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 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16岁少年,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吗

火烧 2022-05-19 15:43:19 1059
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16岁少年,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吗 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16岁少年,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吗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16岁少年,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吗  

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16岁少年,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吗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61条第1款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1条第1款规定“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结婚后监护权归媳妇还是父母

依据中国的《婚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权归属依次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如果无第一顺序人或其无监护能力,则由第二顺序人承担,依此类推,所以归其妻。
麻烦采纳,谢谢!

对于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是否存在监护问题?

对无行为能力的人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规定顺位承担监护责任: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多少岁儿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买卖行为有效。

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子女变更监护权私下协议有效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主要是按亲权确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什么叫表见代理, 双方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表见代理制度是基于被代理人的过失或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享有代理权而与之为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1、须行为人无代理权
成立表见代理的第一要件是行为人无代理权。所说无代理权是指实施代理行为时无代理权或者对于所实施的代理行为无代理权。如果代理人拥有代理权,则属于有代理权,不发生表见代理的问题。
2、须有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
这是成立表见代理的客观要件。这一要件是以行为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某种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联系为基础的。这种联系是否存在或者是否足以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应依一般交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行为人持有被代理人发出的证明文件,如被代理人的介绍信、盖有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有被代理人向相对人所作法人授予代理权的通知或者公告,这些证明文件构成认定表见代理的客观依据。对上述客观依据,依《合同法》第49条的规定,相对人负有举证责任。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盗用他人的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合同的,一般不认定为表见代理,但被代理人应负举证责任,如不能举证则构成表见代理。对于借用他人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合同,一般不认定为表见代理,由出借人与借用人对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负连带责任。
3、须相对人为善意且无过失
这是表见代理成立的主观要件,即相对人不知行为人所为的行为系无权代理行为。如果相对人出于恶意,即明知他人为无权代理,仍与其实施民事行为,就失去了法律保护的必要,故表见代理不能成立。《民法通则》第66条第4款规定,相对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相对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4、须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
表见代理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因此,表见代理应具备民事行为成立的有效要件,即不得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如果不具备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则不成立表见代理。

年满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杀人再自杀后,其父母没有赔偿受害者家属的责任。

但是在凶手成年,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此时杀人,由其本人承担刑事责任和所有民事赔偿责任,但其不能赔付或不能赔付全部的由父母垫付部分或者全部。

宣告失踪后,失踪人若还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是否有效?

有效。失踪只是法律推定的一种事实,可能和实际情况并不一样,此时失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仍然是存在的,其作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有效的。

怎样写变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权的诉状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8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行为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
有人认为,该条规定的变更监护权属于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应当由无行为能力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未经指定直接向法院起诉的,不予受理。且《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规定变更监护关系的特别程序,因此该条中的特别程序应当是有关组织的指定程序。
笔者认为,无行为能力人起诉离婚案件中变更监护权应通过法院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中特别程序的有关规定。
所谓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应当是在监护人确定之前,有监护资格的人对由谁担任监护人存在不同意见。而有配偶的无行为能力人,除非经过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或者经过指定由配偶以外的有监护资格的人担任监护人,否则按照法定监护人的顺序,由第一顺位的配偶担任监护人。因此,在离婚诉讼之前,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已经确定,即无行为能力人的配偶。因此,无行为能力人离婚诉讼中变更监护权不是因为对由谁担任监护人有争议,而是因为根据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若不变更监护人就会产生法定代理人和被告是同一人的情况。这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应对监护人进行变更。
无行为能力人提起离婚诉讼的前提是无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利的行为,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通意见》第20条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民法通则》第16条、第17条规定的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监护关系的,按照特别程序处理。
因此,未成年人提起离婚诉讼案件中变更监护人不是指定监护,不得适用指定监护的规定,不能由有关组织指定。《民事诉讼法》虽未对变更监护权的程序进行特别规定,但是审理此类案件中可以比照《民事诉讼法》中的特别程序进行审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 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16岁少年,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吗

一个十七周岁,父母双亡,靠父母遗产生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不算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靠父母遗产生活并非自己的“劳动收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