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字演变手抄报 汉字演变的过程

火烧 2022-04-14 03:46:05 1063
汉字演变的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演变的过程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

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

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

汉字的自然流变有时间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多样化,造成异体字越来越多,字音读法不同,字义发生变化,导致了汉字不统一、不规范。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后,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得汉字规范化、统一化。

扩展资料

传说仓颉造汉字。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稍后,普遍又依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并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广为流传。

东汉末期,楷书出现,至此汉字的演化已臻完善。

不仅如此,东汉时出现了第一部书法专著《草书势》。

汉字演变手抄报 汉字演变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