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始皇扶苏 扶苏并非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我们被史家骗了千余年
扶苏并非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我们被史家骗了千余年 秦始皇有着传奇的一生,同时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后人对关于秦始皇话题的探讨,从来都没有断过。伴随他一生的有两个秘密,一个是他的身世之谜,他是姓秦还是姓赵的

扶苏并非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我们被史家骗了千余年
秦始皇有着传奇的一生,同时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后人对关于秦始皇话题的探讨,从来都没有断过。伴随他一生的有两个秘密,一个是他的身世之谜,他是姓秦还是姓赵的问题,另一个就是他的传位之谜,他的传位诏书上写的是胡亥的名字,还是扶苏的名字?今天小编想说的,就是这第二个谜团——传位诏书之谜! 受《史记》的影响,胡亥被写成了一个平庸无道的昏君形象,而且他的皇位是通过联通赵高、李斯篡改遗诏得来的,在司马迁看来,秦始皇的遗诏中被赋予继位权的原本是扶苏。《史记》中对秦始皇人生最后的经历叙述得颇具传奇色彩,说他病死在一次东巡的路上,临死前给扶苏留下了传位诏书,想让远在北境的扶苏速回咸阳继位,不料这诏书却被辅佐胡亥的赵高私通李斯篡改,并赐死了扶苏。 这段记述了关于秦始皇传位之谜的片段,因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很受后人的喜欢,神秘又紧张的故事发展,完全抓住了后人八卦的内心,所以人们只是记住了扶苏被冤死的结局,却很少探究其中的究竟。后来的许多史书几乎都沿用了《史记》的这种说话,似乎司马迁的记述就是史实一样,其实如果大家细想一下的话,这其中是有很多疑问的。 疑问一:秦始皇能够奋六世余烈,最终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任,说明他是一个雄才大主,在用人上绝对是一顶一的高手,虽然后朝读书人对他这个人多有抹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伟大。那么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真的只是倾向于扶苏,又怎么会在人生最后一次冬巡带上一个不被自己寄于厚望的皇子呢?而且也不应该在死前一刻才想起写诏书吧?未免太不明智。 疑问二:李斯从一个文官小吏跟着嬴政一路走来,成了三公之一,深受嬴政的宠爱,甚至将女儿嫁给了公子扶苏,与始皇帝结成了姻亲。如果说天下统一之前,秦国相对重视武将,那么在统一之后,秦朝更应该重视文官作用才是。李斯在统一之前尚且能与蒙家军和睦相处,又怎么会因为害怕自己的女婿扶苏偏向蒙恬,转而背叛始皇帝与赵高同流合污修改遗诏呢?为了外人坑自己女婿这也不合情理啊?显然赵高的说辞根本不足以打动李斯,更不用说让他背叛老主子了。 如果说李斯真的如司马迁所言,能够在对蒙恬的私仇上做到六亲不认,那么他在害掉扶苏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胡亥公子和赵高的关系,就和扶苏公子和蒙恬的关系一样。他在女婿扶苏那里还能得到善待,而反水去了已经形成关系网的胡亥、赵高那里,是不是更愚蠢了?一个能够跟着主子终结乱世的人,会这么愚蠢么? 疑问四:《史记》中对李斯的记载,秦二世即位后就很少出现了,这是为什么?照理说,赵高和李斯同是拥立胡亥的功臣,李斯又是前朝丞相,位高权重,不说功高震主也就算了,身居高位的他怎么会害怕一个宦官?想象吕不韦丞相的时代,都搞得秦始皇精神崩溃了,难道李斯就只会任由赵高欺负?赵高能够干出指鹿为马这事,一是说明赵高嚣张,二是说明秦二世呆傻,凭着俩人能搞定李斯? 这样看来,《史记》中对于这一段故事仅仅是文学的片段,艺术虚构的成分很大。小编看来,事情合理的走向应该是,秦始皇和扶苏政见不合,怕他以后当了皇帝会拉低自己在后世的功德,所以传位给了胡亥,毕竟前任皇帝的名声都是后继者吹出来的,像康熙和乾隆。胡亥虽然平庸点,但雄主之后难免庸主只要能用就行,如唐太宗选唐高宗、朱元璋选朱允炆,都是一样的道理。李斯虽然不愿意 却也只能看着胡亥继位,然后胡亥联手赵高除掉李斯,这样更加合理一些。您觉得呢? 很赞哦! (1053)
相关文章
- 秦始皇扶苏 揭秘:在秦始皇暴毙后公子扶苏为什么不谋反继位
- 写给员工的一封信感谢 后人写给公子扶苏的一封信 情真意切太感动了!
- 秦始皇扶苏 太子扶苏为何不姓赢而姓赵?揭秘扶苏的悲剧人生
- 如果扶苏继位会怎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扶苏怎么死的 扶苏庙建在哪里
- 秦始皇扶苏 公子扶苏之名因何而来,他与秦始皇什么关系?
- 秦始皇扶苏 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为什么不反抗而是心甘情愿自尽?
- 秦始皇扶苏 扶苏并非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我们被史家骗了千余年
- 秦始皇扶苏 公子扶苏和秦始皇矛盾重重,为何还被选为继承人,答案很简单
- 秦始皇扶苏 揭秘:秦始皇嬴政为何迟迟不立扶苏为皇太子?原来嬴政有这苦衷
- 秦始皇二儿子叫什么 公子扶苏:秦始皇的长子,为人宽厚结局却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