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师参谋长和旅长哪个大 八路軍這個旅,旅長是上將,參謀長沒軍銜,黨內地位卻比旅長還高
八路軍這個旅,旅長是上將,參謀長沒軍銜,黨內地位卻比旅長還高 八路軍成立之初,有6個旅的編製,385旅是129師其中一個主力旅,旅長是王宏坤,耿飈任參謀長。王宏坤,是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建國後被授予了海

八路軍這個旅,旅長是上將,參謀長沒軍銜,黨內地位卻比旅長還高
八路軍成立之初,有6個旅的編製,385旅是129師其中一個主力旅,旅長是王宏坤,耿飈任參謀長。王宏坤,是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建國後被授予了海軍上將軍銜。他是一個從貧苦農民子弟成長起來的紅軍高級將領,紅軍時期,他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戰爭爆發前,他是紅四軍的軍長,後來國共合作成立了八路軍部隊,他從軍長降職為旅長,擔任129師第385旅旅長,八路軍始建之初的6個旅長,除了在1955年前去世的兩位將軍,其他四位旅長中,他是最長壽的一個,但同時發展也是最不順的一個。而他的參謀長耿飈,1955年雖然沒有授軍銜,但後來在黨內的地位卻比他高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一般情況,軍事主官往往都比參謀長混的好,不過耿飈例外,耿飈與王宏坤,都是一九零九年出生,這一年出生的上將,還有如周桓、閻紅彥等上將。雖然兩人同年出生,但耿飈革命資歷比較老,他1925年加入了共青團,後在各地組織游擊隊,配合紅軍主力作戰,1928年正式成為共產黨員。王宏坤則是1929年加入的紅軍,不過他比耿飈發展的比較好。
由於,他基本都在戰鬥部隊擔任軍事主官,所以發展得比較快,1933年,他已經是紅四軍的軍長。而這個時候,耿飈才是紅一軍團第2師第4團的團長,跟王宏坤差了好幾個級別。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後,耿飈被任命為紅一軍團第1師的參謀長。後來隨部隊參加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等紅軍時期著名的戰役。1936年又進入了紅軍大學學習,畢業以後,他直接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而王宏坤這個時候還是紅四軍的軍長。
七七事變爆發後,國共第二次合作,據中央軍委決定,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陸軍,王宏坤任385旅旅長,耿飈任參謀長,兩人成為了搭檔。抗戰期間,耿飈先後任385旅副旅長、晉察冀軍區副參謀長等職,而王宏坤則先後任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司令員等職。
解放戰爭期間,耿飈先後任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副司令兼參謀長,先後參加了正太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太原戰役等。王宏坤則先後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桐柏軍區司令員、湖北軍區副司令等職務。
兩位將軍,根據以往的從軍經歷,建國後都有資歷授上將,不過最終只有王宏坤將軍,授了上將,而耿飈沒有,而且後來耿飈在黨內地位比王宏坤還高。這是為什麼?其實原因很簡單,建國後耿飈到了外交部,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而王宏坤則去了海軍當副司令繼續留在軍隊,而耿飈離開了軍隊,所以沒軍銜。
後來耿飈發展比王宏坤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間,王宏坤因為犯了錯誤,被免去了職務,晚節不保。而耿飈卻頂住了壓力,平反了很多冤假錯案。1978年更是成了副總理,81年又被當選為國防部長,地位遠超王宏坤了。
很赞哦! (1053)