,但李白却偏偏说它是由青山削成的。

这一“削”字下得极妙,它不仅相当生动地刻画出了五老峰的险峻陡直,同时也表明诗人是由下往上仰视五老峰的。

庐山南邻九江,如登上庐山小天池等景点向南远眺,就可望见九江、长江一带的秀丽景色。

而五老峰本身就在庐山的东南面,靠得更近,也就更容易看清楚。

原本是九江风光全在山下,尽收眼底之意,却被诗人说成“可揽结”,似乎可以随手采取到一样。

所以这“揽结”二字又显得出奇了。

倘若五老峰离九江不近,被其它山峰所挡,如果它不陡直,而是平坡斜面,也就无所谓“揽结”了。

因此,首句所交待的“东南”方向和地理位置,次句以“削”摹写五老峰的陡直山势,是为伏笔一样,与此句的“揽结”完全照应了起来。

五老峰地处庐山的东南面,风光优美,山势又如此险峻,九江的秀丽风光又可尽收眼底,山上又有着白云青松,这一切都触动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使他不忍离去,故而说:“吾将此地巢云松。”后来,李白果然在五老峰的青松白云之中隐居了一段时间。

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而这出世的思想则全是由末句告诉读者的,前面的三句全成了一种铺写。

如果说次句是诗人由下往上仰视,那么第三句则是由上往下俯视,这一上一下,一仰一俯,正是写法上的变换,从而将五老峰的山色特点也都写活了。

庐山五老峰童虎 登庐山五老峰与望庐山瀑布相比

其中“削”、“揽结”等字词的运用,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体现了李白诗歌一贯所具的风格。

〈望庐山瀑布〉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名句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